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论文_徐爱兰

探讨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论文_徐爱兰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799)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选取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宫颈癌高危人群,分析阴道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及各级别的符合率。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100例患者中,6例为宫颈癌,7例为CINⅠ,3例 为CINⅡ,2例为CINⅢ。结论 阴道镜可大大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可作为对高危人群进行宫颈癌疾病的重要筛查手段。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癌筛查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和健康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新的要求和目标,而女性在社会和家庭地位中的不断提高,女性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女性和医疗行业的重视。一直以来,宫颈疾病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女性疾病,至今,宫颈疾病已然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女性同胞和医疗工作者,对宫颈疾病予以中重视。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宫颈疾病广布于大部分的女性患者中,可见宫颈癌患病率之高,而基于宫颈癌死亡的女性患者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可见,宫颈疾病已然对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基于此,对女性患者进行早起宫颈癌筛查,确保诊断工作开展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是有效治疗宫颈癌疾病的重要措施,对于维护女性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当代女性患宫颈疾病的现状,通过探索阴道镜在宫颈癌的筛查活动中的而应用,主要是针对围绝经期的妇女患病情况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一般资料,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宫颈癌高危人群,纳入标准:1)接受检查的患者,选定为围绝经期的女性,且该患者的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都基本处于正常状态;2)接受检查的患者一般存在一下四种情况之一:其一可能存在接触性出现症状,其二可能存在绝经后出血的症状,其三可能存在癌症家族史,其四可能存在HPV感染症状,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排除标准:1)检查者存在其他组织和器官的严重受损及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2)检查者存在子宫颈锥切史,子宫全切除史,盆腔放射治疗史及恶性肿瘤史。

1.2方法

1.2.1 选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对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组织选取,将选取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以CIN分级诊断为根据,设立该组织的CIN评分细则,分为CINI,CINII,CINIII及宫颈癌。异性细胞占上皮下1/3,核分裂象少,细胞极性正常,诊断为CINI;异性细胞占上皮下1/3~2/3,核分裂象少,细胞极性尚存,诊断为CINII;异性细胞几乎占上皮全层,核分裂象多,细胞无极性,诊断为CINIII;异性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诊断为宫颈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阴道镜检查

接受检查的患者以截石位,确保检查者的宫颈充分暴露出来,并进行仔细观察,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包括宫颈是否存在出血状况,是否糜烂,是否存在赘生物等;在患者的宫颈部位,均匀的涂抹上冰醋酸,冰醋酸要确保在3%~5%之间。观察有无醋酸白色上皮、白斑、柱状上皮水肿、镶嵌及各种异型血管等;最后用复方碘浸润宫颈,观察上皮着色情况;针对阴道镜图像的边界、颜色、血管和碘反应来评价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做出拟诊,分为CINI,CINII,CINIII及宫颈癌。图像为醋酸白色上皮,边界模糊,拟诊CINI;醋酸白色上皮,较为清楚的突起边界,可见鳞柱交界之转化区,拟诊CINII;醋酸白色上皮,边界清楚,有增粗的点状血管和镶嵌,涂碘后不着色,拟诊CINIII;为复杂的图形,如岩石状突起、异型血管或猪油样改变,拟诊宫颈癌。

1.3 诊断方法

阴道镜检查≥CINI,CINII,CINIII及宫颈癌为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CINI,CINII,CINIII及宫颈癌为阳性,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100例患者中,6例为宫颈癌,7例为CINⅠ,3例 为CINⅡ,2例为CINⅢ。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6例为宫颈癌,6例为CINⅠ,1例为CINⅡ,1例为 CINⅢ。宫颈癌检出率为100.0%,CINⅠ检出率为85.7%, CINⅡ检出率为33.3%,CINⅢ检出率为50.0%。

3 讨论

在女性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宫颈癌疾病不仅患病率高、发病率也高。女性患者一旦患有宫颈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下几种症状,包括白带出现增多、性交过程出血、阴道流液、宫颈发生糜烂,以及痛经等,而宫颈癌的表现症状又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与其他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相似,极易被患者忽略,且可能在临床监测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现象,耽误最佳诊断和治疗时机。这就需要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寻找有效的检查方法,提升宫颈癌患者早期筛查效果,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当前,临床上筛查宫颈癌的金标准为组织病理学检查,准确率较高。而阴道镜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能将宫颈内发现放大10~60倍,便于临床医师对病变部位血管、上皮组织等细小变化进行观察。而且,经由阴道镜检查,还能观察宫颈在涂碘液及醋酸后表面上皮细胞及血管的形态,便于尽早发现异常血管、异常上皮细胞及可疑病灶,并及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有效克服组织病理检查的盲目性,有利于提升诊断效果。而且,相较于以往多点活检,阴道镜检查采用的定位取样与检测方法优势更为明显,能控制宫颈检查盲目性,避免出现误诊、漏诊。而且,阴道镜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对检测者无损伤、安全性高等特点。不仅如此,阴道镜检查,还能获得更为可靠的病理组织活检样本,能经由阴道镜自身拍摄照片,为资料查阅、集体会诊等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100例患者中,6例为宫颈癌,7例为CINⅠ,3例为CINII,2例为CINIII。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6例为宫颈癌,6例为CINⅠ,1例为CINII,1例为CINIII。宫颈癌检出率为100.0%,CINⅠ检出率为85.7%,CINII检出率为33.3%,CINIII检出率为50.0%,与文献结果相符。可见,将阴道镜应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当中,能够对发生宫颈癌病变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促进宫颈癌诊断准确性有效提升,提高诊断治疗的效果。因此,在宫颈癌的临床筛查和诊断过程中,要进一步推广阴道镜在该项检查工作中的应用,确保宫颈癌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提升,改善妇女疾病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阴道镜检查法在围绝经期妇女的宫颈癌疾病的检查过程当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收效显著,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当中,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桂娟.探析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138-139.

[2]段美云.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4):124-125.

[3]衣霞.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64-65.

论文作者:徐爱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探讨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论文_徐爱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