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论文_邢洁

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论文_邢洁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高级技工学校 山西省太原市 030053

摘要:实践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要求的基础和保障。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采矿课程专业培养目标对实践环节要求,据此提出了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 几条途径。

关键词:采矿工程;实践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引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4项能力的提出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实践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要求的基础和保障,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1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我校对近年来采矿工程毕业生信息进行了跟踪调查,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薄弱,难以较快适应矿山工作的需要,毕业3~5年后仍不能独立胜任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根据调查研究分析认为,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专业培养方案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学时比例不足。德国纽伦堡技术大学制定的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入学前和4年的学习过程中,有1年多的时间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熟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熟悉工程师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的工作过程及方法。美、英、日等国的应用型大学大力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实验教学时数比例达50%,而我国不少矿业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时数只占总学时的10%。

1.2思想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重视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环节的训练和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许多实践教学属“走过场”,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实践成绩考核缺乏客观标准,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未能实现。

1.3专业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硬件环境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近几年采矿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未能随之相应增长,导致实验设施设备陈旧难以及时更新,台套数不够,所以演示的实验多,而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的实验少,用来验证理论教学的正确性的实验多,而真正能培养学生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少,实验教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直接妨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去矿山实习因受实习经费限制,加之大多煤矿后勤社会化改革,实习花费大幅增加,难以选择合理实习地点、实习内容,直接影响了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1.4缺乏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居多,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大多缺乏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所以在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难以较好完成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

2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2.1认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丁肇中先生指出:“中国的学生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关系到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大学生实践能力可分为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已成为衡量大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根本要求,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需要高度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与质量评价体系,才能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

2.2加强实验平台建设,积极开放实验室实验平台是实施实验教学、提高采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质基础,为了有效地加强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依托现代矿业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实验室、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矿业工程研究生示范创新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岩层控制实验中心、工程测试中心、开采方法与工艺研究中心、采矿系统工程及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及素质教育中心等实验室建设。积极开放实验室,创造条件使本科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各级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开放实验室的实验内容贯彻“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突出创新”的原则,以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主,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实验,并将实验教学与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3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执行实习中期检查制度由于多种原因,联系实习地点非常困难,应加强与厂矿的联系,本着校企互利互惠原则与矿山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为学生吃、住提供优惠和方便,选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和实习管理;学校为企业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为职工培训和科技开发攻关提供优惠条件。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执行实习中期检查制度,在检查中通过听取实习单位领导对学生实习情况的介绍、深入实习现场、与实习学生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针对实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和有关实习单位逐项协商,采取及时有效措施给予解决,确保实习质量。

2.4开展实验教学观摩活动。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实验课程教学活动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室举办了实验教学现场观摩活动,观摩活动中,实验教师现场做精彩的实验课教学示范,参加观摩活动的教师们进行深入交流,讨论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开展实验教学的思路,并为改进今后的实验教学环节出谋划策。

2.5加强采矿工程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目前组成了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矿山压力与控制、矿业系统工程、矿山绿色开采技术等4个教学和科研团队,每个团队在人数、职称、年龄、学历等层次上进行合理搭配,使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

2.6加强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交流。聘请现场专家做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实习基地和产学研的建设,聘请实践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家做兼职教师,定期邀请他们结合矿山生产一线的工程实际为学生授课或进行学术讲座,以及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结束语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随着矿业技术不断进步,对矿山生产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安全管理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矿业院校只有不断地创造条件、不断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提高采矿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满足矿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陆先亮,袁志华,胡爱萍,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9(4):22.24

[2]胡卫平.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J].人民教育,2008(11):7.10.

[3]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I):29-34.

论文作者:邢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论文_邢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