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欣

探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欣

山东金泰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400

摘要:众所周知,地基是一个工程的基础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科学地运用,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围绕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施工技术

1 引言

我国当前在建筑工程技术上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矗立起来。房屋的建筑中做好地基施工,能对房屋的稳固性以及承载能力上带来更高的保障。当地基在建设中施工技术应用不科学可能会导致房屋倾斜或者下沉,因此在地基的建设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合理的技术理论,加强地基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房屋的安全承载性,为居住人群带来安全保障。

2 地基处理的主要特点分析

2.1 复杂性

我国疆域辽阔,每一个地区的环境条件有所不同,这导致其土质情况也千差万别。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种类有许多种,如冻土、硬土以及软土等。在工程施工中,对于不同地区的土质,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2]。如,对于一些地震板块交界地带的土质,就导致地基处理技术变得异常的复杂。

2.2 多发性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地基处理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工程的地基处理部分却时常发生质量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因为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所以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计的问题。而一旦建筑工程的地基存在着质量方面的问题,那么就会使建筑工程产生裂缝的现象,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坍塌的现象。如此一来,就会导致用户的人生安全受到威胁,会给广大用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3 困难性

在对地基质量问题进行处理时,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处理起来较为麻烦,需要用到不同的专业技术来进行解决。如果在运用各种技术进行解决之后,仍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就会使得房屋的质量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此外,地基处理工作较为特殊,它是在地下进行作业的,所以其难度系数比较大。若房屋的整体结构的完整性不能够得到保证,那么房屋的质量问题就会受到影响。

2.4 严重性

在房屋建筑中,地基是其中的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地基工作圆满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如果在建筑过程中,地基出现了一些遗留问题,那么就会加大后期施工的处理难度,会增加资金投入来修改这些前期的遗留问题。此外,这样还会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着安全隐患,会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3 地基施工技术目标要求分析

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多问题,因此地基的技术研究分析就是专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其中地基的技术要求可分为以下四个重点:

3.1 地基强度控制

一般可采用对地基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其中包括真空预压、堆载预压等方法,其真空预压主要是在土质较差的基层上铺上砂砾,达到适当厚度之后就可使用土工薄膜进行密封包裹覆盖,最后使用真空泵进行抽空处理,将地基中的水和气体抽空后,地基土层就能得到加固;而堆载预压就相对简单,在地基土上堆压坚硬重物,让土地因受到重压而变得更加紧实。这两种方法优点有很多,可以节约成本且时间消少,目前建筑施工中,相对来说真空预压方法使用较多。

3.2 地基形变控制

地基形变带来的危害程度也存在差异,但为了做到零失误零风险,在地基变形验算时,就需对不同内类型建筑进行相应的形变特征值,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形变是不可避免的,但地基也允许有一定值的形变,也就是地基形变值,地基形变应控制在小于相对地基形变值。另外,形变导致的沉降也许进行验算控制,如果不同部位压力不同造成的下沉差异大,会使房屋建筑发生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地基稳定性因素考虑

需要对地基结构尽可能提高抗剪力度,保证地基架构的应剪力,如果抗剪度不足将会对地基的稳定性、剪应力出现影响[2],在现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地基地基底部出现凹陷或者凸起的状况,或者地基边缘出现崩坏,都会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地基中保证抗剪应力,能有效对房屋建筑地基提高稳定性。还有地下水带来的稳定性影响,地下水抽出时会导致地质发生变化,会降低地基底部的承载力,肯能导致建筑物下沉,因此对地下水的抽出也需要控制。

3.4 地基承载力要求

当地基荷载过程中,会发生形变,如果负载量越来越大,地基变形也会越来越大,地基初始阶段剪应力都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如果达到地基负载超荷时,可能会使地基出现剪应破坏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如果地基小范围出现极限平衡状态时,一般都可恢复到初始弹性平衡状态,其对于稳定性影响不大,承载力仍然能有保障,当然也要参考第二条要求,要提前验算形变值是否还处于允许值内,因此,地基承载力也需根据房屋建筑用处进行提前预估,构建的地基需要保持承受到房屋压力的最大时也不会发生形变开裂等状况。

4 房屋建筑中强化地基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法

4.1 强夯法

施工时将夯锤吊起,升到一定高度将其释放,借助从高处落下的强大动力,锤击建筑地基,将混凝土压实,挤出多余的气体保持地基的结构紧密,施工时注意让地基均匀受力,压实度更加优良。这种施工技艺的压实过程并不繁琐,而且能应用于绝大多数建筑环境,整个施工场地搭建便利,而且夯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选用,能更好地胜任地基建造工作。

4.2 注浆法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处理技术,一种是水泥注浆技术;另一种则是硅化注浆技术。第一种主要是利用灌浆管以及压降泵等设备,将调配好的水泥注入到地基不强的土体之中,通过挤密以及填充的手段[1],以促使地基中岩石颗粒的密实度有所提升。2018年银川河东机场交通枢纽工程我们使用此技术,得到很好的效果,过程中我们将已经注浆成功的局部再次挖开,结果比我们预计的更好,首先在原土层和换填层位置水泥浆有较明显的渗透,压实不密实的部位也出现了水泥砂浆层凝固,局部达20m厚,整体毛细渗透明显,整个地基的承载力也得到了设计方和专家的同意。而第二种技术则是以硅酸钠为主要材料,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先准备好该混合溶液,然后将其注入到地基土地的底部,当溶液被固定后,就能够形成防渗透水平较高的结实体。

4.3 预压法

预期施工手段向来是工程保证质量的重要前提,能及时地发现建造中的问题并处理。此法可借助设备,或对地基施加负荷,同时记录其参数,将地基材料中的气体和杂质挤出,使得地基最终形成气密性良好的整体。这种技术多用于处理杂质过多或较为松散的地基铺设材料,以科学的技术手段,压实地基。

4.4 换填加固法

表层呈现软土地质的施工现场当中,以更加坚固的石、砂石、矿渣、灰土或者石渣等物质对软土进行置换,并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抗压缩力和强度[2]。换填加固法一般分层次进行,在每一层的换填施工完毕之后,应该反复以重型机械进行碾压,从而确保层层夯实,保证最后的土壤质量;此外,要因地制宜地考察换填加固法的适用性,一旦地基软土层超过三米且换填面积过大,则不宜采用此方法。

5 结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中地基是必不可少且不可疏忽的一部分,其关乎者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各项安全因素,目前地基的施工技术方面比较完善,对大多问题土质都能通过人工施工改进地基质量,综合来讲,建筑建设施工必须将地基建造的质量当作核心点来操作,保证建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稳定的经济效益,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城市建筑,2015(11):151.

[2]王学刚.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居业,2016,14(4):108.

论文作者:刘欣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探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