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_李国钦

论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_李国钦

李国钦

广州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 广州市 510000

摘要:当前,深基坑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同时,还延误了施工工期。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加强该技术的应用研究,才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本文从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入手,分析了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施工;问题;创新

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1桩锚支护

这种支护方式主要适用于场地土层性能较好或软土层较薄的场地。对基坑深度较大的工程,岩土锚杆的一些参数如下:与水平夹角在15°~40°之间;长在35m以内;设计轴向抗拔力一般小于600kN;锚筋材料有钢筋或3~4条钢铰线;大多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第二次注浆压力一般大于2MPa。锚索锁定时都施加预应力,施加预应力大小不等,有的达设计值的70%,有的只有设计值的30%;施加的预应力越大,限制桩顶变位效果越好,但其支护桩承受的压力越接近静止土压力。

1.2喷锚支护

喷锚或土钉墙支护是锚杆、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联合支护型式。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弱胶结砂土。常用在单层地下室、且淤泥较薄、地下水较少的基坑。但不适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砾卵石层,不能用于自稳能力极差的厚淤泥层,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1.3土钉支护

对于土钉支护技术而言,主要是依靠土体和土钉间的作用力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的。但基坑的土体出现变形时,土钉支护就会受到弯曲、拉力的共同作用。因此,在进行土钉种类的确定时,应该确保设计强度与之相符合,并且保证抗力力。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土钉支护技术对其进行支护,就需要将深度标注在孔口处,确保其能够满足施工的标准,之后在进行终孔操作。

1.4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在实际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就是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的好坏。在一般情况下,地下连续墙的结构是由几个墙段的紧密联系而组成,若是使墙段的持续施工完成质量到达较高时,就需要在接头处采取整体刚度强以及防止渗漏效果好的锁口管技术。这种锁口管技术,普遍的运用在深度不同的深基坑施工中,而且之中技术的实施不会对周围的建筑产生坏的影响和损害,比方说,在位于地下水下面的黏土或沙土进行施工时,由于所处环境复杂,若是运用锁口管技术就可以提高其在深土层的作用效果。

2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缺陷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结构所能承载的土压力大小决定了其能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但是由于不同建筑工程施工场地中地质条件多变且相对十分复杂,设计人员很难通过现有科技条件来准确计算出土压力,只能利用库仑公式与朗肯公式计算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值。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基坑土体物理参数的确定是当前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含水率、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多个物理力学参数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设计人员很难通过上述公式来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这也是导致部分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的主要原因。

2.2基坑支护土体的取样不具代表性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土体取样是施工活动的基础所在,通过对土体取样分析,可以获得更加精准、全面的参数指标,通过对支护结构受力条件的综合评析,为后续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但是,我国当前在土体取样中,主要是选择钻探取样方法,这种方法尽管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但是钻探数量较少,加之土质变化的不确定性,取样不具代表性,导致后续的基坑支护设计不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没有考虑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

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空间效应带来的影响,如果缺乏考虑,很容易造成基坑周围土层发生崩塌,带来安全事故。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了解到,科学合理的空间布置,基坑内部水平位移表现为中间大、两边小的特点,所以需要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空间效应带来的影响,提升设计合理性。

2.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情况差异

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更多的是在平衡理论基础上进行设计,但是由于支护工程自身涉及内容较为复杂,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实际受力情况。施工中土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土体结构逐渐变化,土体强度也将随之改变,很容易造成土体结构变形和位移。针对此类问题,就需要通过平衡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以发展眼光去看待,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实际要求。

3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完善的支护结构,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支护结构相较于其他的建筑结构体系而言,是一种独立功能体系有机整合形成,其中结合了多种工程学科,施工难度较高。

3.1基坑支护设计理念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涌现,这就需要对传统陈旧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在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注重工程相关技术数据,根据数据来计算岩土变化规律,了解到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大小,为后续基坑支护施工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还存在着计算不准确的问题,设计和工艺还处于摸索和完善阶段,尚不具备完善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设计规范。传统的结构荷载法难以满足现代化基坑支护设计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设计理念,增加技术研究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工作体系,明确未来的基坑结构研究方向。

3.2选择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法控制变形

基坑支护施工中,由于我国当前广泛使用的是极限平衡原理,施工方法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支护结构强度要求,甚至会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如果支护结构刚度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后续工程施工中,结构很容易出现变形现象,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在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中,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法,充分考虑到工程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做好结构受力的计算和分析,为后续基坑支护施工活动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3.3创新基坑支护的计算方法

基坑是土建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它对整个建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坑支护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这三项基本要求,如何保证深基坑支护的质量安全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已引起了社会以及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高度重视。想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就要通过科学的基坑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设计出经济、科学、适用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案有:土钉墙支护,水泥土搅拌桩挡墙,钻孔灌注桩以及喷锚支护。针对不同的支护施工的要求,需要注意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型,经过受力分析等一系列演算,不断探索适合不同支护方式的计算方法。

结语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并且自身要具备充足的专业储备、专业的操作水准,最大限度促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乐文.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 2017(11).

[2]浅议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 谢庆峰. 建材与装饰. 2017(31).

[3]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及其控制要点[J]. 魏学军. 中国标准化. 2017(10).

[4]明挖法隧道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 葛方方. 江西建材. 2015(16) [5]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措施[J].刘莹.江西建材. 2013(06) [6]基于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以南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为例[J]. 黄道海. 建材与装饰. 2017(02).

论文作者:李国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论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_李国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