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的观察护理论文_陈杰

江苏省启东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江苏南通 2262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情况的调查情况,总结并阐述目前探视现状,按照当前的探视制度,采取有制度性的路径展开改进,实现规范化、人性化、可操作性,给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特选取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无缝隙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3.3%,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的护理依从率为96.7%,对照组为76.7%,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情况上,无缝隙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可以有效强化护理依从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住院;精神分裂症;探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260-02

现如今,我国多数的精神病医院采取的依旧是半封闭式的管理路径,能够及时的观察、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进一步确保社会、家庭的安定[1]。但是正是义因为本身疾病的性质,患者的实际住院时间较长,和社会处于隔离状态,只能借助家属探视以及有限的住院环境来达到患者对家庭、社会的了解[1]。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情况的调查情况,总结并阐述目前探视现状,给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特地区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探视情况,详见表1。每组30例,实验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9.2±2.3)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8.7±2.2)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30例患者借助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即:第一步:排班制管理:采取A、P、N带班制度,提前一周排班。在确保每周工作40h的前提下,把护理工作者展开分组,各组工作者按照A、P、N班轮替,一个班分派2位护理工作者,组长是通过具有较多经验的护士来担任,带领少经验的护理工作者;第二步:患者安全管理:大多数患者希望被重视,在住院后获得家属和亲友的照顾,一部分患者不希望来探视。而希望被探视的患者,在探视后表现较为积极,个别患者因为被探视后实现不了自己的要求,表现郁郁寡欢,也个别患者发生病情反复甚至发生敌对与过激行为。护士长需要强化监督指导每类护理任务,定期组织沟通讨论会,目前风险事件出现的根源,同时优化具有针对性的防护路径。在护士长的引导下,每周护理小组定时间查房,进行术前访视,对患者各类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的关注,强调对病情的评估,贯彻安全指导和陪护工作,不定时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向护理工作者及时的反映,点明具有的不足,同时指导需要改进的路径,确保患者可以享受到系统、持续的护理服务;第三步:探视管理:采取护理工作制度化、科室自查制、每天晨会制,优化科学的整改措施,确保事有所循;第四步:对纠纷规范管理: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注重护患纠纷的出现,耐心向患者解释,同时及时的记录,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明确责任,实时适度惩罚,优化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预防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 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 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3.3%,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制约着其人际关系,特别是由于慢性病程造成患者处于长期的社会歧视中。所以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来说,实际上是一个牵连家庭、社会、医学、的复杂问题。在借助科学药物治疗的同时,家庭照顾被作为影响预后的最为关键的因素[3]。按照国内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的主动应对路径,也就是正面的探视,热情的关怀,能够对患者的情绪带来优良的作用[4]。总而言之,精神患者家人应用急救应对路径,适度适时探视患者,对患者的心理认知情绪与行为环节带来主动的作用,帮助疾病的及早康复[4]。尤其在对待住院精神患者探视这一问题上,强调对患者的鼓励,展开具有积极意义的关爱与探视,避免对患者康复不利的干扰,同时在探视制度规定与针对性护理路径的环节上,按照现如今住院模式与相应环境展开有效的改进,坚持达到人性化规范化以及可操作性有机结合的目的,给患者在康复后及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3.3%,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的护理依从率为96.7%,对照组为76.7%,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6]。

综上所述,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情况上,无缝隙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可以有效强化护理依从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彩玲,张利娟,黎荣新.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09(10):849-850.

[2]李鲜鲜,张蕴芳,孙浩强,等.家属定期探视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12):222-224.

[3]张仲霞,董春玲,吴亚楠,等.康复护理干预对6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501-1502.

[4]李素君,曾妙容,黄淑燕,等.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趋势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模糊关联性[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25-26.

[5]谢雪华.浅谈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6):62-63.

[6]万雪英,张红梅,董铭.家庭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08(14):1431-1432.

论文作者:陈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的观察护理论文_陈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