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汇率理论的最新动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汇率论文,最新动态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70年代以来汇率理论的演变
70年代初期国际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正是适应经济环境的这一重大变化,货币主义的汇率模型(以下简称货币模型)应运而生并一时取代传统汇率理论成为主流。
货币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把汇率视为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进而通过分析决定它们相对价格的关键因素—货币的供求,最终得出汇率的决定因子。由于货币需求是实际国民收入(y)、价格水平(p)和名义利率(i)的函数,一国的货币均衡方程可写成:
货币模型表明外汇汇率是由本国及相应外国的实际国民收入、货币供给、名义利率水平来决定的。本国相对于相应外国的货币扩张,收入下降以及名义利率上升都能引起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下面以国内实际收入水平的相对增长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为例说明其中的传递机制。本国实际收入水平的增长刺激国内货币需求扩张,超过现有货币供给水平,这时本国公民为了保持货币的实际平衡,不得不削减开支直至价格下跌,货币市场重新恢复均衡。由于购买力平价的作用,国内价格下降将导致本币价值上涨,外币价值回落。
然而自浮动汇率制实施以来外汇市场存在的实际汇率水平大幅度波动的现实表明,货币模型把汇率变化仅仅归结为一种货币现象以及其所隐含的购买力平价持续成立(即价格完全弹性)的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继这种价格完全弹性的货币模型之后,同时出现了两种修正的模型, 一个是所谓的“粘性价格和过度波动”(StickyPrices &.Overshooting)模型,另一个是资产选择模型。
“粘性价格和过度波动”理论是直接建立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分析基础之上的。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否定弹性价格模型的价格完全弹性或持续购买力平价假设。它的基本分析思路是:假定一国减少其名义货币供应量,短期内由于商品价格的粘性(非完全弹性)的缘故,实际的货币供应量将下降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国内利率上升吸引大量资本流入,结果导致了本币汇率的上涨(本币外值)。这种短时期内汇率水平超出长期均衡汇率水平(即由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汇率)的现象即“过度波动”。随着后来国内价格水平的逐渐下降,利率也开始回落,最终将使过度波动的汇率下跌并向长期均衡水平靠拢。
无论是弹性还是粘性价格的货币模型都是只从货币这一单个因素出发分析汇率的决定和波动,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除货币外其他资产的市场均衡状况同样对汇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便是资产选择模型的基本思想。资产选择理论将各国居民持有的金融财富划分为三种资产类型:(1)货币,(2)本国政府债券,(3)外国债券。 三种资产的占有比例取决于各自的收益状况,利率、价格等变量的变化将引起资产组合的不断调整和重组,直至各自的边际收益率相等。这种调整引起资金在国际间的大规模流动,从而对汇率产生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汇率水平也反映了各类资产市场及其组合的均衡与否。
资产选择学说的缺陷是假定资本在国际间完全自由流动。而这不可能实现,尤其在外汇管制存在的情况下更如此。此外,它还忽视了商品和劳务流动对汇率产生的影响。
二、当今的汇率理论与模型
目前西方最新的汇率理论模型基本上是沿着70年代货币模型这条主线发展下来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均衡模型”和“流动性模型”,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修正。
简单的均衡模型首先是确定实际汇率水平。在确定了实际汇率水平之后对代理商在预付现金限制条件下的效用函数进行最大化,即可导出类似于货币主义模型的货币均衡方程(式(1),(2)),从而也就得到了各自产品的国内价格的大小。又由于实际汇率等于名义汇率减去价格差,这便是均衡模型最终的汇率决定公式。
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均衡汇率模型实际上是货币主义模型的一种推广,二者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如它们都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引起汇率变化等。但均衡模型毕竟有其独到之处。均衡模型十分重视代理商偏好的作用,假定内生的偏好发生变化,则意味着代理商无差异曲线的变动,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必然引起国内外相对价格的增减,也就是实际汇率的升降。在货币政策不变时,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动将导致名义汇率的变化。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各国的价格水平不发生任何变化,这在货币模型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均衡汇率模型通过对需求变动因素的分析能解释货币主义模型未能解释的现实中存在的实际汇率大幅波动以及名义汇率变化与实际汇率高度相关的事实。
在均衡模型分析中,国内生产率(人均产出)的增长将产生两种相反的汇率效应。一方面是相对价格效应,生产率提高使得本国产品相对价格下降,本国货币实际及名义汇率下跌;另一方面是货币需求效应,生产率增长引发货币交易需求膨胀,促使本国货币名义汇率上涨。汇率的最终涨跌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力量对比。一般而言,本国产品同外国产品的可替代性越高,则相对价格效应越小,从而本币汇率上升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见,供给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受国内外商品的可替代性制约的。
最近发展起来的流动性汇率模型是对均衡汇率模型的补充和完善。该模型认为均衡模型对于代理商的预算线仅仅只考虑到购买商品的预付现金限制,而未涉及另一种预付现金限制——购买资产的预付限制。代理商既可能为了在将来购买商品而持有现金,也可能为了将来购买资产而持有现金。代理商必须决定保持多少本币和外币以备购买本国和外国的商品和资产之需。代理商的这一决定将影响到货币和债券(资产)的相对供给,从而改变利率大小,进而对汇率产生冲击。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流动性模型对于利率在传递机制中作用的重视与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有趣的是,后者强调的是商品价格具有粘性而资产组合的调整是瞬时完成的,而流动性模型正好相反,认为资产组合的调整是缓慢的而商品价格则是完全弹性。尽管如此,二者还是具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认为货币供给扩张将引起名义和实际的利率下降,导致本币升值和产出增长,直至价格和资产组合重新达到均衡水平。
三、一些特殊领域的汇率理论
近年来,随着具体经济实践的发展,有关汇率的一些理论也在不同的新领域扎根,其中最主要的有:(1 )对于官方干预汇率的理论探讨;(2)关于汇率目标区的理论模型。
官方干预外汇市场指的是货币当局为了影响汇率而买卖外汇的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所谓的“冲销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 ),即中央银行为干预汇率而买卖外汇的同时或稍后再在公开市场售出或购入相应的政府债券,以抵销因买卖外汇而释放或回笼的本国货币对国内货币供给造成的冲击。西方经济学界对于官方干预汇率的态度是变化不定的,70年代初开始实行浮动制时,人们普遍欢迎“清洁浮动”而不是“肮脏浮动”(或管理浮动)。70年代末,许多人则转而指责美国不实施干预来支持美元。到了80年代,大家的看法是官方干预对汇率的影响是微小的,最多只是短期的作用。1985年广场饭店会议召开后,官方干预似乎又被认可,外汇市场上频频出现干预行为。
西方经济学对官方干预的理论探讨主要着重于官方干预措施的作用机制。一般认为官方干预(主要是冲销干预)是通过两条渠道来影响汇率的。首先是改变资产的相对供给。假设当局购入外汇,同时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来冲销,如果本国和外国的债券是完全替代的,那么居民为保证其资产组合平衡,必将卖出同政府在公开市场售出的债券数额相同的外国债券,从而居民售出的外币量完全等于政府购入的外币量,汇率仍保持不变。但在现实中本国和外国的债券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居民售出的外国债券在上述情况下一般要少于增加的本国债券,从而汇率发生变化,干预产生效果。第二条作用的渠道是政策的信号功能。官方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通过改变外汇交易商的心理预期对当前汇率产生反馈作用。
汇率目标区理论是针对国际货币体系中出现的特殊制度安排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汇率理论。所谓汇率目标区是指两国或多国货币当局根据协议规定各自货币之间的一个中心汇率和上下波动界限,各国当局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证汇率围绕中心汇率运动而不超出上下界限,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基石是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模型。根据前述货币模型,汇率决定公式可写成:s=m+v,其中m为当局控制的货币变量,v 为货币外的其他基本经济变量。在浮动汇率制下,v 的变化不会导致当局采取货币政策(m)予以干预,汇率(s)同经济变量(m+v)的关系在坐标系中表现为45°角的直线(如图1)。在固定汇率制中,当局将改变m以稳定v ,使得m+v不变,从而s也不变,S与m+v是一固定的点(图1中点Ο) 。而在目标区汇率制度下,当局只在上下限处采取干预以保证汇率不超过界限。在这种条件下,汇率同经济变量(m+v)之间的关系在图中表现为一条非线性的S型曲线。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两种效应, 即“蜜月效应”(honey
mooneffect )和“平滑粘贴条件”(smooth—pasting conditions)。所谓“蜜月效应”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是随m+v的变化S的分布曲线斜率小于1(比45°直线平缓)。因为随着S对中心汇率的偏离,向上(下)限的靠近,引起当局干预的可能性增大,汇率下降(上升)的可能性也增大,外汇交易商在这种情形下标价必然低(高)于完全没有干预下的自由浮动价格(即图中45°直线)。“蜜月效应”说明在汇率目标区下,汇率随经济变量而波动的幅度较之自由浮动制下的幅度要小。“平滑粘贴条件”在图中表示为S 曲线无限平滑接近上下限,而不是成一定角度以直线抵达上下限。这是因为当汇率趋近上下限时,交易商出于对官方干预的预期采取一致的单向投机举措,大量购入因经济基础恶化而不断贬值的货币或抛售因经济基础变量膨胀所导致的日趋升值的货币。这种单向投机行为使得汇率的波动脱离经济基础的现象十分突出,也就是说汇率与经济基础变量的相关性下降。 图1TE连线的斜率便是汇率对经济基础变量相关性的一个直观表示,从理论上讲它在上下限处是趋近于0的。
四、汇率理论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主流的汇率理论从过去至今无不是从宏观环境着手进行研究,它们从宏观经济变量出发解释汇率的决定、变化及相关的制度安排等。这种分析方法用于判断长期汇率走势或许是有效的,但却无法解释现实存在的、与宏观经济理论相悖的大量无规则汇率运动。一些学者于是把研究重心由宏观分析转向外汇市场结构、外汇交易商行为方式等微观方面,微观分析正日益表现为今后汇率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微观汇率理论目前尚在建构阶段,尚未形成一个体系,但归纳起来其观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市场行为者分析。 它认为汇率市场偏离实际基础的无规则大幅波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交易者行为有关,因此对于交易者行为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例如外汇市场存在的“破坏稳定投机”和“稳定投机”这两种交易者行为各自发生的条件、可能性、时机等,对于这些因素的研究至少对短期汇率决定是至关重要的。(2 )市场分析技术因素。外汇走势分析专家往往并不按照常规经济理论进行预测,而是将结论建立于一种与经济理论不相关的图表分析技术上。这种技术分析方法往往对汇率运动具有影响。有人就把1981—1985年美元的大幅升值归因于外汇市场中图表分析技术的普遍采用,代替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分析。(3)市场信息的处理与传递机制。 市场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在现代的外汇市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往往与外汇交易量和价格直接相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如交易量作为一种信号如何来影响外汇买卖差价;不同外汇市场之间价格波动的传递机制;官方干预下中央银行同交易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等。
微观分析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讲弥补了传统宏观汇率理论的缺陷和不足,因而日益成为汇率研究领域一个具有活力的方向。
标签:汇率论文; 汇率决定理论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外汇市场论文; 实际汇率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外汇论文; 货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