论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技术论文_刘冬梅

论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技术论文_刘冬梅

延寿县广播电视局 黑龙江延寿 15707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加快,而且在数量上也极为丰富,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变化,而且也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在这个大背景下,广泛电视技术也由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方向发展,使广播电视技术带来了技术上的革命。

关键词:广播发射;技术维护;创新发展

前言

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迅猛进步,逐渐形成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网络的综合广播电视技术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6%,由此对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发展虽然有较大进步,但面临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不断进步,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

一、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技术概论

1.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技术的现状

广播电视的传播一般都是卫星传播,卫星传播包括星载转发器、地球接收站、上行发射站和测控站四个部分,星载转发器是将地面上发出来的电磁波信号放大后再传回接收站,主要起到一个中继站的作用。而上行发射站主要是包装信号,将信号调试、放大、变频后再发射到卫星,同时,它也接收微波信号,控制广播电视的播放等。通过卫星传播的广播电视成本低,速度快,很适合农村加以安装建设。除此之外,广播电视还可以通过微波传输系统加以传播,特别是在山区,成片的山体遮掩,往往会挡住卫星信号,得不偿失,而微波传输系统可以覆盖山区、海峡等网络不顺畅的地方。

2.技术维护的管理科学性有待完善

技术维护工作的目的就是确保广播电视传输发射的“高质量、不间断、讲效益、重安全”。要长期做好技术维护工作就要靠制度、靠科学的量化管理制度,要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牢固的长期激发维护人员的向心力、凝聚力、责任心和上进心。技术维护工作必须时时刻刻使每个职工都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有强烈的危机感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始终让职工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而管理者要提供一个维护人员发挥自身技术特长,提高自身技术能力较为宽松的成长环境。

3.技术维护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还存在缺陷

现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表现得措手不及,说明技术维护在应急能力、应对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缺乏科学的预案或者说预案仅仅停留在纸上。技术维护往往强调发射设备多,而对附属设备(如天馈线、节目源、防冻、冷却、自动化等)和环境的重视不够,造成一旦出现附属设备技术事故就是大事故。发射设备运行的工作环境也很重要,比如房屋的防水、防雨、防鼠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造成的技术事故不出则已,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播出大中断。

4.技术维护资源亟需整合共享,要加速竞合发展

广播电视发射台站管辖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一个小社会,造成台站各自为政、技术维护交流偏少、资源不能互补、人员流动较差的局面。现在的技术维护格局是先进台站和系统整体实力强的越来越强,差的越来越差,如听任其发展势必会影响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逐步整合维护资源,加强群体竞争与合作的技术维护才能既不断提高维护水平,又能资源共享。

二、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结构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包括信宿、信道和信源。信宿是信息的接受与显示,通过机顶盒、显示器、接收机和天线来实现;信道指传输信号的渠道,包括卫星、电缆、地面无线和光纤等,信号的传输过程其实就是信号的处理过程;信源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摄像、录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信息系统的三个组成单元中,信道是信号的传送信号的媒介,随着SDH技术的进步和在广泛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传统信息传输技术的优点,使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

三、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光波成为传输的载波。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纤连接器、发射机、光中继器、光接收机和耦合器的无源器件组成。在所有的组成部件中光端机是核心部分,光端机由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组成,光接收机中的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在经过加工和整理输出,光发射机是将光源转换成光信号,之后光信号通过光纤实现传输,通信信号传输的质量直接受到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性能的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势在于,信号的传输速度快,传输的容量比较大,而且光纤的体积小,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保密性比较强,适用于远距离的信号传输,制作光纤的材料丰富,能够耐腐蚀。在高性能通信网络可使用光纤通信系统,能够提高视音频的清晰度,可用于制作电视数字化节目。但在使用光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弯曲半径不宜过小,光纤的连接和切断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在光纤系统的建设中给予特别关注。

四、微波传输系统

通信微波的波长在0.1毫米至1米范围内。通信微波的传输与接收之间无障碍时便可使用,成为现在网络通信的主要工具。微波的发展与无线通信是密不可分的,成为远距离通信的主要媒介,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微波站的设备主要由多路复用设备、天线、收发信机、电源设备、调制器和自动控制设备等组成。微波通信系统特点在于系统使用周期短和线路建设时间短。微波传输系统适合在山区、海峡、水面和不易铺设光纤网的地区使用。其抗干扰性比较强,更容易适合复杂的自然环境,如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微波传输频带宽、容量大,可用于包括数据、电话、传真和电报等多种业务的传送。但微波的缺点在于衍射能力弱,直线型的传播方式,对物体的穿透能力比较弱,因此微波系统的搭建必须要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管理中实施,线路设备的铺设必须与市政建设相结合,制定科学的规划,以便避免微波通信效果受到影响。

五、卫星传输系统

卫星传输系统由星载转发器、上行发射站、地球接收站和测控站。星载转发器接受地面上传送的微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变频和放大处理,再发射到地面服务区内,星载转发器作为空间的中继站,它应以最低附加噪声和失真传送电视广播信号。上行发射站是把节目制作中心输送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调试,上变频和高功率放大,通过定向天线向卫星发射上行C、Ku波段信号,同时接收由卫星下行转发的微弱的微波信号,监测卫星转播节目的质量。地面接收站对来自卫星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下变频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调频、解调后得到基带信号,通过伴音解调电路和视频恢复电路的途径,建立起正常的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在电视机里实现音频和视频。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 卫星传输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范围广,可以对几百套电视节目进行传输,在卫星信息覆盖的空间弄均可实现信息通信,由于卫星的信息传播功能强大,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效能好。电路和话务量可灵活调整;同一通信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区域,但卫星传输受雨衰、日凌、风向等天气影响较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卫星系统的传输性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不断提高,增强了卫星传输信号的质量。

结束语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对广播电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行业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需要加快转变自身的观念,同时还要对自身设备进行更新,在技术上做到与时俱进,充分的应用先进的广播电视技术来加强覆盖,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智能化的发展,使开关机控制、机器运转检测及故障检修都实现自动化,努力提高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的水平,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广播电视服务。

参考文献:

[1]施锦亮.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2-04-23.

[2]吴昌进.浅析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科技资讯,2010-05-03.

[3]于波.浅谈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与趋向[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6-15.

论文作者:刘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论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技术论文_刘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