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工作更上一层楼_社会保险论文

中国劳动工作更上一层楼_社会保险论文

我国劳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上论文,新台阶论文,我国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是我国历史发展上重要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劳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解困工作、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安全生产都摆上了重要位置。在贯彻中央总体要求,特别是贯彻“稳中求进”总原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担负着重要的任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对劳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劳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全力做好解困和再就业工作,努力促进就业,搞好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全面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保持劳动关系稳定,加强职业培训,强化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力争各项劳动工作都要有新的突破和进步。

1.坚持不懈地做好解困工作,保持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一是迅速落实责任制。各级劳动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促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健全工作领导组织形式。要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并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各有关方面和有关人员。二是建立健全帮困资金制度。已经建立的地区,要重点抓好帮困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将帮困资金真正用于救助特困职工。尚未建立的地区应尽快建立。三是认真做好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保障工作。四是抓好特困行业的解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其帮困资金问题,促进其继续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五是抓好督促检查,使解困措施落到实处。六是各级劳动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健全解困工作制度,包括困难企业职工登记管理制度、信息统计和情况通报制度、帮困资金制度、生活救助制度、生产自救制度以及职工消费合作社等,逐步实现解困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

2.把促进就业作为劳动部门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一定要充分认识就业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努力把促进就业列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就业目标责任制。力争在参与宏观经济决策、促进就业岗位增加、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 完善就业服务基础工作等方面有所突破, 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0万人,组织250万失业人员和企业富余职工参加再就业工程,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加强调查研究, 探索增加就业投入的有效途径。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下岗女工再就业,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深化和扩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实施“有序化工程”,完善“证卡合一”的凭证管理制度,加强流动就业管理服务,使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序化程度有所提高,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要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做好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劳服企业指导等工作。

3.改进宏观调控办法,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努力建立适应体制转轨时期要求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一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继续实行地区弹性工资计划,扩大工资指导线试点范围,总结经验,改进现行办法。工资控制线是过渡时期调节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和工资关系的重要手段,要继续实行,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把水平高、增长快行业的工资控制好。做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施,努力保障低收入职工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改进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对多数国有企业继续实行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包干,把未纳入现行管理体制的国有公司(企业)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在非国有企业中继续开展集体协商确定工资增长幅度和水平的试点,加强指导,摸索经验。二是全面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挂钩、封顶、审批、试点”的指示精神,完善现行管理制度和办法,增强工资分配透明度,规范企业工资分配行为。进一步改进完善工效挂钩办法,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作为否定指标,试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双挂钩。要加强对工资外收入的综合治理,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要重点治理,切实扭转企业随意发放工资外收入的状况。三是大力开展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企业和有关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要与有关部门配合,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充分发挥其调节社会再分配的功能。

4.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围绕加快建立统一制度这个中心,统一思想认识,下大力气把方案转到全国统一的制度上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系统统筹的行业向统一方案的过渡,原则上在1997年底完成,个别地区经国务院批准可延长到1998年底。同时,要加大个人缴费的力度,1997年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 把管好基金作为大事来抓,各地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督机构,确保基金安全。要尽快把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失业保险制度改革,要与有关部门配合,促进《失业保险条例》尽快出台,并做好出台后贯彻落实的准备工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快改革步伐。一是指导和推动扩大试点的58个城市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二是抓好试点城市之外的其它地区“统帐结合”医疗保险改革的试验,全面总结经验。三是继续搞好大病医疗费用统筹的试点。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一是抓组织落实,抓紧建立健全劳动鉴定机构。二是做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贯彻落实,大力推进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三是把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减少职业危害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好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这个经济杠杆,推动安全生产。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要求,按照《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制定、落实改革的推进计划和加快试点工作。

5.加大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动监察力度,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合同制度虽然在全国基本确立,但在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任务还很重。要继续积极稳妥地在非国有企业和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中,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其他有条件的企业也要逐步开展。要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审核管理机构,加强审核管理。在进一步健全劳动监察机构、完善劳动监察制度的同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扩大监察覆盖范围。继续做好受理和查处群众举报劳动违法案件的工作,积极开展日常巡视监察,全面建立劳动用工年检制度,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各项基本劳动标准,完善劳动管理,依法建立劳动规章制度。要抓好劳动争议案件的预防和处理,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与工会组织、经济综合管理部门配合,建立健全各级仲裁委员会及其工作制度,改进办案方式,使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0%左右。

6.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全面推进职业技能开发工作。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根据就业工作的需要,加强对企业富余职工、社会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规划和指导,探索开展乡镇职业培训的途径与措施。继续加强培训与就业政策的衔接及工作机构的相互协调配合。要进一步深化技工学校及就业训练中心等职业培训机构的改革,调整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探索学徒培训制度改革的路子,加快劳动预备制度的试点工作。规范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指导和推动各地、各行业技能竞赛工作。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抓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稳妥地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搞好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基础建设。

7.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和劳动安全卫生监察,以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为重点,认真执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使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一是贯彻好《关于“九五”期间安全生产规划的建议》,把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转到预防为主上来。二是加强劳动安全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好职责。三是严格执法。进一步贯彻落实《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其它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四是严肃事故调查与处理。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敢于碰硬,秉公办事,提高事故结案率。五是重视事故隐患治理与监控。六是深化检验检测体制改革,加强检验检测队伍建设,提高检验率和检验质量。七是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8.全面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劳动工作的任务越重,矛盾越多,劳动关系越复杂,越要高举《劳动法》的旗帜,越要注意发挥《劳动法》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各级劳动部门要继续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统领,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步到位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1997年贯彻《劳动法》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是:非公有制企业贯彻落实《劳动法》有较大突破;劳动合同、最低工资保障、社会保险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劳动标准进一步得到落实;具备条件的城市贯彻落实《劳动法》基本到位。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劳动监察,与工会和社会有关方面配合,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要继续加快劳动立法,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局和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工作,争取《促进就业法》、《失业保险条例》、《劳动安全卫生法》、《劳动合同法》、《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条例》和《劳动监督检查条例》的审议颁布。起草《养老保险条例》等行政法规,制定颁布有关行政规章。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加快地方劳动立法的进程。

9.大力加强劳动领域的基础工作。劳动新闻宣传工作,是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重视、关心、支持劳动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办好劳动报刊,积极做好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制度改革的宣传。劳动科学和安全科技研究工作,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劳动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争取尽快形成一批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劳动统计信息工作,要主动采取措施,在快速、准确、及时上下功夫,围绕劳动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分析综合。国际交流与合作,要进一步拓宽领域,挖掘潜力,注重实际效果,为劳动工作的中心任务服务。

完成好上述各项任务,关键是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的要求,振奋精神,抓好落实。要认清形势,增强信心,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抓好落实上来。要提出明确目标,制定具体措施,扎扎实实工作。要加强指导,进行督促检查。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劳动干部队伍素质。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努力工作,狠抓落实,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香港的回归和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

标签:;  ;  ;  

中国劳动工作更上一层楼_社会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