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任星宇,杨达

智能电网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任星宇,杨达

(国网潞城市供电公司 山西潞城 0475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持,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为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考验,调度数据网络的运维管理也亟待改进。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影响,阐明了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模式改进的必要性。针对调度数据网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网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提升电网调度数据网络的运维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

1智能电网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基本概述

电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因此,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促使电网稳定发展的基础。其中电力调度数据网是电网的调度系统专用数据传输网络,它不仅关系着电网调度自动化,而且还与电网管理系统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整体而言,电网的各个组成部分也促使了电力网络系统的安全发展,同时也在电网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一系列环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

2调度数据网运维管理着中存在的不足

2.1 职责分工方面存在缺陷与不足

在具体实施网络运维管理期间,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受到运行体系建设影响,使得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的职责比较模糊。在实际操作中,调度数据的运维工作主要包括主站和分站两部分,分工各不相同。主站主要是完成数据调度的自动化,让其实施智能化运维管理,分站则主要是对业务自动化实施调配,并对其进行检修。在对调度数据运维管理实施智能化操作后,自动化管理工作人员的运维工作越来越简单,节省了时间,也为实施网络优化管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最终达到了删繁就简的功效。同时也转变了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并对调度数据运维管理方面的工作实施了全面的协调。

2.2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陷

在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工作中主要包括系统故障管理、系统变更管理、系统配置管理和系统访问限制等各方面的内容,在上述的工作管理中最主要的是系统故障管理,并在实施智能化管理之前其需要的人员数量比较多,并且花费的人员时间和精力也非常大,但其效果确不是特别的显著。随着现代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理念后,对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的制度实施调整,同时也提高了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制度的管理水平,让现代企业的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目前,在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发展中,在调度数据网中接入了更多的业务,并对整个系统接入科学合理的配置,避免了电网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受人为的破坏,同时也为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中出现的风险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对电网调度数据网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调度数据网运维管理存在缺陷分析

3.1 调度数据网络在职责分工方面的缺陷

(1)从职责分工上讲,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受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影响较为严重。首先主站和分站作为运维工作的两部分,主站部分的功能也为主要通过调控自动化室完成,分站部分的业务由自动化室调配到变电检修部门。通过相应的职责的变动,一方面促使自动化工作人员摆脱了繁琐的分站运维工作,从而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网络的优化管理,此外,原本的工作得到简化,检修工作人员的业务流程得到优化。这样调度运维体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工作流程得到细化,自动化人员的工作思维也转变了,更多的工作从技术方面脱离,转变为管理工作,整个运维体系得到全面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基于调度功能结构优化和地县调度专业融合工作的推进调度控制中心规整了系统的业务范围,明确了各专业的分工,班组协作班长负责被细致分工的调度数据网络管理模式所替代,人员不足的现状逼迫单位只有一位调度数据负责人员负责调度数据网络工作,从事各相关专业的协调,确保运维任务的完成。

(3)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不断的有新的网络设备加入调度网络,造成运维工作任务不断加重,为帮助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缓解数据网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确保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规划管理工作中,可以设备供货方协调采购技术支持服务,聘请维护工程师,补充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工作的不足。

3.2 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

通常情况下,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工作包含了系统故障管理、系统变更管理、系统配置管理以及系统访问限制等方面内容,而原始的运行管理只是解释了系统故障管理、设备变更等工作,且对人员的岗位和责任分工进行确认,难以满足智能电网的运行要求。系统故障管理作为调度网络运维的重点工作,耗费了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现代企业精益化的管理理念,要求将制度进行分级细化,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调用不同的预定措施,从而有效的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同样,在业务量庞大的调度数据网络,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对系统故障进行细化分级,使数据网络可以对工作进行快速分级,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重故障进行优先处理,对于轻故障可以适当延后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工作节奏的顺畅。设备变更在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工作中,主要是指设备的增加或减少以及设备配置的改变等设备调整工作的总称。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调度数据网将有更多的业务接入,科学合理的预测接入业务对整个系统造成的影响,维护网络的稳定运行,避免网络的人为破坏,凸显了系统变更管理的重要性。系统变更管理也可以进行分析控制,按照变更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复杂程度进行划分,例如对高风险业务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将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原始的调度管理制度没有对系统配置管理进行规定,需要对其进行补充,配置项和配置基线的管理是系统配置管理的主要内容。对配置项和配置基线进行明确定义,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科学合理的配置管理可以使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减轻。比如,当配置的审核和风险评估通过,进入变更管理流程,就成为配置基线作为配置模板,统一下发到网络设备应用,从而避免了运维人员对配置的重复更改。为确保配置项和配置基线的正确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评估。

3.3 调度数据网络安全管理的缺陷

调度数据网络的调度业务众多,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可靠运行,因此要求其安全性要有保障。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制定了新的安全防范制度,地县级调度部门获得了更多的安全管理权限,原始的安全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安全制度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运行管理制度下的访问控制管理对原有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专业的接纳,使得业务流程得到简化,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调度数据网络应落实访问控制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行事,对工作人员、电力用户以及第三方的行为进行规范。访问控制主要涉及用户管理和设备管理,用户管理主要依靠用户权限控制和密码控制等方法进行,通过对用户权限的限制,满足电网大量用户的访问,实现精益化管理;设备管理主要对设备从网络的物理和逻辑方面进行限制,实现内外网分类、专网专用,杜绝外部用户的非法入侵,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结束语:

虽然我国电网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通讯管理等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但从整体而言,我国的智能变电站系统发展依然处于初始阶段,尤其在智能化网络数据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理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从数据调度网络结构合电网调度数据网络发展的需求等方面着手,从而促使电网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知晓.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王景川.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调度数据网运维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马玲.基于主数据管理的电网调度数据整合[D].云南大学,2014.

[4]张晓蕾.调度数据网在呼和浩特地区电网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

论文作者:任星宇,杨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任星宇,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