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1~2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分析论文_李微微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创业农场医院内科;黑龙江佳木斯156321)

【摘要】目的:分析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1到2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至2级高血压患者3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5例,给予观察组配方颗粒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饮片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舒张压下降值、收缩压下降值及中医症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值、收缩压下降值、中医症候评分与降压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1至2级高血压给予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能够达到一致的降压效果,但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更为方便,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关键词】配方颗粒;传统饮片汤剂;1至2级高血压;降压效果

现如今,人们对中医加强了研究,临床上应用中医治疗1至2级高血压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般而言,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可以分为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两种,传统饮片汤剂即将药物按照配方混合在一起煎煮,配方颗粒药物即应用现代工艺将配方中的药物浓缩成颗粒形式,患者用水冲服即可[1]。对于两种中药类型的降压效果孰优孰劣,临床上尚无统一定论。今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至2级高血压患者30例,比较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的降压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至2级高血压患者30例。患者经辩证分型判定为肝阳亢盛证型与心肝两虚证型,分别表现为口干味苦、苔黄舌红、面红耳赤与头痛眩晕、腰膝酸软。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电解质紊乱患者、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绞痛患者、糖尿病控制不理想患者、存在甲状腺疾病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男7例,女8例,年龄为44至75岁,平均年龄为(62.7±4.9)岁。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为45至76岁,平均年龄为(62.8±5.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比例等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症状给予相同的药物。针对肝阳亢盛证型患者给予复方黄芩汤,方中药物包括各15g的生山楂、夏枯草、黄芩、决明子与各30g的葛根、珍珠母。对心肝两虚患者给予复方先麦汤,方中药物包括各10g的知母、黄柏、仙灵脾与各30g的淮小麦、珍珠母、钩藤再加上6g的香附。对对照组给予中药饮片形式,每天煎煮一剂,早晚各温服一次。观察组给予配方颗粒形式,每天冲服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1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降压效果观察[2],显效: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低于140mmHg或舒张压低于90mmHg,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但未到达标准范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血压与临床症状均无改变迹象。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③中医症候评分即按照患者头痛、眩晕、健忘、腰酸、口干、面赤等症状的程度给予评分,各症状皆为1至3分制,1分为轻,3分为重,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本次研究取总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值、收缩压下降值、中医症候评分与降压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常伴随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极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肾功能损伤。高血压在我国中医中属于眩晕、肝风及风眩范畴,主要是因为患者脏腑气血阴阳不调[3]。

在治疗高血压中,必须要将调肝作为主要任务,对患者镇肝豁痰、疏肝降逆与平肝潜阳。在辩证治疗中,对肝阳上亢与心肝两虚两种证型患者给予不同的药物。例如葛根能扩张血管、舒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并降低血压,生山楂能活血行气,夏枯草能清肝火,决明子能平抑肝阳与清肝泻火。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药材,但分别给予汤剂、颗粒两种不同的药物形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值、收缩压下降值、中医症候评分与降压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两种给药形式皆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中药的用法可分为散、丸、汤、膏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剂型可能会有不同的疗效。其中汤剂常用来治疗大病,散剂常用来治疗急病,丸剂用来舒缓疾病。虽然汤剂容易吸收,能够快速的发挥药效。但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颗粒能够随身携带,食用方便,不需要繁复的煎煮过程,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确保患者的用药依从性[4]。

综上所述,针对1至2级高血压给予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能够达到一致的降压效果,但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更为方便,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通文丽,宋创业,李有,袁进国. 中药降压减脂饮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作用[J]. 吉林中医药,2014,34(12):1215-1217.

[2]陈红梅,陈民.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04):190-191.

[3]高霞. 中药药浴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J]. 中国药业,2014,23(18):117-118.

[4]张永刚,任宁卫,赵维东,高斌,薛慧,李晓苗.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枕治疗高血压病120例[J]. 光明中医,2014,29(11):2342-2343.

论文作者:李微微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1~2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分析论文_李微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