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支撑体系研究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支撑体系研究

朱芬萌[1]2004年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支撑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西北地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地区,保证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对本区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改善都有重要意义。西北地区几十年来退耕还林还草的实践证明植树种草技术、退耕农户的粮食供给、生活能源来源、经济收入水平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和管理都与退耕还林还草效果息息相关,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支撑体系。支撑体系如何影响退耕还林还草的效果、能够支撑多大退耕规模、需要国家进行怎样的补助和具体的补助水平、目前的补助到期后是否会出现复垦等都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急需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支撑体系各因素及其与退耕还林还草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内部规律,为当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出台合理的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对还林还草技术研究、实践中各种问题的分析可以表明,退耕还林还草技术支撑是通过这样一个闭路循环而实现的,即技术研发→实用技术产品→技术培训→技术应用→管护技术指导→技术信息采集→技术研发,技术研发以外的各环节不足是技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改善的途径是将庞大而无序的技术成果集成为可以检索、使用方便与空间具体位置对应的实用技术信息库、建立农民代表和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制度等。粮食支撑条件主要从省级粮食总量的有效供给、国家粮食补助能力和退耕区粮食具备可得性叁个方面进行分析,参考各省退耕还林还草规划和坡耕地状况等,对各省设置了叁个方案:即到2010年退完25度以上坡耕地和沙化耕地(A方案);到2010年退完25度以上坡耕地和沙化耕地的基础上再退1/2的15-25度坡耕地(B方案);截止2010年退完15度以上坡耕地和沙化耕地(C方案)。得出如下结论:从粮食总量的有效供给来看,不考虑粮食区域之间转移的成本,以不降低粮食自给率现状水平为确定退耕规模的依据,宁夏和新疆可以实现C方案,分别退完27.60和35.54万公顷耕地;青海和甘肃分别可以实现B和A方案,退完7.15和64.86万公顷;而陕西如果按照A方案退掉124.36万公顷,粮食自给率将从退耕前75.09%下降为72.77%。从西北地区坡耕地分布和区域粮食差异的分析可以说明,粮食总量的有效供给仅是确定退耕规模和进度的一个因素,国家粮食补助能力和退耕区粮食具备可得性才是粮食支撑的关键。按照国家目前的补助水平,A方案条件下,陕、甘、青、宁和新五省(自治区)国家粮食补助量分别是93.27、48.65、0.35、6.65和20.19万吨,分别是退耕粮食减少量的46.92%、72.57%、12.60%、28.12%、17.27%。按照B方案,陕、甘、青、宁、和新国补粮食分别是175.86、102.45、4.07、11.19和20.23万吨,分别只是退耕粮食减少量的30.89%、36.54%、42.49%、21.03%和17.27%。按照C方案,陕、甘、青、宁和新国家补助的粮食量分别是258.46、156.25、7.80、15.73和20.26万吨,只是退耕减少粮食的27.50%、31.65%、30.84%、19.00%和17.27%。按照目前国家补助水平哪一种方案都不足于弥补退耕引起的粮食减产,退耕的进行是不可持续的。要使退耕按照A、B和C方案顺利进行,需提高退耕的粮食补助水平,A、B和C方案下,陕西省分别提高到目前补助水平的2.13、3.24和3.64倍。西北总体的国补水平应提高分别为目前2.42、3.28和3.62倍。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粮食背景已不存在,退耕5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连续下降,粮食安全问题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提高粮食补助水平对国家粮食产量和库存的压力是十分大的,可见,依靠国家提高粮食补助来维持退耕进行的方案是不可取的。退耕地区粮食自给、适当进行退耕是保证地区粮食安全的合理途径。国家直接进行粮食补助并没有提高退耕区粮食可得性。退耕可持续发展最终决定于退耕区粮食自给水平,因此需要大量进行基本农田建设。陕西省重点退耕各区需求的基本农田建设投资是目前国家退耕补助水平的0.6-17.5倍。目前退耕区基本农田建设资金没有明确的来源途径,要使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设专项基本农田建设资金,确保退耕区粮食自给。退耕区农村生活能源支撑条件通过对几种农村能源途径的特点、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四种能源方案: 1、户用沼气池为主体,占整个西北地区农户数的69.34%;2、薪炭林为主兼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区,占总农户数的15%;3、商品能源为主区,占总农户的约10%;4、继续推广节煤炉灶和节煤炕。并对方案1进行了具体分析。按照各省到2010年退完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所有沙化耕地,到2010年陕、甘、青、宁和新分别需要建立沼气池的农户百分比为23.37%、5.61%、0.89%、28.75%和9.49%,对应的农户数分别为172.32、27.71、0.76、27.27和19.52万户。适宜建设沼气池区退耕的能源支撑条件是符合沼气池建设的二重性约束,即退耕农户数量不大于沼气池拥有农户数量,退耕区域与沼气池建设区域重合。国家沼气池建设数量规划可以支撑退完25度以上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一半的15-25度坡耕地,但目前沼气池建设与退耕区域重合性不好

杨世琦[2]2003年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赤贫和经济贫困的共生区。长期以来,由于对乱垦滥伐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而疏于治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西北地区和东中部区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途径,治理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已迫在眉捷。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难以适应市需求等不合理现象也日趋突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刻不容缓。 西北地区面对退耕还林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两大重任,既要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工程建设,又要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协调与处理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推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西北地区全面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西北地区退耕坡地与退耕沙化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与退耕还草区,对完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方案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林业结构、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技术保障体系及新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技术体系,形成了完善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理论体系,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 西北地区涉及退耕坡地和退耕沙化地共276.7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17.1%,退耕坡地主要在陕西和甘肃两省,退耕沙化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宁夏两个自治区,退耕坡地占退耕面积的61.3%,其中陕西省占到退耕坡地的73.0%,退耕沙化地占退耕面积的38.7%,其中新疆自治区占退耕沙化耕地的80.3%。退耕还林还草涉及25°以下缓坡耕地梯田化面积527.5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47.7%。其中陕西省占33.3%,甘肃省占55.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年降水量500mm为分界线,大于500mm的区域以还林为主,400~500mm区域以造灌木林为主,小于400mm还草为主。退耕还林还草要乔灌草叁结合,用宫胁造林理论指导西北地区林草植被的恢复,还林主要面积在陕西省。林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的生态防护林为主,不低于60%,控制经济林不高于20%,要选择适地树种和草种,还林还草要树立植物群落思想,避免林、草品种单一化种植模式。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调整、市场调整和优势调整特点,要协调好生l1...........~‘......目...............口..-日一,..........目...................口口..口.口.............口州..........目.......................态、经济和社会叁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粮食发展问题上坚持稳总量求优质,总体上粮食目标定为人均300kg,西北地区保持退耕还林还草之前的粮食总产水平是能够实现的,要打破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把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作为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只要农民富裕了,就能从市场上购买口粮,自然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特别对于陕西、甘肃和青海叁省,宁夏和新疆人均粮食接近400kgo 西北地区发展优质农作物要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发展产业化,主要包括:新疆优质甜菜、棉花、葡萄、啤酒大麦和瓜果种植产业区,甘肃优质马铃薯、瓜果和啤酒大麦种植产业区,陕西优质苹果和优质小麦种植产业区,宁夏优质粳稻种植产业区,青海优质马铃薯和优质油菜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高产优质玉米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黄士高原优质小杂粮种植产业区,同时还要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应分牧区牧业和农区牧业。牧区要加强草地和畜种改良建设,农区要加强饲草基地和畜禽改良建设,发展规模化和设施化养殖,农区和牧区都要向牧业产业化发展。西北地区农区牧业要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主要是陕西陕南生猪,关中肉牛和奶牛,陕北和渭北奶山羊养殖产业区,甘肃河西、陇南、天水和定西生猪,甘南、临夏、庆阳和河西肉羊,甘南肉牛,陇东奶牛养殖产业区,宁夏肉羊、奶牛养殖产业区,新疆奶牛、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青海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同时也要重视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加快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第叁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基础,同时要引导和重视农村运输业、旅游业、餐饮、农业贸易和其它行业的服务业等。 西北地区还耕还林还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补偿(贴)制度,生态移民工程,科技还林还草方案,依法退耕和依法保护林草,开发农村新能源技术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和引导农民增收的机制。农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技术体系,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业与农村综合体系建设。

苏冰倩, 王茵茵, 上官周平[3]2017年在《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宏伟生态工程。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现状、生态效应及存在问题的整合分析,探讨了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规模。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1999—2011年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累积751.99万hm~2,占全国同期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的36.14%;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西和内蒙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面积分别占西北地区同期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的27.89%,21.29%,4.62%,9.80%,10.80%,13.57%和12.03%。(2)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2002—2012年西北地区农民纯收入逐年增加,且各省(区)增加趋势一致。(3)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在提高,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空间分布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而陕北地区是黄土高原近10年植被恢复最快的区域。(4)2003—2014年黄河流域径流量和侵蚀量均低于1950—1995多年平均值,且年际间波动较大。(5)25°以上的坡耕地可退耕180.1万hm~2,占现有耕地的6.0%,15°~25°的坡耕地退耕面积可达296.5万hm2,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9%,并厘清了各省(区)的退耕规模,最后针对新一轮退耕政策的顺利实施,提出了4点建议。

杨慧霞[4]2005年在《西部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及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赤贫和经济贫困共生区。长期以来,乱恳滥伐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而疏于治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西部和中东部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途径,治理和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等不合理现象也日趋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刻不容缓。 开发西部地区,有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但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森林和草原生态破坏;水资源与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扩大:土地盐渍化等。同时,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例大,人口相对较少,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财政支出大于收入,致使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明显的低于东部,且贫困发生率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得原来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加速和加重自然灾害的严重性,而且极大的削弱了经济发展基础。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西部地区林业建设历史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群众参与度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是一项典型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退耕的技术、资金、劳力的问题,以及西部地区和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问题。西部大开发不仅牵涉到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而且牵涉到社会经济和政策问题。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加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环境恶化加快,不仅给本地经济带极大的危害,也给黄河、长江、珠江下游防灾抗旱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退耕还林草作为生态工程建设重中之重,其意义深远。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着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是解决我国沙(石)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生态问题的主战场,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因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恢复西部生态植被,扼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力措施。论文在上述背景下,以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农学、林学、土地资源学的理论为基础,紧密联系近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退耕还林条例》的实施过程,分析了西部地区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思路,总结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西部地区土地

朱丹[5]2008年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点区域,如何使该工程的实施能够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长期的战略目标。而占据西部大面积土地的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人口压力及经济落后等问题,造成了破坏性的非可持续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通过采取参与式的调查方法,如利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完成了对临夏、固原和环县等地的调查,并实现了不同的研究预期。首先,从分析黄土高原的历史和现状入手,论述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恢复自然生态的可能性及可行性。总结多年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动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充分分析农户对土地的利用情况和当地条件之后,论述了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所必需的支撑体系和维持体系。其次,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分析得知,社会经济状况和政策导向直接影响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模式,在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后,设计了适应不同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研究的结论是:首先,恰当的分散农户基于种植业的家庭生产模式,能够减轻环境问题,并能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使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达到最佳状态。其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了黄土高原地区劳动力的合理分配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解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所必需的支撑体系和维持体系。最后,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促进退耕还草,发展草畜产业,走草地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模式,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俞文华[6]2001年在《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为例 ,对当前退耕还林还草制度安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必须与改造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农牧业经营方式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中央政府除了对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直接的经济资助外 ,应为改造传统农牧业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景堃[7]2007年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西北地区的进一步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当前退耕区农民所面临的新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其经济收入,为了解决退耕区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在分析研究西北地区退耕现状及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西北地区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及人们对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认识等问题,指出该区后续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地域资源优势的发挥、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通过产业链延长,增加农民收入。

南秋菊[8]2005年在《沽源县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退耕还林还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退耕工程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重建的切入点,是扭转该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重要途径。目前,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确保乃至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益,这也是退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就县域经济的发展看,促进农牧民增收,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强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不仅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本论文以坝上沽源县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影响,深入阐明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机理,并以此来确定区域主导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讨区域生态—经济持续发展战略决策,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展的背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总体思路;第二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退耕还林还草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外退耕实践中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就研究区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第叁章在概述了沽源县自然、社会经济概况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沽源县综合发展处于不可持续阶段。 第四章对沽源县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发展要求与生态建设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制约因素对退耕工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退耕的总体目标。然后,就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退耕还林还草是优化土地资源利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从退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关系入手,在对沽源县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并验证了沽源县的主导产业,认为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是该县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沽源县生态—经济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定量分析,认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开发与治理并重,发展大农业生产是其主要方向。在前述研究基础上,阐述了沽源县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针对沽源县的区域资源优势,最后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徐晋涛, 曹轶瑛[9]2002年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文中指出中国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努力由来已久,但将水土保持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扶贫以及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则是新近的创举。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即是这样一种创举。两个重大的事件成为这一工程的导火索。一是1997年的黄河断流,一是1998

周瑞[10]2006年在《退耕还林还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大开发是党的十六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地区不仅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是典型的经济贫困和生态赤贫的共生区。针对我国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现状,国家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共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重建的切入点,是扭转其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重要途径。 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处在生态脆弱地带,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形成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大规模掠夺式地毁林开荒、垦草种粮,使这一地区大面积的土地风蚀沙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也严重制约了克什克腾旗的经济发展。退耕地还林还草成为扭转该区环境恶化态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1、克什克腾旗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开垦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支撑体系研究[D]. 朱芬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2].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 杨世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3]. 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J]. 苏冰倩, 王茵茵, 上官周平.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4]. 西部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及保障体系研究[D]. 杨慧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5].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朱丹. 兰州大学. 2008

[6].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为例[J]. 俞文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7].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景堃.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8]. 沽源县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南秋菊. 首都师范大学. 2005

[9]. 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 徐晋涛, 曹轶瑛. 国际经济评论. 2002

[10]. 退耕还林还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瑞. 内蒙古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支撑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