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人民医院病人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400)
【摘要】目的:研究抗抑郁治疗对伴有抑郁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并伴有抑郁症的患者选取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抗心衰的基础上给予氟西丁和安慰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分别对他们的临床效果、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抑郁指数、心功能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SDS抑郁自评得分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的两项指标明显得到改善,因此,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伴抑郁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使近期预后的效果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抗抑郁;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近期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81-01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而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方面常见病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1]。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高达31%,主要是由于慢性心力衰竭长期不愈,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使患者容易出现精神障碍,神经性功能紊乱等引起的[2]。对此,我将对本院2016年2月-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进一步研究抗抑郁治疗对伴有抑郁症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12月入院治疗伴有抑郁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6例,年龄60~8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10例,年龄58~80岁。两组患者在病因、病程、心功能、抑郁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其中包括对其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药、血管活性药物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氟西丁20mg/d,连续服用6周。
1.3 观察指标
对60例患者治疗前后都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生化(钾、钠、氯、肝、肾功能和心肌酶)、对患者心理应用SDS量表测评,计算各自的心力衰竭有效率,详细观察近期的预后效果,进行出院随访,了解再次入院率情况,清楚的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3.0的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分析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显著改善,特别是实验组两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脑部慢性缺氧引起的精神类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同样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表现和归属,更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成因[3]。这种疾病主要体现在老年患者中,老年患者本身疾病就多,身体各项机能不断下降,然而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时间长,不易治愈,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心脏的负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病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有抑郁障碍的老年心衰患者在没有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不但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心功能的不到很好的改善,由心衰再次入院的几率大大提高。但是,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不仅心脏功能改善明显,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因心衰再次入院的几率降低,近期预后得以改善。因此对患有伴抑郁症的患者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家用氟西丁抗抑郁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和改善伴抑郁患者的心功能。
综上所述,心衰合并抑郁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传统的抗抑郁药不仅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还有可能增加心率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痛苦不能减少。而使用氟西丁对心衰的抗抑郁效果尤其是老年人体现明显,不影响心功能和血压下降等副作用,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因此,抗抑郁治疗伴有抑郁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采取抗抑郁治疗。
【参考文献】
[1]任峰,赵亚敏,雪莉,曹宝强.抗抑郁治疗对合并抑郁症状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6,(05):1199-1200.
[2]刘向群,谭洪勇,单培彦,郜宪林,张铭朋,刘金忠.抗抑郁治疗对伴抑郁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05):339-342.
[3]聂皎,李青,李娜.抗抑郁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状态患者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0):2441-2442.
论文作者:段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实验组论文; 抑郁论文; 心衰论文; 抗抑郁论文; 功能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