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_徐显春

徐显春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分析初次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12例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编号方式将患者分为半髋组(单数56例)和全髋组(双数56例),分别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和初次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0.15±38.20)ml,多于半髋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低于半髋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全髋组、半髋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2.86%、76.79%,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初次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120-02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体产常见的骨折疾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更加明显,再加上股骨头解剖位置、血液供应特殊,导致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骨折愈合难度更高。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熟,其凭借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优势逐渐取代传统保守治疗,体现出良好的使用价值。本次研究选取初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12例,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骨科2015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中,筛选112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初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符合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标准,单侧骨折,病历完整,年龄超过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病变、严重神经系统疾病、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病理性骨折。采用计算机随机编号方式分组,将患者分入半髋组(单数56例)和全髋组(双数56例),半髋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71~85岁,平均年龄(75.02±0.56)岁,Garden 分型:Ⅲ型、Ⅳ型分别有30例、26例,骨折原因:跌倒、车祸、坠落分别为35例、15例、6例;全髋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71~84岁,平均年龄(75.05±0.60)岁,Garden 分型:Ⅲ型、Ⅳ型分别有31例、25例,骨折原因:跌倒、车祸、坠落分别为35例、16例、5例;两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择期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落实合并症针对性治疗,维持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改良Hardinge切口,逐层切开,暴露髋关节,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颈,切断髋臼韧带,取出骨折骨头,利用电锯进行股骨颈截骨处理。之后对半髋组患者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扩髓,置入合适的股骨柄假体、股骨头假体。

对全髋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磨锉髋臼,除去白软骨,外展45°、前倾15°固定臼杯假体,股骨扩髓,置入适宜股骨柄假体,髋关节无障碍后,冲洗关节腔,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①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②治疗优良率。治疗后,按照 Harris 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总分100分,≥90分、80~89分、70~79分、<70分分别代表优、良、可、差。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0.15±38.20)ml,多于半髋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低于半髋组患者(P<0.05),见表1。

3.讨论

股骨颈在股骨头和粗隆连线之间,该部位需承受极大的剪切力,而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就加大了股骨颈骨折发生几率。一旦股骨颈骨折发生,会导致股骨颈囊内血管环被破坏,供血中断,影响骨折愈合[1]。

以往的牵引治疗、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一般,容易初选骨折不愈合情况,且患者卧床时间较差,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2]。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被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半髋关节置换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段,患者出血量少,但更容易出现假体松动等并发症,胀痛和不适的感觉[3]。而初次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利用髋臼假体避免股骨头和髋臼软骨摩擦,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适合体弱的老年患者[4]。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0.15±38.20)ml,多于半髋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低于半髋组患者(P<0.05),全髋组、半髋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2.86%、76.79%,差异显著(P<0.05)。这与张家奎[5]研究相符,说明初次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初次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海勇.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4):4822-4823.

[2]汪玉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95):89+99.

[3]李强,宋世锋,余斌,任高宏.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27(01):68-72.

[4]杨云.应用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7):123-125.

[5]张家奎,沈武平,徐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3):56+58

论文作者:徐显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初次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_徐显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