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精神病医院 湖南永顺 4167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患者康复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社会功能,同时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该疾病的临床症状繁多,涉及面广,能涉及到患者的思维、意志、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等各个方面,同时,很难根治,存在很高的复发率[1]。该疾病的产生原因有遗传和外界强烈刺激两种,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格特征是孤僻和偏执,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两种,本次研究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患者康复带来的影响,现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7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42±2.78)岁,病程范围是3~24个月,平均病程(11.21±2.38)个月;研究组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40.04±3.83)岁,病程范围是4~26个月,平均病程(11.07±3.1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在患者的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如有变化,立即告知医生。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生活护理:按时打扫病房,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干净和整洁的居住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适当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患者与病菌接触,为缓解患者的孤僻和偏执的性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可放置一些花草植物在病房内[2];②心理护理:该类患者的性格多为偏执和孤僻,医护人员应热情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细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烦扰,真诚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逐渐变得善于交流,能向别人倾诉心里的感觉,同时,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照看患者,倾听患者的心声,指引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鼓励患者积极治疗;③健康指导: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病因和临床症状等基本信息,进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因患有该疾病而带来的焦躁和恐慌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对治疗的未知度和恐惧感,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护理措施;④饮食作息护理:医护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起居,在饮食上,应针对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搭配表,嘱咐患者饮食营养要均衡,同时每天应摄入足够的水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在生活起居方面,应监督患者早睡早起,作息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也可以定期组织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参加,使患者愉快身心。
1.3 指标观察
患者护理护理前后,对患者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其精神状况,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3];同时,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焦虑评分>50则说明患者患有焦虑症,抑郁评分>53则说明患者患有抑郁症[4]。
1.4 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χ2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即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精神病评定量表和社会
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比较()
3. 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干预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而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学中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以患者为重,针对患者的需求开展护理措施,切实为患者考虑其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的提供帮助[5]。因此,在患者的治疗期间,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精神病评定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即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改善程度(焦虑症和抑郁症消失)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社会功能,同时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鲁卢慧.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10-11.
[2]高丽娟,张东杰,兰玲,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60-62.
[3]周玲,王勇.人性化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94.
[4]刘寰.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149-150.
[5]张彩虹.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科,2015,10(6):866-867,852.
论文作者:满金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措施论文; 功能论文; 量表论文; 状况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