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用词论文,札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汉语词汇史领域里,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是一项亟需加强的工作,现阶段尤其需要做大量的个案研究(case study)。如果我们能把一批常用词在历史上更替演变的来龙去脉描写得清清楚楚,不但对词汇史的建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贡献,于辞书编纂、古籍整理特别是疑伪古籍的鉴别和断代等也将大有帮助。本文考察了三组常用词在隋以前的历时更替情况,希望能为这种个案研究做点添砖加瓦的工作。由于这项工作有相当的难度,个人能力和水平都有限,有待补充纠正的地方肯定不少,恳请方家同仁不吝指正。
一求、索/寻、觅
表示“寻找”这一概念,上古汉语用“求”“索”等,现代汉语用“找”。在魏晋南北朝,则常用“觅”和“寻”。
“寻”是个很古老的词,在先秦就经常用作动词,而且有好几个义项。但当“寻找”讲,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最早能上溯到东汉初期(注:《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大字典》,有时合称“二典”)“寻”字条“寻找”义下所举的始见书证都是《墨子·修身》:“思利寻焉。”高亨《诸子新笺》:“寻,求也。思利寻焉,谓思利而求之。”(分见页2/1288、1/510)今按, 此例可酌。孙诒让《墨子间诂》:“《仪礼·有司彻》贾公彦疏引服虔《左传注》云:‘寻之言重也,温也。’毕云:‘寻习。’”(4/6)则此“寻”字仍当解作“重温;探求”,而非具体的“寻找”。且据目前所知,先秦仅此一例,尤其值得怀疑。任学良(1987)所举的最早例子则是《史记·曹世家》:“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哉?”(页129 )这个“寻”也是“寻求;探索”的意思,跟具体的“寻找”义仍有区别。又,《大词典》“考索;探求”义下首引《后汉书》例,《大字典》“探究;研究”义下首引《淮南子》例,都不妥,应引《墨子》例。这是把两个义项的始见时间弄颠倒了。):
1)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 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东汉光武帝刘秀《地震诏》,《全后汉文》卷 2,482a)这样的例子在汉末以前并不多见。“寻”在东汉文献中最常用的意思是“寻思;探寻”,例子很多,如:
2)宜寻吕产专窃之乱,永惟王莽篡逆之祸。 (周纡《上疏劾窦瓌》,又卷31,646b)
3)推寻雅意,彷徨旧土。(蔡邕《太傅胡广碑》,又卷76,886a)
4)懿等追想定省,寻思仿佛,哀穷念极,不知所裁。 (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又卷77,890a)“寻找”的“寻”要到汉末以后才逐渐多见起来,例如:
5)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 (应劭《风俗通义》,《全后汉文》卷38,685a;又《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10/2829)
6)便起欲心,顺水寻求,想见颜色,追求不已。 (东汉失译《分别功德论》卷2,25/37a)
7)王即遣人,追寻阿难。(又37b)
8)即寻目连,往诣世尊。(又卷4,44a)
9)长者懅恐行诉言,使人寻之。(又《杂譬喻经》卷下, 4 /507a)(注:本文引用佛经均据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分别注明卷数、页码和栏次。各经的有译失译、译出时代和译人名均依据吕懅《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
魏晋以后,行用渐广,在三国佛经和《三国志》等书以及晋以后的文人诗中,“寻”字都用得很多,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寻求”“追寻”“寻觅”等经常连用。但从总体上说,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寻”的“探寻;探求”和“寻找”两个义项中,仍以前者为多,即“寻”的对象主要还是抽象的事物和道理等。例如:
10)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世说·赏誉98)
11)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又巧艺9)“觅”字一般不这么用。查阅书籍也照例要说“寻”而不说“觅”。从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寻”多指思维活动,而“觅”则主要指实际行为;“寻”大体相当于英语的research,search(for), “觅”则相当于look for。在用于具体的“寻找”义时,“寻”跟“觅”也存在着某种细微的差别(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说:“‘寻’多用于找东西,‘觅’多用于找人,但是区别并不严格。”(“常用词”560“寻”字条,3/930)未必准确。),大体说来, “寻”的对象大都是已知的特定的某一个,而“觅”则往往是无定的。试比较下面例子:
12)数日,聪后刘氏产一蛇一兽,各害人而走,寻之不得。(《搜神后记》卷7,80/50)这是“寻”已经见过的“一蛇一兽”。
13)欲觅行人寄消息,衣(《诗纪》云:疑作依)常潮水暝应还。(梁元帝萧绎《别诗二首》之一,《梁诗》卷25,2059)“觅行人”是在众多的行人中“觅”一个可以寄消息的行人,事先并不知道他是谁。
14)因雪中寻鹿,险阻绝远,忽见人迹,践履绝新。(稗海本《搜神记》卷8,38/111)“寻鹿”必定是寻找已经见过的那一头;“觅鹿”则是泛泛地去寻找、发现鹿,不管它是哪一头。
15)家人报失一白公鸡,七日未知去处。众共寻,乃见白鸡在架墙上而坐,害左眼。珍见,思:“此物是我父之冤家也。白衣者毛也,紫巾者鸡冠也,跣足者鸡足也,瞎左眼者所射中也。有是,更于何处觅之!”乃烹作羹以食父,因此平瘥。(又卷2,8/82)“寻”的对象是失踪的白公鸡,“觅”的对象则是王子珍父亲的冤家,而事先并不知道这个冤家究竟是谁。这是反映“寻”“觅”词义差异的典型例子,两者不能互换(注:据江蓝生先生考证,稗海本《搜神记》“肯定不是晋干宝所作,有可能出自晚唐五代或北宋人之手”。(《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中国语文》1987年第4 期)这里引了该书中的两个例子,虽然已经超出我们所考察的汉魏六朝这一时段范围,但仍能说明“寻”和“觅”的词义差别。)。不过这种差别并不是绝对的,有反例。正因为“寻”和“觅”的词义是大同而微异,所以“寻觅”常常连文,另外在组合关系上各自有不同的习惯,如“觅食”一般不说“寻食”,“追寻”不说“追觅”;与其他字组成同义连文时词序不同:寻求—求觅,寻访—访觅。
“寻找”的“寻”从汉代产生以后一直活在人们的口头,至今在许多方言里仍只说“寻”而不说“找”(注:如吴方言、陕西话等。)。
下面着重讨论“觅”。
“觅”可能是汉末才有的新词(注:《玉篇·见部》:“觅,索也。”是对当时口语词的记录。)。据目前所知,“觅”字不见于先秦两汉文献,唯一例外的是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定为“后汉失译”的几部佛经里用了一些“觅”字,共7见:
16)举声悲哭,随路求觅(东汉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1,3/130a)
17)于六十小国八百聚落中求觅药草,了不可得。(又卷3, 138a)
18)报言:“大王夫人,欲使求觅太子者,不敢违命。”…经过周遍,求觅不见。(又卷4,146b)
19)王敕诸臣访觅恶人,臣即行觅。(又《分别功德论》卷3, 25/39b)
20)此波旬放火觅比丘神,都不知所在。所以觅者,欲知进趣,坏令不成。(又卷4,47a)这一现象有理由引起我们对这几部经译出时代的怀疑(注:还有其他一些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证据表明,这些所谓的“后汉失译”经很可能实际翻译年代要晚于东汉。)
不过在三国吴支谦所译的几部佛经里,“觅”已经常用,“求觅”连文尤为多见;同时代的中土文献也偶见用例。所以把“觅”的始见时代定在三国是不会有问题的(注:《大字典》“觅”字“寻找,求索”义下所引的始见书证是《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招呼妇人,觅索馀光。”(6/3665 )殷正林《〈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魏晋时期的新词和新义》“觅”字条同(《语言学论丛》第十二辑,商务印书馆,1984,页136)。今按,《三国志》全书“觅”字似仅此一见。 《大词典》则首引晋赵至《与嵇茂齐书》:“涉泽求蹊,披榛觅路。”(10/331)如果把《三国志》看作晋初的语料, 那么“二典”对此词的溯源都还可略为提前。)。例如:
21)尔时怨王得其国已,即便唱令求觅本王。(《菩萨本缘经》卷上,3/55c)
22)君今不见耶,彼诸獐鹿等,犹来求推觅,况君为其父!(又卷中,60c)
23)吾欲观觅平整之处,自恣饮水以充渴乏。……鹿王即便寻声求之,见有一人,为水所漂。(又卷下,67a)
24)斯事甚难,当觅有缘。(又卷10,254b)
25)逆风长厉,野禽是觅。(贾岱宗《大狗赋》,《全三国文》卷53,1353b)
但是在同为三国时吴人的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里,几乎一律用“寻”或“索、求”,而没有一例“觅”,这充分说明“觅”在当时还是个“俗词”,所以力求语言典雅的康僧会不愿意用它。
晋代以后,“觅”的用例日趋增多,而且经常出现在文人诗文中,“寻觅”连文常见。下面酌举部分例子。
26)即乘小船,入浦觅人,欲问其处。(法显传·南下向都, 173)
27)告弟贤及夫人,令勤觅父尸,若求不得,吾欲自沉觅之。(《搜神记》卷11,291/140)
28)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辄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又卷14,341/169)例5)作“寻求”,说的是同一件事,可以和例28 )比较。
29)以纸裹十馀钱,来指宗卜,云:“西去觅食好,东去觅食好?”(《搜神后记》卷9,96/57)
30)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御览》卷479引孔灵符《会稽记》,3/2196a;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101)
31)若可觅千斛米见借,当为尊公作佳传。(《类聚》卷72引《语林》,1245;《钩沉》136)(注:《古小说钩沉》所辑材料很有用, 但校勘未精。本文引用时尽可能地核对了原文并注明出处,同时加注《钩沉》页码,以示不敢抹杀前贤的劳动。)
32)和先在车中觅虱,夷然不动。(《御览》卷951引《语林》,4/4222b;《钩沉》144)
33)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春歌二十首》之九,《晋诗》卷19,中/1043)
34)忆欢不能食,徘徊三路间,因风觅消息。(《读曲歌八十九首》之二十二,《宋诗》卷11,1341)
35)翦榛开迳,寻石觅崖。(《宋书·谢灵运传》载其《山居赋》,6/1764)
36)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沈约《初春诗》, 《梁诗》卷7,中/1649)
37)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杨雄。(何逊《伤徐主簿诗》,又卷8, 中/1695)
38)遇太祖在东中华门,问虎何之,虎因曰:“故欲仰觅明公耳。”(南齐书·曹虎传,2/561)
39)三月末,四月初,扬灰簸土觅真珠。(《魏书·尔朱彦伯传》载洛中谣,5/1666)
40)盘曲幽谷里,求觅仙圣公。(《老子化胡经玄歌·化胡歌七首》之七,《北魏诗》卷4,下/2249)
41)何处觅钱刀,求为洛阳贾?(庾信《对酒歌》,《北周诗》卷2,下/2347)
42)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又《梅花诗》,卷4,2399)
43)终成一聚土,强觅千年名。(释亡名《五苦诗·生苦》,又卷6,2433)
44)图官在乱世,觅富在荒年。(徐陵引谚,《陈诗》卷9, 2614)例44)可证“觅”为口语词。
45)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卢思道《从军行》,《隋诗》卷1,下/2631)
46)甲买肉,过入都厕,挂肉着外。乙偷之,未得去,甲出,觅肉,因诈便口衔肉曰:“挂著外门(注:按,当从《钩沉》作“门外”。),何得不失?若如我衔肉着口,岂有失理!”(《御览》卷863 等引《笑林》,4/3835b;《钩沉》186)
47)江夷为右仆射,主上欲用其领詹事,语王准:“卿可觅比例。”准对曰:“臣当出外寻访。”(《类聚》卷49等引《俗说》,889; 《钩沉》199)
48)子之儿病心痛,鬼语之:“我为汝寻方,云烧虎丸饮即差。汝觅大戟与我,我为汝取也。”(《御览》卷353等引《齐谐记》, 2 /1622a;《钩沉》349)
49)周遑觅路,仍得一穴,便匍匐从就。(《珠林》卷31引《幽明录》,53/520c;《钩沉》369)
50)朕闻虎见狮子必伏,可觅诚(试)之。 (《洛阳伽蓝记》卷3“宣阳门”,161)
“觅”的对象相当广泛,可以是人、动物、地方、路以及各种物品,还可以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如“觅消息、觅阳春、觅千年名、觅功名、觅富、觅比例”等。“觅不见”(例42)这种否定式的动补结构不见于正统文言,是魏晋以降新兴的口语语法形式,“觅”字在南北朝就已经可以这么用,值得注意。
笔者对自晋至隋间“觅”字的使用情况作了不完全的调查,共收集到用例80多个。这些例子绝大部分出现在南朝的民歌、小说、文人诗和史书中;而在北方的文献中用得很少,仅占总数的约九分之一。下面是一个抽样统计:
世说新语(注:
梁诗(卷22—28)
《世说新语》的
统计数字依据张
万起(1993)
求
14 2
索2 0
寻3 5
觅
10 6
北魏诗(共4卷) 北周诗(共6卷)
求0 0
索0 0
寻917
觅3 6
《北魏诗》3例“觅”中,1例为《魏书》引洛中谣,即上引例39),另2例出首敦煌写本《老子化胡经玄歌》,逯钦立(1984 )谓“此卷玄歌按其所涉史实。知为北魏时代之作”(页2247)。但从此诗的语言来看,未必成于北魏人之手,笔者拟另撰文详考。《北周诗》的6 例“觅”,有5例出自庾信诗,1例出自释亡名(俗姓宋)诗,这两位都是南方人,是梁亡前后才到北方的。因此真正出自北周诗人的“觅”字实际上一例也没有。从中可以看出“觅”字的地域差异。
上述情况表明:在南北朝时期,表示“寻找”这一义位,在南方口语中以说“觅”为主,也说“寻”(注:“寻”在此期仍是个活跃的口语词,出现频率很高,而且还新产生了“寻博”这样的俗语词,如春月故鸭啼,独雄颠倒落。工知悦弦死,故来相寻博。(《阿子歌三首》之二,《晋诗》卷19,中/1052)自从近日来,了不相寻博。(《读曲歌八十九首》之七十八,《宋诗》卷11,1345)近日莲违期,不复寻博子。(又之八十,1345)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齐诗》卷6,中/1408); 在北方则基本说“寻”,很少说“觅”;而文言词“求”“索”在口语里看来是已被淘汰了。齐梁以后的南朝文人们在作诗时颇喜欢用“觅”字,说明它在南方的文学语言中也已占据主导地位。
小结:上古汉语的“求、索”,在魏晋南北朝口语里已被“觅、寻”所取代。“觅”大约是汉末产生的新词,“寻”当“寻找”讲则不晚于东汉初。魏晋以后,两者都常用。“觅”的对象大都为实物,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寻”除当“寻找”讲外,更多的是用作“探寻;探求”义,而“觅”则很少这样用。在“寻找”这一义位上,“寻”和“觅”也存在着细微差别。从地域分布上看,“觅”很可能是一个南方方言词,在北方用得很少。
二瘠(膌)、癯(臞)/瘦(膄)(注:参看黄金贵(1995)“89瘦(膄)·臞(癯)·瘠(膌)”条(页489—91)。黄先生说:“‘瘦’是人消瘦的通称,见于秦以后。 ”(489)不确。“瘦”字先秦已见。
跟“肥”相对的词,上古主要是“瘠”(字又作膌)和“癯”(先秦写作臞),今天则是“瘦”。“瘦”取代“瘠”“癯”的时间不会晚于东汉中后期。
“瘠、臞、瘦”是同义词(注:《说文·肉部》:“膌,臞也。”段玉裁注:“膌亦作瘠。”《玉篇·疒部》,“瘠,瘦也。”《玉篇·肉部》:“膌,臞也。”《说文·肉部》:“臞,少肉也。”《尔雅·释言》:“臞,瘠也。”《说文·疒部》:“,臞也。”段玉裁注:“今字作瘦。”异体作“膄”,《广雅·释言》:“膄,瘠也。”),都见于先秦文献,但产生有先后。“瘠”(膌)最古老,也最常用。例如:
1)楚子使医视之,复曰:“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瘠,瘦也。
2)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又昭公十三年)
3)时简稽帅马牛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举之。(管子·问)
4)老弱冻馁,夭膌壮狡,汔尽穷屈。(吕氏春秋·听言)“臞”和“瘦”则到战国末期才出现,“臞”的用例多于“瘦”。例如:
5)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韩非子·喻老)
6)彘臞,人乃弗杀。(又说林下)(注:魏德胜(1995 )说:臞“产生于战国末期,《庄子》《荀子》《墨子》中都不见用例。用法与‘瘦’同,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物。”《韩非子》中共8见。(页17))
7)遂入见太后曰:“何臞也?”太后曰:“ 赖得先王雁鹜之馀食,不敢臞。臞者,忧公子之且为质于齐也。”(战国策·燕策二)
8)中山有贱公子,马甚瘦,车甚弊。(韩非子·内储说下)
9)公子甚贫,马甚瘦,王何不益之马肉? (同上)(注:魏德胜(1995)所引先秦“瘦”字共3例,除《韩非子》这2例外,另一例是《庄子·盗跖》:“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并说:“此词先秦用例很少,《庄子·盗跖》属‘杂篇’,所以此词应产生于战国末期。”(页12)今按,郭庆藩《庄子集释》引王念孙曰:“瘦当为瘐字之误也。瘐亦病也。“病瘐”为一类,“死丧”为一类,“忧患”为一类。(页432 )《老庄词典》即取王说(页489),是对的。所以《庄子》一例应予排除。)
“瘠”应该是上古汉语中历史悠久的通语词,出现频率高,义项也多,除了当“瘦”讲外,在先秦还有“贫困”“疾疫”“不肥沃”“菲薄”等意义;“臞”和“瘦”则词义单一,开始时可能是方言词。
《史记》“瘠、臞、瘦”各1见:
10)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刘敬叔孙通列传,8/2718)《索隐》:瘠音稷。瘠,瘦也。
11)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司马相如列传,9/3056)
12)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滑稽列传,10/3209)《滑稽列传》一例在褚少孙所补的文字中,从所引谚语来看,公元前一世纪后半叶的口语是说“瘦”的。西汉文献中“瘦”字偶见使用(字又写作膄),如:
13)尧瘦臞,舜苺黑。(淮南子·修务)
14)赵简子乘弊车膄马。(说苑·反质)
但在早期医籍《素问》《灵枢经》中,几乎只用“瘦”,经常“肥瘦”连言;还有“脉瘦”的说法。可见医书在反映口语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
东汉初的《易林》(注:《易林》旧题西汉焦延寿撰,据牟庭相、余嘉锡、胡适等人考证,应为崔篆所作。参看胡适《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本(1948),中华书局1987年重印本: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3“子部四·《易林》”条,中华书局,1985。崔篆曾仕王莽新朝,见《后汉书·崔駰传》。)中有不少“瘦”的用例:
15)簪跌带长,幽思穷苦。瘠貌小瘦,以病疾降。(卷6 “复之节”(注:又见“恒之咸”,文字略有不同。)
16)土瘠瘦薄,培无柏,使我不乐。(卷10“蹇之讼”)例16)引申指土地不肥沃,值得注意。
17)羊头兔足,羸瘦少肉。(卷15“涣之艮”,又卷16“既济之讼”)
而东汉前期的《论衡》却仍只用“瘠”和“癯”(臞)而没有“瘦”。
到了东汉佛经,情形就很明朗了,几乎一律用“瘦”,这是当时口语的真实情况。例子不胜枚举,如:
18)四为至命尽当为求衣饭食病瘦药卧具。(安世高译《普法义经》,1/923c)(注:“病瘦”系佛经常语。大概因为病人多瘦, 所以常常“病瘦”连说,久而久之,“瘦”就成了“病”的同义语。)
19)不长不短,不白不黑,不肥不瘦,是以名为玉女宝也。(昙果共竺大力译《修行本起经》卷上,3/462c)
20)身瘦腹大,躯体黄熟。(又卷下,466c)
21)身羸形瘦。……形瘦骨皮连。(同上)
22)见诸众生饥饿憔悴,羸瘦战掉,…形体瘦黑。(东汉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2,3/132b)三国译经情形相同,说明“瘦”是南北通用的。例如:
23)还辄不乐,唯忧消瘦。(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3/474c)(注:比较:昱年十三,母尝病,经涉三月。昱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三国志·魏志·陶谦传》注引谢承《后汉书》,249)可以看出后者是明显的仿古用法。)
24)雀口生疮,身为瘦疵。(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5,29c)晚汉以后的中土文献里,“瘦”字也很常用,酌举部分用例:
25)其女孙敬为霍氏外属妇,当相坐,安世瘦惧,形于颜色。(汉书·张汤传附张安世传,9/2649)
26)急于哀戚之人,形貌栾栾然膄瘠也。(《诗·桧风·素冠》“棘人栾栾兮”郑玄笺)
27)末年十四岁,颜色瘦小。(蔡邕《为陈留太守奏上孝子程末事表》,又卷71,863a)
28)舞土茅茨,躬采菱藕,消形瘦腊,以养其亲。(阙名《梁相孔耽碑》,又卷104,1034b)
29)张氏得钩,何氏得算,故三辅旧语曰:“何氏算,张氏钩;何氏肥,张氏瘦。”(《御览》卷378引《三辅决录注》,2/1748a; 《汉诗》卷3,142)
30)至子永、孙昱,俱为司隶,其在公皆复乘骢马,故京师歌之曰:“鲍氏骢,三入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御览》卷897等引《列异记》,4/3984a;《汉诗》卷8,209)
31)眚,省也,如病者省瘦也。(释名·释天,20)
32)省,瘦也,臞瘦约少之言也。(又释言语,113)
33)乳母从内出,见在门侧,面貌省瘦,为其垂泣。(《后汉书·袁闳传》李贤注引《谢承书》,6/1525)
34)王颜色瘦弱,何意耶?腹中调和不?今者食几许米?又啖肉多少?见王瘦,吾甚惊。宜当节水加餐。(《御览》卷378 引魏明帝手诏曹植,2/1748b)
35)杜氏结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又《刘劭传》注引卫恒《四体书势》,621)例35)“瘦”引申指字体。
36)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采桑度,《晋诗》卷19,中/1061)
37)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鲍照《拟行路难》,《宋诗》卷7,1276)
38)肥地则有鸟鼠同穴,生黄紫花;瘦地辄有鄣气,使人断气。(南齐书·河南传,3/1026)
39)快(《乐府》作懀)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幽州马客吟歌辞,又卷29,下/2159)
40)截雨脚即种者,麻生瘦;待白背地,麻生把。(《齐民要术》)卷2“种麻第八”,86)例40)这是指庄稼瘦。这种“瘦”字《齐民要术》中常见。
《世说新语》只用“瘦”(3例),没有“瘠”和“癯”, 说明当时口语中早已只说“瘦”,跟今天的情形一样了。
小结:上古汉语说“瘠”,后世的正统文言一直沿用。“癯”(臞)和“瘦”始见于战国末期文献,可能来自方言。开始时“癯”的用例多于“瘦”。在此后三者的竞争中,“瘦”逐渐占了上风,估计不晚于两汉之交“瘦”已占据主导地位;至迟到东汉中后期,跟“肥”相对的词就是“瘦”的一统天下了。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今天(注:跟“瘦”相对的反义词后代又多出来一个“胖”,专指人:“肥”则指人以外的东西。)。
三广/阔、宽(注:蒋绍愚先生和李宗江同志曾对本条原稿提出过修改意见,谨此致谢。)
现代汉语说“宽窄”,上古汉语说“广隘”(也说“广狭”),中古汉语则说“阔狭”。这是关于宽度的一对反义词在汉语历史上的大概情况。这里我们讨论“广、阔、宽”。
在表示“宽度大”这一义位上,“广、阔、宽”是同义词,现代汉语双音词“广阔”“宽广”“宽阔”就是新旧同义成分的并列组合。
上古用“广”,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卫风·河广)
“阔”本是“疏远”的意思,《说文·门部》:“阔,疏也。”《尔雅·释诂上》:“阔,远也。”《诗·邶风·击鼓》:“于嗟阔兮,不我活兮。”郑玄笺。“离散相远。”孔颖达疏:“与我相疏远。”先秦“阔”字用得很少,多为此义。“宽阔”的“阔”始见于战国末期,例如:
2)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吕氏春秋·论人)但就目前所知,先秦文献中仅此1见而已。西汉仍然少见,如:
3)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 (淮南子·齐俗)“阔狭”连用始见于《史记》:
4)故紫宫、房心、权衡、咸池、虚危列宿部星, 此天之五官坐位也,为经,不移徙,大小有差,阔狭有常。(天官书,4/1350)
5)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李将军列传,9/2872)《集解》引如淳曰:“射戏求疏密,持酒以饮不胜者。”但《史记》中表示“宽”的意思仍以用“广”为常,“阔”只有3例, 另一例是:
6)怀生之类,沾濡浸润。协气横流,武节飘逝。 迩陕(《文选》作陿)游原,迥(《文选》作遐)阔泳沫。(《司马相如列传》载其《封禅文》,9/3065)晚汉魏晋时期“阔”字才开始逐渐多见起来:
7)阎浮提地广七千由延,北阔南狭。(东汉失译《未曾有经》, 16/781b)
8)可以晷仪验其长短,然其巨阔不可度量也。 (赵爽《周髀算经序》,《全后汉文》卷62,816a)
9)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吴书》,4/881)(注:此类“阔狭”《三国志》中屡见,犹言“就里;详情”,是一种抽象用法。)
10)游宦久不归,山川修且阔。(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之二,《晋诗》卷5,上/682)
11)未体江湖悠,安识南溟阔。(庾阐《衡山诗》,又卷12,中/874)
12)吴中细布,阔幅长度。(《安平东》,又卷19,中/1063)
《广雅·释诂二》:“阔,广也。”可见当时“阔”已是“广”的同义词。奇怪的是东汉三国翻译佛经中几乎都用“广”而“阔”罕见。
刘宋以后,“阔”的用例明显增多,“阔”成为“狭”最常用的反义词。但例子多见于文人诗中,在小说等其他文体中并不常见。下面酌举部分用例:
13)极目睐左阔,迴顾眺右狭。(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诗》,《宋诗》卷2,中/1164)
14)缘路初入,行于竹迳,半路阔,以竹渠涧。(《宋书·谢灵运传》载其《山居赋》自注,6/1767)
15)又以长江险阔,风波难期,王者尚不乘危,况乃泛不测之水。(又竟陵王诞传,7/2036)
16)人言荆江狭,荆江定自阔。(鲍照《吴歌三首》之三,《宋诗》卷7,1270)
17)阔面行负情,诈我言端的。(《读曲歌八十九首》之五十二,又卷11,1343)
18)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世说·捷悟1)此例是当时口语说“阔”的生动反映。
19)雷奔石鲸动,水阔牵牛遥。(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诗》,《梁诗》卷18,下/1876)
20)高翔惮阔海,下去怯虞机。雾暗早相失,沙明还共飞。(梁简文帝萧纲《赋得陇坻雁初飞诗》,又卷21,1950)
21)麟洲一海阔,玄圃半天高。(庾信《道士步虚词十首》之十,《北周诗》卷2,2351)
22)关外山川阔,城隅尘雾浮。(又《游龙首城诗》,又卷3, 2490)
23)岸阔莲香远,流清云影深。(祖孙登《咏水诗》,又卷6, 2544)
24)野静重阴阔(《文苑》作阁(注:今按,作阁非。《文苑英华》的异文往往是错的。)),淮秋水气凉。(江总《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又卷8,2578)
25)深目表兹称,阔臆斯为美。(隋炀帝杨广《咏鹰诗》,《隋诗》卷3,2671)
26)濯缨升博望,阔(《文苑》《诗纪》并云:一作飞)步入崇贤。(虞世基《秋日赠王中舍诗》,又卷6,2712)
27)《述征记》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水经注》卷1“河水一”,10)
28)汉水又东,右会洋水,川流漫阔,广几里许。(又卷27“沔水上”,2327—8)
29)以土覆之,蒜科横阔而大,形容殊别。(《齐民要术》卷3 “种蒜第十九”,137)
30)旱种者,重耧耩地,使垅深阔。 (又“种苜蓿第二十九”, 162)
31)百里之物,数万相连,阔狭从斜,常不盈缩。(颜氏家训·归心,373)上面例子中的“阔”都是形容词,且一般都用于强调其宽阔的场合,描写的对象多为天宇、山川、江河、湖海等自然界,像例12)17)18 )25)26)用来指布的幅度、面、门、 鹰的胸部及步子(此例还有异文)等的还不多。名词“宽度”的意思仍说“广”,如例7)28 )“地广七千由延”“广几里许”。“阔”用作名词偶见个别例子,如:
32)绶者,有所承受也。长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阔三尺,法天地人。(《书钞》卷131引《汉官》,522b)
33)石高丈四,阔二丈许,一边平。(《法显传·乌苌国》,33)章巽校云:阔,东本、开本、石本、镰本作“长”。
34)发源成潭,阔七十步,而不测其深。(《水经注》卷6 “汾水”,547)这说明“阔”取代“广”的过程此时至多还只完成了一半。“广”“阔”“宽”在10卷《陈诗》中的出现次数是2∶5∶0,在9卷《隋诗》中(注:《隋诗》共 10卷,卷九(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等)未统计在内。)为1∶2∶1。可见作形容词用时到六朝后期“阔”已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吴方言仍说“阔狭”而不说“宽窄”,跟普通话不同,“阔”既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名词,且不论事物本身的大小,只要是强调其宽度大或指事物的宽度,都说“阔”,这当是中古汉语“阔”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下面说说“宽”。
《说文·宀部》:“宽,屋宽大也。”可见“宽”本是房屋宽敞的意思,“宽窄”的“宽”就是从“屋宽大”的本义引申而来。此义的文献用例始见于东汉:
35)是以景帝六年诏郡国,令人得去硗狭就宽肥。…今宜复遵故事,徙贫人不能自业者于宽地。(崔寔《政论》,《全后汉文》卷46,727a)(注:《论衡·恢国》:“然则纣恶微而周诛之痛,秦、莽罪重而汉伐之轻,宽狭谁也?”“宽”“狭”相对,江蓝生先生谓指执法的宽松与严紧。)但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用例并不多,远不能跟“阔”相比,且用法单纯,均为形容词没有作名词用的:
36)行数十里,穴宽,亦有微明。(《珠林》卷31等引《幽明录》,53/520c;《钩沉》369)
37)还,上言:“冀土宽广,界去州六七百里,负海险远,宜分置一州,镇遏海曲。”(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元洪超,2/384)
38)又东迳陈台南。台甚宽广,今上(注:全祖望云:下有脱文。)阳台屯居之。(《水经注》卷10“浊漳水”,981)
39)又西迳石窟南。窟内宽广,行者依焉。(又卷14“漯馀水”,1220)
40)墓不甚高,而内极宽大。(又卷29“湍水”,2466)
41)桃熟时,于墙南阳中暖处,深宽为坑。(《齐民要术》卷4 “种桃柰第三十四”,190)
42)墒中宽狭,正似葱垅。(又卷5“种槐、柳、楸、梓、梧、 柞第五十”,253)
43)齑臼欲重,底欲平宽而圆。(又卷8“八和齑第七十三”, 448)
44)有雾疑川广,无风见水宽。(孔德绍《赋得涉江采芙蓉诗》,《隋诗》卷6,下/2722)这说明“宽”作为一个新成分在魏晋南北朝才刚刚开始兴起(注: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1:“从戌亥会直流南方,其宽廿馀里。 ”(页 4)此“宽”为名词,可见中唐口语已如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上引例子集中出现在北方文献中,很可能“宽”在当时还是个方言词。
小结:上古汉语最常用的“广”,刘宋以后其形容词功能大体上已被“阔”所取代,但“阔”作名词用的例子还很少见。现代汉语常用的“宽”从东汉起也已见使用,但六朝例子不多,主要出现在北方文献中,其发展当在唐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