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针刀镜治疗痹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回顾论文_李琼,姚华勤(通讯作者)

微创针刀镜治疗痹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回顾论文_李琼,姚华勤(通讯作者)

李琼 姚华勤(通讯作者)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 400700)

【摘要】痹症的病因病机复杂,痹症患者的治疗一直以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康复理疗等中西结合的方法为主,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针刀镜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治疗手段已走进临床,通过关节内外的同步诊疗,利用现代高清内窥镜成像技术,深入关节内部,放大关节细微部位的组织病变,及时对复杂的诊断不明的关节进行诊断,及早进行局部治疗干预,大大提高了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为痹症患者带来了福音。目的:回顾性总结微创针刀镜治疗痹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探讨微创针刀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进修期间50例痹症患者行微创针刀镜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包括术前护理(心理调适、饮食指导、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入室后护理、术中体位管理、病情观察、术中疼痛管理)及术后护理(术后肿胀和疼痛的护理、伤口护理)。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生命体征平稳,1例患者行二次关节灌洗,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手术人员严格无菌操作,无院内感染发生,无护理差错、医疗事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结论:微创针刀镜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化、治疗范围广、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的诊治痹症的新技术,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术后精心的护理管理能更好的配合医生工作,降低手术风险,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提高诊治效果。

【关键词】痹症;微创针刀镜;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189-02

痹症是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麻木、酸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1]。微创针刀镜是以中医经筋理论为理论基础,整合现代微创外科技术,在可视系统下进行微创操作治疗的诊疗技术 ,其目的是消除炎症和肿胀,阻断病程的发展,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以及诊治复杂不明的关节病变[2]。微创针刀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进修期间对50例微创针刀镜治疗痹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现就痹症患者微创针刀镜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如下。

1.术前护理

1.1 心理调适

痹症患者多表现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及生活自理能力受限,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同时,患者对有创手术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担心手术的成效及预后,故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3],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文化程度,以和蔼的态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微创针刀镜手术的方法、麻醉方式、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性等,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饮食指导

术前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术后恢复。

1.3术前准备

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护士查看实验室检查(输血前七项和凝血四项)及术前医嘱,床旁核对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测量生命体征。术前1天做好三短六洁、备皮及皮试,建立静脉通道,术前30mim遵医嘱用药。准备器械及无菌物品,接患者入手术室。

2.术中护理

2.1 入室后护理

患者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应亲切的做自我介绍,主动问候病人,体现人文关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再次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及手术部位。

2.2 术中体位管理

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摆放体位,如肩关节可取侧卧位(侧卧后倾15°~30°,头下垫软枕且头偏向健侧)或沙滩椅位,肘关节可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俯卧位或侧卧位;膝关节取仰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嘱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要随意活动肢体,以免影响手术进程,如有不适可随时向医护人员示意。

2.3 病情观察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尽量减少患者暴露时间,注意保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告知医生停止手术,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4 术中疼痛管理

微创针刀镜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虽然术前已使用麻醉药,但部分患者仍不能耐受疼痛,所以护士必须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以从医学理论和相关病例上向病人说明过多使用麻药对机体不利,鼓励患者尽可能的自我控制,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对缺乏表达能力者,应多鼓励患者诉说疼痛,切不可主观臆断。

3.术后护理

3.1 术后肿胀和疼痛的护理

因术中对关节腔的灌洗,术后1~2天内关节局部有轻度的疼痛和肿胀,可逐渐消失,协助患者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缓解肿胀。可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艾灸、中频、火罐、中药熏蒸、中药外敷、离子导入等改善局部症状。

3.2 伤口护理

术后予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伤口2h,密切观察患者足动脉搏动及末梢循环情况;术后24h内患处不宜热敷、按摩治疗,红肿明显可予以冷敷;密切观察手术部位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无菌纱布覆盖,勿湿水(约7~10天),常规换药1次/天,尤其前3天,如伤口打湿或污染应立即换药,以防感染;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一般7~10天拆线。

4.小结

痹症患者的治疗提倡内外兼治、中西结合,微创针刀镜技术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新的诊疗技术。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全程而持续的护理管理,促进了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的开展,这种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更是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微创针刀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灿,王蓉,高永翔.痹症的病因及证治探讨[J].光明中医,2015,30(12):2544-2545.

[2]韦嵩,刘小平,陈志煌.应用经筋膜原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1):11-14.

[3]高颜惠.护理干预对手术疼痛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1,8(3):55-56.

论文作者:李琼,姚华勤(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微创针刀镜治疗痹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回顾论文_李琼,姚华勤(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