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廖黎

金华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ICU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对ICU患者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ICU护理;舒适护理;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病情相对特殊,需要对危重患者进行监护以及集中治疗,危重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害怕、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长时间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康复[1]。对于重症病房中的危重病患,医院的护理要求更加的严格,ICU的常规护理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广泛,属于核心的护理部分,是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为了患者快速康复健康,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院选取合适的护理方式是必不可少的。舒适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本院收集我院的ICU患者,以探讨ICU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治疗并享有知情权。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5~62岁,平均(38.85±4.23)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0~68岁,平均(41.23±3.12)岁;患者危重症原因包括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医院的ICU常规护理方式,包括患者的饮食、用药、治疗、休息等基础护理,依据患者病情进行护理干预,及时监控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对照组在本院的ICU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里舒适护理:患者病情严重,面临复杂精密的检查仪器时难免出现恐慌,焦躁等负性情绪,有的病情时间久,卧床时间长,患者会产生抑郁。舒适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多与患者交流,面对不同的病情,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讲解患者的病情特征,同时每进行一项检查操作时均应告知患者,并不断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让其积极配合检查。收集并向患者诉说此类病情乐观的案例,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提供患者舒适的环境:病房的通风透气,保持病房的温度湿度适中,危重症患者大多需要休息,需要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夜间查房时需要动作轻缓,患者睡眠浅,容易出现失眠等症状,减少外界对患者的刺激。③侵袭性操作护理:患者危重症是特殊的,不同的病情的患者进行特殊的处理,使用气管插管的患者可以短时间内把气管拔出,该操作护理不仅可以促进肌力的恢复,而且可以使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恢复时间缩短,对于不能拔管操作的患者要诉说插管的必要性,每一项检查与操作需提前告知患者,避免患者恐慌[2]。④健康教育:普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耐心向患者讲解医疗辅助器械的使用方法,讲解患者所需要的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其中,焦虑评分: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评分: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62~63分为轻度抑郁。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满意度情况,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100%-不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对比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ICU病房一般是危重病患,病情特殊,医院加强对病患的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危重病患不能清楚的认识疾病,过度担心疾病的恶化甚至死亡,治疗过程面对精密复杂的治疗仪器,仪器警报声响,外界的声响,陌生的病房环境,出现焦躁、抑郁、恐慌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病情的康复,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大幅度的减轻患者的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加速病情的恢复。

舒适护理干预是现代化的、人性化的、以患者为中心,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新模式。舒适护理不仅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有密切良好的沟通,而且还需要医护人员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各种精密仪器的熟练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患者负面情绪。医护人员细心,细致的优质化服务对患者配合治疗起积极影响[3]。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因多方面的外界因素影响,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甚至死亡,故此,ICU护理中舒适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近年来将舒适护理引入到了ICU患者的干预中,在促进患者将生理及心理调整至最愉悦状态,在减少并发症及不适感,在降低、缩短不愉快的程度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心理疏导,能够调整患者的情绪,帮助其减少肌肉紧张感,进而有助于消除焦虑及紧张心理,稳定心率及血压。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程度大幅度提升。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ICU患者的干预中,能够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促进其康复,对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满意度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汤婵娜.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32(17):221-222.

[2]方妍.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4,13(32):7313-7313.

[3]胡春霞.舒适护理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5):146-147.

论文作者:廖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ICU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廖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