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飞[1]2004年在《中小企业外包协作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企业间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外包协作这种企业间协作形式的强大优势也进一步显示出来,引发了众多学者的探讨,然研究的对象集中于大型企业,研究的重点也多集中在企业实行外包的优势以及企业实行外包的动机,而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实行外包的动机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形成的外包协作体系的研究却甚少。本文则通过对外包理论的回顾提出问题,结合对粤东地区两个行业中小企业的调查,分别剖析这两个行业中的一个小型企业的外包情况,对中小企业外包协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运作状态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本文首先运用企业集群理论、组织网络理论阐述了企业外包协作的理论背景。其次,本文对有关企业外包协作问题的文献做了一定的回顾,采取归类的办法,把一些研究方法相同和相近的文献事先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进行评述。最后,本文选取了粤东地区中小企业外包协作体系的两个典型案例以便对本文的理论做进一步的论述。 在理论总结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粤东地区中小企业实行外包的动机/优势、外包协作体系内企业之间分包合约的订立情况、外包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外包协作体系内的支配机制,并将以上方面与日本、台湾等作比较。其次,论述粤东地区独特的企业家资源和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性资本在中小企业外包协作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的。 本文在分析了粤东地区中小企业外包协作体系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以及形成后对区域经济、行业内的产业组织结构以及企业发展的影响之后,针对粤东地区中小企业外包协作体系所存在和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现中小企业外包协作体系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郑慕强[2]2008年在《中小企业外部网络与创新绩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企业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企业网络最新相关文献的回顾以及国内外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现状的描述,并结合本文对粤东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本文的叁个研究问题:第一,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是否依赖于外部网络关系的构建?如果是,是怎样的一种依赖关系?第二,中小企业外部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吸收能力是否起作用?起什么作用?第叁,在中小企业众多外部网络成员中,他们的作用是否一样?据此,本文通过对粤东的潮阳潮南花边内衣行业、汕头包装印刷行业和潮州彩塘不锈钢行业叁个企业集群的224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研究了企业外部网络通过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和中介作用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其中,我们用企业外部网络强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互惠度等网络特征来衡量企业从外部网络获取新的有价值信息的情况,并且根据集群网络中小企业与其往来对象的性质和关系密切程度,把外部网络对象分为伙伴关系网络和资助关系网络。从过程角度度量企业的吸收能力,较全面量化了企业创新绩效。基于调查数据我们通过层次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首先,在外部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吸收能力起调节和中介双重作用;另外,在外部伙伴关系网络和资助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吸收能力都起调节和中介的双重作用,说明了这两个不同的网络对企业创新活动都很重要。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结合我们还对粤东两个主要内衣名镇的部分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深度访谈,全面地把握和分析了这些中小企业在其所处的外部网络中所进行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情况,总结了这种创新和发展模式的特点,给予粤东以及全国其他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当然,我们在后面还对本文研究的不足进行说明和对后续研究进行讨论。
欧阳峰, 李运河[3]2005年在《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调研表明,近年来企业上网建站热情很高,但企业网站功能普遍较弱,总体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建立网站的目的主要是信息发布、信息沟通和企业形象宣传,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阶段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从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等方面入手;以电子商务为依托开展协同商务,已成为中小企业整合内外资源、重创企业优势的基础和保证。
千庆兰, 陈颖彪, 董晓敏[4]2008年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创新环境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785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文中认为基于广东省785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第一手资料,揭示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特征,分析区域创新环境的障碍与前景,剖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给出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①近年来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活跃,企业的R&D投入水平相对较高,创新产出绩效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以合作战略和模仿战略为主。②供应商和客户在创新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③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对外技术合作的主要动因,缺乏高素质劳动力和新技术是制约广东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多数企业对广东创新环境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珠江叁角洲仍是其未来新项目投资的首选地。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数量上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在空间上具有耦合性。
李运河, 欧阳峰[5]2005年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问题与对策——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调研报告》文中提出通过对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现阶段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袁剑[6]2017年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信贷市场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导且资本市场建设尚不完备的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普遍性难题显得格外突出,已制约到其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挥,所以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迫在眉睫。中小企业现有融资模式包括财政资金补助、银行贷款、自筹资金、风险投资、股权融资等形式。本文通过研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特征,结合分析资本结构理论、融资偏好理论等相关理论及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适用情况,探寻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成因,得出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本文结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关键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叁方共同发力,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和社会信用体系,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多元化、交易市场化、经营规范化和结构合理化。同时从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等叁方面,提出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对策建议。
欧阳峰, 李运河[7]2005年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问题与对策——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调研》文中认为通过对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问题,对现阶段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张司平[8]2014年在《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广东省,中小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和成长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不论是研究领域还是实践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年来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探讨和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从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意义和背景出发,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理论进行梳理,之后作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目前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并从广东省中小企业自身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本文从宏观因素、行业因素和中小企业的财务因素叁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分行业研究了不同行业的财务因素对行业内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的具体影响程度。本文的最后,针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者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作者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体系建设和制度改革等叁个方面探索解决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具体措施与方案。
黄凌[9]2012年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中美比较分析》文中认为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在新一轮的国家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灵魂和焦点。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作为世界上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基于此,本文旨在借鉴其成功创新经验和创新策略以激励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长足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本文首先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概述;然后对中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创新管理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并对两国的支持政策予以对比分析,从对比中找出我国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在借鉴美国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提出财政税收、金融、产学研方面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议和对策。本文运用了综述和引申法、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提出了若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淑芬[10]2019年在《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影响产业专业化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在“十五”期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于2004年连通了全部21个地级市。高速公路网的完善是否有效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从而影响城市产业专业化?对此,本文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3-2016年市级平衡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发现高速公路建设能显着提高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而对相邻城市有负向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显着。
参考文献:
[1]. 中小企业外包协作体系研究[D]. 范俊飞. 汕头大学. 2004
[2]. 中小企业外部网络与创新绩效[D]. 郑慕强. 汕头大学. 2008
[3]. 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调查研究[J]. 欧阳峰, 李运河. 汕头大学学报. 2005
[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创新环境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785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J]. 千庆兰, 陈颖彪, 董晓敏. 地理科学. 2008
[5].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问题与对策——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调研报告[J]. 李运河, 欧阳峰. 南方经济. 2005
[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优化问题研究[D]. 袁剑. 吉林大学. 2017
[7].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问题与对策——粤东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调研[J]. 欧阳峰, 李运河. 生产力研究. 2005
[8]. 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D]. 张司平. 暨南大学. 2014
[9].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中美比较分析[D]. 黄凌. 南京邮电大学. 2012
[10].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影响产业专业化的实证研究[J]. 李淑芬. 产业创新研究. 2019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电子商务外包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电子商务分析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电子商务发展论文; 网络协作论文; 李运河论文; 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