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解说——论台湾环保纪录片的画外音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画外音论文,台湾论文,纪录片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台湾上映的本土纪录片《看见台湾》狂揽两亿新台币,一跃成为宝岛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然而,这并非一部介绍台湾美景的风光片。导演的拍摄初衷是为唤醒更多国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在台湾,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旨的纪录片不在少数。从1967年第一部取材生态的《白鹭人家》,到1991年全面倾听受污染地区人民心声并勇夺金马最佳纪实报导片的《人民的声音》,再到如今的票房奇迹《看见台湾》,环保类纪录片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台湾纪录片类型。本文将探讨台湾媒体工作者在借助纪录片宣扬环保意识的创作收获,尤其是如何利用多元的解说方案达成环保观念传播的有效经验。 一、台湾环保纪录片的历史 环境议题的纪录片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台湾经济自上世纪70年代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打开了各式各样的潘多拉盒子,环境问题就是其一。有关环境议题的纪录片也就伴随而生。早期这种类型的作品,往往试图从理性的层面分析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关系。1967年余如季的《白鹭人家》被视作台湾第一部取材生态环境的纪录片①。但环境议题作品成规模地出现则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环保议题的纪录片以绿色小组、第三映象发行的作品为代表,作品有《只要孩子,不要核子》、《鹿港反杜邦运动》、《我爱后劲,不要五轻》等等。从作品标题就能看出,这些纪录片有的是直呼运动口号,有的则是环境运动的客观记录。可见,这一时期的环保议题作品,大都有着直接介入环保运动的强烈诉求,而在艺术表达多元性方面的尝试不多。 随着1987年废除解严,台湾社会的民主热情达到了空前高度,环境保护运动的声音也愈发响亮。1991年,李道明导演制作的《人民的声音(环保篇)》是这一时期的环保纪录片代表作。影片记录了台湾四大环保事件并以此作为段落分割——“花莲渔民:中华纸浆厂”、“后劲居民:中油五轻厂”、“将军溪渔民:养猪场”和“台湾人民:台电核电厂”。全片以受害居民的访谈为主,少量插入官方访谈。李道明毫不讳言,“希望持中介者的角色,传递社会上弱势者的声音”②。 新千年以来,更多的纪录片作者对环保类型的题材投入了持续的关注和创作,出产的作品也有了更多艺术手法上的尝试,尤其是在改造画外音风格方面的努力。 《贡寮,你好吗》(2004)以书信的第二人称方式,向人们缓缓道来贡寮自1990年代以来反核电的艰辛历程;《草木战役》(2007)通过富含哲理的解说,考察台湾在现代化进程中植被的破坏,并设置了一个虚拟角色小蜜蜂让它自己“讲述”来到台湾的故事;《带水云》(2009)像一部影像诗,优美的镜头与音乐把人们带入云林被水淹没地区,让人们从美的镜头进入残酷的现实。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公共电视台的《纪录观点》栏目长期为环保纪录片的制播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我们的岛》系列就是该栏目的产物。 二、纪录片的解说理论 环保议题的纪录片在创作手法上往往不同于观察式纪录片。因为创作者需要在片中较为明确地提出自己的环保观点,而不仅仅让观众透过纪实性的画面语言去揣测影片主旨。环保观点需要旗帜鲜明地提出,这样才能使环境保护意识得以有效传达。但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避免格里尔逊式的主导式解说方式,也就是如何在画外音和影像之间留给观众较为自由的思考空间?如何让环保类纪录片既保有视听语言的多元意韵空间,又达成环保观点的有效传递? 以下将结合国外学者比尔·尼克尔斯(Bill Nichols)与斯特拉·布鲁兹(Stella Bruzzi)的相关代表性论述,来阐释纪录片的解说理论,并解析现代纪录片中对于解说方案的改造之法,同时也将借此展开对台湾环保类纪录片中画外音的美学手法探究。 比尔·尼克尔斯在论文《纪录片的人声》③中展示了四种纪录片风格,它们因不同的声音表现策略而形成了各自迥异的特点。 1.上帝的声音:格里尔逊式的直接表达,用解说压倒画面并成为影片的主体; 2.真实/直接电影:这样的创作方式是不加解说,让纪实性的同期声与画面间接地传达观点,让观众下结论; 3.见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采访、口述的历史影片常常这样操作; 4.新的自省式:混杂采访、解说、字幕,导演只是用目击者的视角或架构影片,其解说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而非上帝。 在多种声音策略中,尼克尔斯认为最理想的是把多种等级的声音进行逻辑分类,同时又不阻止其他声音的作用。即“理想的人声既非上帝之声,也非唯命是从的传声筒”④,它最终显示的是独立思考能力。 斯特拉·布鲁兹对比尔·尼克尔斯认为解说就是上帝之声的说法进行了修正。她认为解说不只是统治画面的“上帝之声”,也可以改进成为以多元形式传达复杂思想的声音方案,以供观众自行感受。同时,解说可以加入创作者的个人观点或者融入个体风格,以此与再现的事实画面达成辩证局面。例如《无粮的土地》中海明威以其记者式的口吻解说全片,增添了作者性的思辨色彩。斯特拉·布鲁兹强调,“诠释性功能并非与独立的思维格格不入”⑤。解说词不营造独断、封闭的语言环境,而是给观众自由的思考空间,这样的画外音也可以促成观众的自主性思考。 打造不同风格的解说词可以促进影片多面解读,更能借此营造独特的影片风格。讽刺性的解说就是极具特色的解说方式。创作者可以把自己的观点融入疏离、讽刺的解说中。这样的影像作品,视觉符号被不断打碎,以成为开放性文本。观众从中消化解说,并完成自己对作品理解。 另一种个性化的解说方式就是女性的声音。与上帝之声的权威性、独断性相对立,女性解说是作者化、柔美性并且往往具有反思空间。 综上,现代纪录片中的解说风格不再只是强加于人的上帝之声,更有多种策略改变其封闭性,并可透过多元方案打造富有个人色彩的纪录片作品。接下来的文字即将考察台湾的纪录片工作者们如何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解说方案来完成环保议题的影片创作,并留给观众较为自由的思考空间。 三、台湾环保纪录片中的解说策略 1.改造“上帝之声” 压倒性的画面解说常被称为“上帝之声”。这种带有贬义的称谓是基于对这类解说词中封闭性的不满,也是对于解说词统领影片以造成“解说贴画面”的呆板视听组合方式的抗议。如何既在画外充分宣扬环保观念,又让受众透过自我的理性思辨接受保育理念,成为了改造环保纪录片“上帝之声”风格解说的关键。 在解说词外加入音乐元素是改造方案之一。柯金源导演的《森之歌》(2010)即是用原住民歌谣加上客观的解说词串联全片。影片共分10个段落,由黑场字幕和原住民的歌声架构。《森之歌》的原住民歌曲主要由女声演唱,歌词采取拟人手法,将台湾树木拟作自己,以第一人称唱出“她”见证的台湾山林被日渐破坏。例如第5段中的歌词“我在世间不停流浪,历经挫折伤痛不断,好像去到天堂部落,没有伤痛也没有不舍”等。歌曲并非只是在形式上抓人眼球,更在和解说词的共同配合下以感性一面形成对森林生态现状担忧以及对山林保护理念的传达。 另一种改造方式是加入个人元素。例如由吴念真解说的《看见台湾》(2013)和蒋勋配音的《正负2度》(2010)。《看见台湾》可谓在2013年出尽风头。超2亿台币的票房使其成为台湾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影片全部采用航拍镜头,视觉效果华美。而影片另一突出的美学特征是由台湾知名作家吴念真解说的环保理念。这也使得《看见台湾》真正摆脱了风光片的窠臼。《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台湾的美丽,第二部分引出台湾环境受到破坏的哀愁,第三部分给出一些生态保护的解决之道。当台湾观众听到熟悉的文化人吴念真讲出“请不要讶异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台湾。看见台湾,看见她的美丽与哀愁”时,本土原乡的认同感油然而生,对于自己家园的关注也由此开始。影片的解说词是颇具思辨性的:“当山洪无处宣泄时,我们抱怨的永远是上天,而不是自己……我们在意房子每一坪的价值,却不在意它明天是否安全……”不过略感遗憾的是,吴念真的个人特质在过于客观评述的解说词中被消隐去不少,以致人们渐渐忽略了解说是吴念真。例如“历史总是告诉我们,繁华的极致是衰败的开始……我们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这类解说词中的单调宣讲性被评论者所诟病:“吴念真在片中代表的并不是‘我(个人)’,其个人性被抹除后,反而让影片旁白的使用,更接近许多宣传片惯用的‘上帝之音(voice of God)’手法,即从画面之外传来(不知是谁,与画面也无关),带有权威感的解释性旁白”⑥。也有评论家认为影片的解说遮蔽了对政府与大型企业的谴责。可见,“上帝之声”的解说词在当代备受质疑。唯有改进它,使之具有多指向的思考空间才更符合现代纪录片作品的需求,也更能让作品意义久远。指令性的、宣教性的解说词正渐渐被人们所厌弃。 《正负2度》(2010)是一部用推理演绎全球暖化恶果的警示性纪录片。影片科学地推断地球气温若上升2度,人类将遭遇生存危机,若上升6度,人类将会灭绝。影片的主要解说人是台湾文化推手蒋勋先生。他哲理思辨的文化气质及其颇具辨识度的朗读方式,为《正负2度》注入一股文人色彩。《正负2度》较为遗憾的方面是,影片未落实台湾在环保方面应该改善的切实措施,也没有将台湾环境破坏责任追根到底。这引起了不少纪录片创作者的反思。同时,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导演们也在设想,与其在“第三人称”、客观外衣下的解说中小打小闹地加入个人元素,不如把作者因素放大,让创作者直接发声充当解说,表达观点。这便引出了环保纪录片改造解说的第二个方法。 2.作者之声 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复杂的社会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专家、政客与环保人士各执己见,难以用一个结论轻易断定孰对孰错。因而从创作者的亲身经历出发设立作者视角,避免了影片观点的决断性和单一性,又能增强作品的可看性。惯用第一人称旁白的台湾纪录片导演黄信尧这样解释:“很多纪录片工作者会找专家说出自己想讲的话,但同样一句话,如果换成米老鼠来讲,就没有说服力。有没有说服力是建立在头衔上,所以我不找专家,也不找米老鼠,我自己讲。我认为我自己知道,不论对错,都是我自己的观察,观众要不要相信,可以自己决定。”⑦ 黄信尧的环保纪录片《沉没之岛》、《带水云》不仅运用第一人称画外音,更在此基础上用“台语”解说,凸显了本土色彩。《带水云》(2009)是一部由云林县政府投资制作、反映云林生态环境的作品。政府给予作者充分的创作自由,导演也尽情发挥个人风格,将《带水云》打造成了一部影像诗。黄信尧曾经试图“不要访问和旁白,只有影像和音乐”⑧,但终因“功力不够”,而使用第一人称“台语”解说参与环保观念的阐释。这部影片片长36分21秒,出现解说的次数仅为9次,且影片使用第一人称的段落只有3个,其余6段均为客观视角陈述。作者化的两段解说分别是“讲起湖口乡,我想应该和我住的海口地区差不多吧,只是它常常会淹水”和“我沿着61号省道北上,进入云林县沿海最南边的口湖乡。61号省道的西边,是口湖乡最容易淹水的地方”。这些解说词虽然用第一人称的“我”,但讲述的内容仍然是偏向客观描述的内容。只有第3段第一人称的解说“我沿着湖口乡的海边走,找不到一处沙滩。我所看到的全部都是消波块。整个口湖乡的海岸,全部都被水泥占据”才略显作者批评的口吻。 如果说《带水云》中的画外音是不得已而为之,并未着力彰显作者意识,那么黄信尧在其下一部环保议题作品——《沉没之岛》(2011)中,则是主动采取作者化的解说词来加强环境理念的陈述,并以此树立影片风格。黄信尧在这部获得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的作品中,依旧以其标志性的台语解说,结合个人观点,观察被称作第一个将被湮没岛国——吐瓦鲁的生态现状。 自嘲是黄信尧第一人称解说词的首要特色,也是《沉没之岛》影片风格的重要标识。这从影片开头的画外音就可以看出:“本来买来拍摄口湖地层下陷的独木舟却被我拿来划出去村外买泡面。”作者本来是要用这艘船去拍摄八八风灾后云林县口湖乡(也就是《带水云》的制作),但口湖乡受灾并不严重,自己所在的台南县却饱受水灾之苦。这里用划船买面的镜头凸显台南受灾严重,更自嘲作者拍摄八八风灾时自己住的村庄淹大水却跑去外县市拍风灾的愚蠢行为。这种自我嘲笑的口吻也成为了《沉没之岛》全片的基调。影片的主体画面是吐瓦鲁,最终讽刺的却是台湾环境现状。 反讽也是《沉没之岛》解说词中常常流露的作者色彩。影片5分4秒处的画面是《带水云》中云林县部分被淹道路的画面,同时作者解说道:“我不了解吐瓦鲁到底有多严重,我只知台湾西南沿海有一堆农田和房子早就沉到水里,但是不知是台湾人民都是男子汉,还是政府比较没血没泪,很少听到有人大声哭出来。”这句话中“男子汉”是关键词,意指台湾民众没有更多申诉渠道向政府表示异议,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话题最终指向政府对环境问题的不作为。 对比是全片解说的另一策略。《沉没之岛》的英文片名“Taivalu”,实为“Taiwan”和“Tuvalu”的合并而成。作者拍的是吐瓦鲁,指向却是台湾。太平洋小国吐瓦鲁被认为将是海平面上升后第一个被湮没的小岛,但作者千里迢迢前去拍摄时却找不到确凿的证据。相较吐瓦鲁的生态问题,台湾一点也不容乐观。影片常将吐瓦鲁的美丽岛国景象和台湾生态问题画面并置,说明台湾的环境问题。例如在说道吐瓦鲁处理海岸线缩小问题时,黄信尧想起了台湾经验:“其实台湾防止海岸消失的方式算是比较直接,就是直接把钱丢到海里面。”此时所配的画面是布满消波块的海岸。他所指的把钱丢到海里就是政府用设置消波块的简单方法来阻挡海平面的上升。但由此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自然海滩的消失。当听到吐瓦鲁总理抱怨“他小时候玩耍的海滩已经快要消失”的时候,作者又道:“台湾也不输给吐瓦鲁,我小时候玩耍的海滩则是直接不见”。此刻画面正是满眼消波块的台湾海岸。可以说,在把吐瓦鲁和台湾对比的过程中,台湾生态破坏的现状几乎处处“不输”吐瓦鲁。那么当全球领袖担心吐瓦鲁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沉没的国家时,台湾又怎能泰然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沉没之岛》因为解说而作者风格彰显。但全片的纪实段落有限,人们从自嘲、反讽的语言风格中解读影像的方向也较单一。纪录片创作者们仍需努力探索如何自由表达环保意识、又能提供观众充分解读空间的好方法。 3.女性之声 女性作者的登场为影视界吹来一股新风。其特有的温婉情感、深刻的自我意识以及细腻的画面表达,都使得女性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在环保纪录片中,女性导演自行解说的作品也有着和男性导演迥然不同的作者气息。崔憬欣创作的《贡寮,你好吗?》(2004)就因其女性画外音讲述而使得作品与众不同。影片中,作者的解说与现场纪实段落交错出现,以此达成较为多元的影像解读空间。 贡寮区位于台湾最东北角,台湾第四个核能发电厂在建于此。崔憬欣创作此片为了见证贡寮地区人民在反对兴建核电厂的一路艰辛。她将影片原名《贡寮的生与死》⑨改成如今的《贡寮,你好吗?》意在通过更平静客观的观察视角考察反核事业。 影片最突出的视听特征便是崔憬欣第二人称的解说。影片伊始的画外音便是:“你好吗?1991年你离开了贡寮。在你离开的七年之后,我来到了这里,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可是我却忍不住,想要写信给你。因为你跟我一样,对贡寮来说,都是外面来的年轻人。”这段开场白定下了之后全片的叙述基调。首先她以与另一人写信的口吻叙述所见所闻,形式上是讲述给第二人称的“你”听。同时,崔憬欣也表明了自己是贡寮外来者的身份。其平缓的叙述语调也是全片客观表述方式之一,而非激烈口吻宣扬反核意识。另外,这里的写信对象“你”也成为了全片的重要悬念。究竟“你”是谁?为何作者要写信给你?在25分46秒处,“你”的身份才正式公布:林顺源,屏东人,因在1991年1003贡寮反核运动中因为车辆冲撞意外造成一名台电公司保警死亡而被判无期徒刑。而林顺源的出镜也成就了片中的最高潮。在影片1小时17分处,服刑11年来第一次外役监休假的他来到贡寮,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反核战友。贡寮人因为这位外乡人为反核运动付出的沉痛代价而百感交集。许多在贡寮生活的外乡人把当地的反核运动当做自己的事业,也被贡寮人的不懈精神所感召。作者给林顺源“写信”成了全台湾环保人士对于贡寮反核运动支持的象征,也是全片的最高价值体现。 崔憬欣的解说常以冷静客观的姿态来看待反核运动一路走来的艰辛。2000年,台湾政权更迭。上台执政的民进党曾为拉拢贡寮人许诺撤销核四计划。在贡寮居民的再三请愿下,核四计划由行政院宣布停建,但旋即遭立法院弹劾。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波,崔憬欣的画外音言道:“自从宣布停建之后,台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反核四不单没办法好好地讨论,反而成为政治下的牺牲品。”是否应该建设第四个核电厂,如何在安全的生态环境下促进全岛经济发展,应该坐下来好好论证,而不该将环保成为政治砝码,抑或变为束缚宝岛经济发展的理由。但在事实面前,当局并未好好全面考虑相应事宜。 崔憬欣在解说中也融入了女性的感性特质,让解说成为并非咄咄逼人却是痛彻心扉的“温柔一刀”:“政治上的妥协重重打击了贡寮人。核四工程的进行也开始让沙滩逐渐地流失。我们记忆中的美丽风景变成现实中不知何时才能醒来的噩梦。” 崔憬欣的评述始终保持在平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她在影片片尾时说道:“一直以来,我都深深觉得我在贡寮人的身上学到许多他们显现出的尊严与勇气,保护土地与子孙的决心,这样的理想是这个社会已经逐渐失去的东西。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断提醒社会重视核能的问题,使得台湾终于制订了非核家园的政策。” 女性特质的解说和上帝之声相对。它不求掌控观众的思想,而是以和缓的语调讲出自己的观点。在崔憬欣的《贡寮,你好吗?》中,反核议题的提及也是逐渐展开,而非强加于人,并且影片以大段纪实影像作为反核运动最真实的例证。作者解说起到画龙点睛的议论作用,不铺满影片以留给观众思考空间。 《贡寮,你好吗?》中导演崔憬欣给林顺源写信是假定性情节。而在解说中若真的引入虚构角色又会有怎样的效果? 4.虚拟之声 毕业于政大哲学系的导演刘吉雄被誉为台湾影视界的思想家。他在讲述台湾物种变迁的纪录片《草木战役》(2007)⑩中设计了充满思辨力量的解说词,探讨人类和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人类世界的改变,草木最清楚”、“对草木来说,我们才是外来种”等等,都让观众思考人类在草木世界中理应谦卑的姿态。同时,在客观阐述、议论的解说基础上,导演还虚构了一角作为影片的第二个画外音。这让成为全片最具创新的看点。不少观众看完全片后还会津津乐道起那个可爱的虚拟角色——小蜜蜂。 《草木战役》主要的画外音是女声,虚构角色小蜜蜂只出现两次。21分27秒处(11)小蜜蜂的画外音第一次响起:“下雨天,心情很不好,好想好想咬人啊……我是一只小蜜蜂,这个年轻人看起来还蛮爱玩的。他还蛮了解我的,好像我是他养的宠物一样。”依赖解说的纪录片,观众容易听得疲乏。而此片让小蜜蜂开口讲话,一下子调动了受众的观看兴趣。并且,在设定小蜜蜂的配音人选时,创作者也是煞费苦心。他们最终找到为台湾第二代樱桃小丸子配音的林凯羚,请她为小蜜蜂献声。富有配音经验的林凯羚将小蜜蜂的声音设计成奶声奶气的可爱风格:“我们小蜜蜂不是什么稀有的昆虫。可是你猜猜看我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咧?我最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外国来的耶。故乡啊,就在欧洲的意大利……哦,雨终于停了。饿昏头的我飞了三公里,找到一种很不错的花哦。”“咧、耶、哦”等低龄化的助声词,以及略带夸张的卡通式发音,营造出了一个可爱幽默的小蜜蜂形象。小蜜蜂在第九段中又有出现。之前的第三人称解说道:“小蜜蜂一样没有退休,依然努力工作。”小蜜蜂应和着说:“没错。我们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没有上下班的观念。养蜂的人家只好跟我们一样,过着没有上下班的生活”。虚构角色的画外音,并未喧宾夺主。影片仍然以客观陈述和纪实画面作为主体。而可爱小蜜蜂的拟人化配音方案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可看因素,也激发起人们思考自然界本体的力量。 为提升环保纪录片的可看性,更让环保观念得以有效传达,台湾纪录片工作者使用了多种风格的画外音。无论是不再强加于人的上帝之声,还是充满个人色彩的作者之声,抑或缓缓道来的女性言辞以及博人眼球的虚拟角色配音,都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纪录片解说的刻板印象。可见,在充分传达意见观点,并付之于作者色彩的解说词能够成为打造环保纪录片多元风格的有效方案。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有效的解说与画面之间不能是简单的看图说话,而应当营造出画面以外的丰富表意空间。另外,作为主观陈述、议论的解说词,不能颠覆纪录片纪实语言的主体地位。解说是画龙点睛式的,不应代替最为生动的纪实画面。 ①王玉燕.环境议题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一个集体行动框架的观点[D].台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7. ②陈蓁美.传递弱势者的声音——访李道明[A].王慰慈等主编.纪录台湾——研究书目与文献选集》(下)[C].台北: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2000.462. ③[加]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的人声[A],任远、张玉苹译.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C].2001.5,537. ④同上,第545页。 ⑤[英]斯特拉·布鲁兹.新纪录——批评性导论[M].吴畅畅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0,80. ⑥林木材.《看见台湾》——见与不见[EB/OL].http://woodlindoc.blogspot.tw/2013/11/blog-post_24.html.2013.11.24. ⑦台湾《放映周报》.反省之后,沉没以前——放映周报专访《沉没之岛》导演黄信尧、监制龙男.2011.8.13. ⑧林木材.景框之外——台湾纪录片群像[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10,99. ⑨林益仁.认识贡寮,也照见自己——观看《贡寮,你好吗?》有感[EB/OL].http://e-info.org.tw/sunday/emovie/2005/m005050504.htm. ⑩《草木战役》获得2007年金马最佳纪录片奖。 (11)《草木战役》的电视版长度为56分钟。转型解读--兼论台湾环保纪录片的话语权策略_解说词论文
转型解读--兼论台湾环保纪录片的话语权策略_解说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