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的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据管理论文,新进展论文,我国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科技数据的特点和作用科技数据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技活动中所产生的原始的、基础的科学和技术数据以及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系统加工的数据产品和相关信息。全面认识和理解科技数据的特点和作用是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的理论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建立数据共享运行机制以及制定政策法规的理论依据。
1.1 科技数据的特点
(1)科技数据的客观性
科技数据是描写物质的存在、相互关系、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它是对客观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基本理解,反映事物的本质,显然它应具有客观性。
(2)科技数据的长效性
科技数据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失效,即便某些科技数据只反映事物在某一个时期的规律或本质,它也不会失去作用。正是由于这些数据的存在,才使人们能追溯到某一个历史年代去反演出某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3)科技数据的长期积累性
只有长期积累的科技数据才能系统而全面的反映事物和客观世界的内在变化规律,所以它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积累过程。
(4)科技数据的公益性
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变化规律的科技数据,是全社会的财富,它具有为全社会服务的公益性特征。
(5)科技数据的共享性
数据的共享性是基于它的非消耗性而存在的,不会出现这个客体在使用某一个数据,其它客体就无法再使用的情况,这为我们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找到了理论依据。
(6)科技数据的非排他性
数据的非排他性与共享性是一致的,科技数据的共享性和非排他性为实施科技数据共享奠定了理论基础。
(7)科技数据的不对称性
一方面,不同人(或认识事物的主体)对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因而对同一客体所获取的数据不尽相同,这是一种不对称;另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的科技数据不能被不同人(或认识事物的主体)完全一致的占有,这造成又一种不对称。可见,对数据的接受程度,因接受客体的不同而异,从而造成了科技数据的不对称性。
(8)科技数据的增值性
科技数据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升值,增值的程度决定于它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9)科技数据具有可传递性
科技数据可以在不同载体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依据各种媒介进行传递。
(10)科技数据具有资源性
人类进入了21世纪,信息成为继物质和能量之后的第三大资源,而信息的产生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所以数据的资源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1.2 科技数据的作用
众所周知,20世纪上半叶之前,劳动资料具有机械属性,化学属性,物理属性等等,人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起,劳动资料的信息(数据)属性剧增,数据的可传递性、可增值性、可共享性,使科学技术的价值更加突出,从而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1)科技数据是知识创新的发动机和思想库;
(2)科技数据是信息和知识的源泉;
(3)科技数据是取得胜利的保证;
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谁拥有丰富的科技数据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时代人们竞争的主要资源不再是物质资源(人力、土地和资本),而是信息资源。
(4)科技数据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保证;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证是由一系列科学数据指标控制的。
(5)科技数据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6)科技数据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等等。
正因为如此,数据(信息)资源、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共同构成了现代人类的三大资源体系。所以,有专家把数据(信息)资源誉为信息社会的“血浆”。
2 我国科技数据资源和管理状况
2.1 已经形成丰富的科技数据资源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组织开展了诸如地质调查、气象观测、海洋观测、水文观测、环境监测、地震监测等国家公益事业的数据收集;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我国先后建成了5000-6000个规模不等、质量各异的科技数据库,覆盖了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在基本科技数据采集和积累方面,初步形成了以部门为主体与科研院所和大学互补的科技数据工作格局,拥有丰富的科技数据资源。
2.2 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科技数据的采集、管理和使用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2.3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我国先后加入了一系列政府间、非政府间的学术组织和全球性研究计划、科技数据组织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科技数据国际交流渠道。
2.4 存在的突出问题
(1)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
条块分割,数据分散,缺乏国家层次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没有形成完整的数据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程体系。
(2)数据服务体系和市场尚未形成
用户无法获取所需数据产品,科技数据共享工作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渠道。
(3)诸多科技数据缺乏有效的处理和加工,缺少共享技术平台
(4)数据保密的评估体系不健全
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着科技数据管理与共享正常秩序的形成。
3 国际上的做法
3.1 美国对国有科技数据采用“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但是在国家投资开发的科技数据共享问题上,却选择了一条与市场运作方式相“背离”的“完全、公开和无偿共享”的道路。
(1)美国人的认识和做法
美国政府认为科技数据最大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不是发生在数据本身的交易中,而是在数据流动和数据广泛应用过程中。故采用“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政策作为杠杆,利用政府财政投资和法律手段,保障信息畅通,使科技数据不会被“截留”和“囤积”;国家利用税收制度收回资金,达到国富民强。
(2)美国实行科技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政策产生的影响。
①科技数据共享开始走向有序运作的轨道;
科学家们从得不到数据的抱怨,开始走向数据的全面应用。科技数据的应用水平和开发能力逐步提高。
②数据共享政策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在“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政策实施后的十年间,美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后五年比前五年多增长了1.1个百分点。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计算,其中,0.2个百分点来自于计算机和半导体硬件的改进,0.5个百分点则是由于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应用产生的效益。
③由于政府数据向公众开放,使政府的很多政策很快得到公众的共识;
④国际组织纷纷表示要倡导“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方向,美国的做法在国际科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3.2 其它国家和组织的做法
(1)俄罗斯、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颁布了有关信息共享的法规。
(2)国际科学联合会的两大科技数据组织一世界数据中心(WDC)和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将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技数据工作的科学家组织起来,并利用国际互联网初步构建了全球尺度的科技数据交换体系。一批全球性数据共享工程已经建成,200多个空间数据交换中心已在国际互联网上提供服务。海洋、气象、地震、天文等国际组织均遵循“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数据共享活动。
4 我国应对国有科技数据实行无偿共享的政策
科技数据只有在充分流动和共享中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提出数据共享政策的重要依据。共享政策的核心是如何保证科技数据在交流和共享中实现分布协调,在交流和共享中体现数据的价值和效益。
4.1 科技数据是科技进步与创新和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科技数据能从根本上满足科技进步与创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多种需求,对建立现代精神文明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都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引领下还将拉动“数字经济”,从而构成信息时代的战略资源。
4.2 推进科技数据共享是全球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数据的积累迅速增加及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一方面,科技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运动规律最本质的反映,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可增值性和共享性;另一方面,科技数据价值的实现与增值决定其应用状况的发展逻辑。基于这两个特点,如何使海量科技数据资源在全社会流动起来,规范科技数据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数据作为战略资源的作用,已成为新世纪全球科技发展面临的新的挑战之一。面对目前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越来越大的信息化差距,消除“数字鸿沟”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重视,联合国为此成立了解决“数字鸿沟”的顾问委员会,倡议数据共享,力图组织数据资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近20年来,国际上一系列重大科学工程的兴起、复杂科学问题研究的提出、大型科学研究计划的产生和诸多国际公约的履行,都需要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广度上进行,包括在数据层次上的合作。这些重大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既反映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科技创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又表现出全球范围内对科技信息共享的客观需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科技信息成为国际化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在这一背景下,以往的数据采集与数据解释、分析结果的一体化格局,在新的研究平台上,出现了数据采集、管理、分析使用之间令人瞩目的分离状态;数据管理者由传统的存档保护职能,向数据的开放、流动使用和集成新的数据产品转化;数据应用的单一服务目标,向全社会多目标服务转化;在信息技术驱动下,数据存储的多介质、不同形式(规格),向统一标准、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化等等。科技数据管理的现代化与数据共享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
4.3 实现数据共享的条件
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要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成有价值的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促进共享机制的形成。
(1)制定国有科技数据共享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从而保证科技数据共享的有序进行;
(2)制定科技数据本身的各类规范和标准,从而保证科技数据的共享;
(3)提供数据流通和共享的优质网络环境,从而使用户能方便而快捷的获得所需的数据资源;
(4)国家要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经费支持,从而保证共享服务的持续性;
(5)培养和固定一批为数据共享服务的科技队伍,从而使共享服务不断完善。
4.4 我国推动科技数据共享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实现科技数据共享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主要表现在:
(1)大环境条件很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总体战略,确立了“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
(2)对数据共享的认识不断提高
人们对数据共享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但科学家对此有迫切的需求,而且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很多部委把科技数据的管理与共享纳入到行业计划中,甚至作为部门的主要目标之一。
(3)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科技部1999年启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计划,除了过去已有的数据资源以外,又陆续支持了一批急需的科技基础数据库群的建设和历史资料的抢救工作,同时开展了“科技数据共享工程”的前期调研。
(4)共享试点顺利进行
2001年中国气象局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制定了科技数据共享的原则和实施办法,并正式启动了共享试点。取得显著效果,很多部委纷纷提出要求加入国家数据共享行列。
(5)数据共享网络条件发展迅速
我国信息化建设正步人崭新的信息网络化发展阶段,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hina Nll)建设蓬勃开展,“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6)开展了一系列共享技术研究
网络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多维空间信息技术等的研究和各类数据规范标准的制定均在不断取得进展。
5 科技数据共享工程
“科技数据共享工程”是针对目前国际上科技数据共享的现状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科技数据管理和共享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轨道,以促进科技进步,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国家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是:
5.1 指导方针
根据国家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发展总目标的要求,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国内外科技数据资源,建立稳定、持久、良性发展的科技数据共享基地,为各部门提供快捷、便利的数据服务,使我国科技数据共享、管理等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5.2 建设原则
以改革为动力,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部门主导,重点建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注重质量,提高工作效益。
5.3 建设目标
通过国家科技数据中心(库)群与共享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共享技术及其理论与方法研究,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国家科技数据共享网络体系。“十五”期间,基本形成科技数据共享的管理体系和基本政策与条例,在已有数据机构(组织)基础上建设15个左右的国家科技数据中心及相关领域科技数据共享服务网,实现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据的有效管理,明显改善我国科技数据共享的状况;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的国家科技数据中心群及其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形成科技数据的良性汇交与更新机制,基本满足各部门对科技数据的需求。
5.4 基本任务
近期的基本任务:
(1)研究并推动科技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制定;
(2)建设国家科技数据中心(库)群与科技数据共享服务网络;
(3)共享技术开发与研究;
(4)历史资料的抢救;
(5)确立有序高效的管理体制。
科技数据近几年在相关领域的进展令人欣慰,可以预计我国的科技数据管理与应用今后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向更深层次发展,“数据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会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规范、标准、政策和运行服务体系,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