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及我国部分专家对其所做的研究。“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的模式提供的是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研究初探
引言
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拉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为了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差异,建设美丽乡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成为新型城镇化改革浪潮中的新样本、城市与乡村融合互动的新模式。
1.田园综合体的概念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第16条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提出,为农业生态园、休闲农业园、乡村旅游等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三生同步”,即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实现“三产融合”,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三位一体”,即农业、文化、旅游一体,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让农业生态园、休闲农业园、乡村旅游等类似乡村游可以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游客全方位体验的综合性服务。
截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推进农村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国家的高度重视,政府的正确引导,市场的有序运作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使得农民充分受益,带动了农民增收,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田园”是对大自然环境诗画般的形容,是农村的特色所在,就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描述的那样,可以带给人以视觉享受与心灵共鸣,正是这些田园美好的事物吸引着人们。田园综合体将生态融合在旅游之中,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创新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是对乡村游的一种全新定义,是新型的经济组织模式,可以概括为:文旅+ 地产+农业。
2.“田园综合体”对农村建设发展的实践意义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居民体验农耕生活、欣赏田园风光、品味乡村土产、了解风土人情等需求的多元化,乡村发展有足够的空间在“特色”上作文章。“田园综合体”着眼于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与配套的社区生活,并纳入其中,进而形成产业的集结。其对农村建设发展有如下实践意义。
2.1“田园综合体”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城乡一体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城市化”,乡村要发展起来,城市要反哺乡村,最终实现乡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在美丽乡村实现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多产业的综合,从单一第一产业往第二、三产业延伸。在“田园综合体”这个空间内实现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面对面“对话”,让城市居民了解乡村文化,让更多的农村人接触到城市文明。调研时,笔者感觉到在田园东方,人们的生产生活既能享受到城市的便捷,又能体会到乡村环境的优美、身心的舒畅,缩短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2.2“田园综合体”是改造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会阻碍新技术的接受和传播,即使在发达的苏南农村也不例外。无锡阳山水蜜桃历经30多年的辉煌发展,已经面临品种的更新换代、病害防治防控、土壤承载力过重等问题,而散户经营的生产方式使得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较难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引发了科技、管理、生产销售模式等一系列变化,使得农村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还将发展文化主题客栈、民宿等新兴服务业。在“田园综合体”内打造规模化的水蜜桃生产示范园、有机示范农场、果品设施栽培示范园等产业项目,能够更好地开展生产技术品类规划、生产协作制度创新和品牌营销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2.3“田园综合体”是探索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有效尝试。“田园综合体”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能够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服务体系提供经验。在田园“综合体”内,农业也变成体面作业,让劳动产生一种美感,做一个职业农民将成为很多人的就业选择。包括农业工人、手工工匠、物管安保等外来的参与者,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行农田和农事的实践,并通过“田园综合体”搭建的平台形成田园“朋友圈”,服务整个系统。
3“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田园综合体”创新实践有效地把城市、农村、农业三方的发展糅合到了一起,对发展宜居宜业村镇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随着建设的推进,“田园综合体”也暴露出产业单一、技术短缺、带动能力有限等问题。
3.1产业发展较为单一
“田园综合体”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和前期投入成本,以阳山田园东方为例,其一期已经投资18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项目的主要盈利点也是房地产。由于市场化的程度不高,消费者不成熟,且建设还处在初期,田园东方的产业发展较为单一,相关配套也不太成熟,软件服务水平还未得到相应提高。
3.2产业技术面临短缺
“田园综合体”始终还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农村为主要阵地。而农业技术面广量大,需要雄厚的产业技术作为支撑。笔者了解到田园东方农业生产经营压力很大,急需相关农业技术和从业人员。
3.3产业带动能力不够
在“田园综合体”,当地农民只能通过打工的方式来园区工作,并不能分享“综合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价值链收益。环境的改造能带来休闲旅游的发展,但“综合体”对周边农业、农村主导产业带动有限,只能作为产业间歇期的有效补充。
4“田园综合体”发展对策及结论
首先,“田园综合体”是以农业为核心产业的一套综合产业体系,需要集中要素资源对乡村进行整体的规划、开发和运营。应尊重和发扬农耕文明,融合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创新形式,真正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相关配套产业也是为了改善乡村旅游硬件和提升服务水平。“田园综合体”不仅仅是一个农业公园,应对园区土地经营进行中长期产业规划,并发展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以此作为打造“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基础。
其次,“田园综合体”以园区作为载体,通过整合组建,分析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在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上使得农业园区全面升级。并通过引进相关科研院所为其农业技术提供支撑,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通过多种方式搭建合作平台,引进产业技术人才,提高生产管理服务水平。最后,“田园综合体”的运营不能把农民排除在外,应通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吸引周边的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进来,既可以在其中就业,还可以通过股权、租金等方式获得收益,做到充分参与和受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参考文献:
[1]洪家兴.绥化全力培育田园养生品牌[N].黑龙江日报,2017-07-03(001).
[2]余祖鹏.培育田园城市 打造畅通松阳[N].丽水日报,2013-10-24(001).
[3]李晓燕.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构建中的生态文化探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
论文作者:张伟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综合体论文; 田园论文; 农业论文; 乡村论文; 农村论文; 产业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