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夏立成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夏立成

德清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3200

摘要:当前,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因其很强的适应性和承载力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能有效提升建筑施工水平。然而,高支模施工技术专业性较强、工艺复杂且难度高,因而对于施工及管理人员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基于此,施工前必须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基础,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及相关规范严格施工,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0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大型地下车库,因其为地下工程,所以需严格把控建设质量,通过研究最终决定大规模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该工程项目采用的支撑体系选择有下列内容:车库顶板、柱帽、汽车坡道模板支撑选用碗扣架支撑体系,立杆采用的是碗扣立杆,其上采用可调支托,而横杆采用的是碗扣横杆,以确保碗扣链接。该工程所使用的地下车库板厚厚度为350mm,模板底膜采用厚覆膜木胶合板,并且使用次龙骨。模板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配合可调式钢架支撑,立杆的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均为900mm.

1加强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高层建筑转换层、大型公共或工业建筑中已广泛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结构来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以达到空旷、通透、视野开阔及使用功能转换的效果。与其结构相适应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常为高支模施工。高支模施工具有跨度大、高度大、荷载大、施工难度高,技术要求高、危险性较大的特点,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产生严重社会不良效果。

2建筑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的问题

(1)高支模施工技术大多应用在较高的公用建筑中,一般会横跨两个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存在混凝土的转换层结构,也可能存在中部镂空的中庭地带。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受整体结构体系以及复杂性施工对象的影响,高支模施工容易造成生产事故。(2)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针对模板工程以及支撑体系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搭设高度在5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并较为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危险性较高的模板支撑系统进行了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的规定。从目前情况来看,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严格遵照相应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施工具有随意性,无法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无法确保相应质量技术等。(3)有关高支模施工管理组织以及人员安排无法落实到位,对资源利用不足,人员部署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问题,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需要相应质量监督机构能够重视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开展分析研究,并进行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3.1施工准备

在高支模施工之前,必须要先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首先要科学规划施工现场,规划的目的在于使施工现场区域得到合理分配,不至于现场杂乱,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机械设备、人员组织安全及施工材料堆放等。为了保障高支模施工期间的质量和安全,在工程当中,将机械设备分为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内所使用的吊塔型号都不同;工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也要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采购和准备;在正式开工建设前,施工人员必须要仔细审查和熟悉施工图纸,认真学习相关标准,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且注意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以确保高支模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3.2施工过程

在工程建设当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现场施工更加的仔细认真,以满足高支模施工要求,施工中药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计算模板支撑体系,该工程为地下车库,其所采用的板材厚度为350mm,其中一栋楼东侧汽车坡道顶板厚度为350mm,模板底膜采用厚覆膜木胶合板。并且使用30×30×3厚度的间距在150mm作为次龙骨,使用50×70×4厚度作为主龙骨。模板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并配备可调式钢架支撑,立杆纵向间距为900mm,这就对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拉螺栓@450;梁底模采用30×30×3mm方通作纵肋。纵肋下采用φ48.3×3.6钢管@600做横向托梁,托梁下设置1道50×70×4mm方通纵向托梁。顶板板底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梁底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承体系,梁底支撑横向水平杆分别向两侧板底支撑连接两跨,用扣件与碗扣立杆可靠连接。扣件立杆采用Φ48.3×3.6普通钢管拉接,横杆步距1200mm。其次,设计完成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安装顺序做好轴线、梁位置线、水平标高的确定,根据要求进行顶梁、梁底模板、侧模板的安装工作,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完工后的模板拆除。

3.3安装完成验收

全部高支模安装完成后需仔细进行检查,对照安装施工图纸进行,重点检查安装数量、结实程度以及横向的安装平稳程度,纵向的竖直程度。因为水平程度和竖直程度也会影响高支模施工技术,甚至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所以必须检查各个环节的支架安装情况以及衔接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4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是建筑中的基础工程,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首先确保高支模安装质量,待建筑工程全部施工完毕后需要对高支模一一进行拆除。为了做好支模拆除工作我们从这些方面进行:(1)检查建筑工程质量。在拆除前不要急于拆除各类支架。首先检查混凝土强度情况,必须在现场同条件拆模试块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模。其次按照工程图纸,检查建筑工程是否施工完毕。如消防通道、电气井施工是否完毕,避免建筑部位发生遗漏现象。(2)拆模时做好安全工作。如每层设置拆模安全警示牌子、建筑楼层地下放置安全警示牌子等。拆模必须有专业人员完成。(3)严格遵循拆模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拆除时要轻轻敲打模板,使模板与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分离,这样有助于保护工程质量。其次,若发现脚手架锈蚀在钢管支架上,那么必须滴入润滑油进行润滑才能拆除脚手架。如果脚手架打不开那么支模是无法进行拆除的。对于拆除的支模必须及时移走。绝不能放置施工现场,以免各类支模材料发生高空坠落现象,导致施工事故发生。最后、对于拆除的支模及时做好回收入库。回收入库前进行清洗,除掉各类支模表面的杂物,以防支模发生生锈。对于钢模还要做好防锈工作。检查竹胶板是否破损,若破损要及时更换竹胶板。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支模施工相关的工程概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其在具体实践的环节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使得我们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有关的经验防微杜渐,来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利用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发现其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就需要时刻结合实际的情况来不断的进行相关技术上的调整,经过不断的改善,才可以为其以后的发展创建出一个良好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杜钊.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70-71.

[2]陈德星,盛学武.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3):19-20.

[3]赵松贤,王晓玲.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3):9-10.

[4]章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0):38-39.

[5]王德伟.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8(15):47+140.

论文作者:夏立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夏立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