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_贡献率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_贡献率论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段性论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特征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1-0001-07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决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防范与化解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工业化处于中期后阶段

2002年前后,我国工业化总体进入中期阶段。之前,我国重工业增速持续高于轻工业增速;之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型化特征更加明显。从产业集中度来看,我国重化工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08年已经达到44%。重化工业对资源的过高消耗,很大程度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和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但重化工业具有提高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的空间,也可能保持较持久的增长状态。重化工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水平并不一定就比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高,因此要促进重化工业加快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向“高投入、中消耗、低污染”转变。提升重化工业的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进而带动整个传统产业的升级。在重化工项目的选择上,必须坚持先进性原则,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从产业贡献率来看,目前我国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从1990年代中期的近6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50%。根据国际流行标准,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后开始下降,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由51∶21∶28调整为10∶48∶42。但是,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仍然存在。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即不仅严重依赖第二产业,而且对第一产业依赖程度也过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小、发展滞后,远低于世界三次产业比例的平均水平(3∶28∶69)①。我国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导,资源环境压力加重等问题突出,产业结构急需调整。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十一五”初期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指标对应于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但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对应于美国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对应于美国工业化初期水平,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也没有超过美国工业化初期的水平。② 这种失调现象主要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因此必须加快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不仅仅表现为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也存在于三大产业的内部。农业中高科技农业所占比重较小,工业中战略性新兴工业所占比重较小,第三产业中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同时,工业中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深加工制成品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产业先进、环节低端”的现象还没有根本转变,工业在相当程度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过低。产业结构低度化是抑制产业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十二五”期间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加快转变的时期。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可能提高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将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大力发展服务业,用现代服务业拉动先进制造业是我国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必须抓早、抓紧、抓实。

二、向集约型增长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资源的高消耗,靠大批廉价劳动力的使用,靠大量的物质资本投入与积累来实现的。近几年来,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加快转变,但是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按照国际流行的标准,科技进步贡献率30%以下,为粗放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30-50%,为半粗放半集约型(准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50-70%,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70%以上,为高度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42%左右,为半粗放半集约型(准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处于向集约型增长阶段转变的重要阶段。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1%以上,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东部一些先发展地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50%,例如江苏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4%,开始进入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

近年来,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而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投资保增长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决策。但是,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扩张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效益不高,而且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基础设施支撑的增长模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模式上来。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加快转变,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将逐步转变为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需要发展以国内市场为主、本土企业为主的科技服务业,但当前科技服务业基数低,需要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知识和人才密集、附加值高的科技服务业,应进一步渗透到技术、资本、人才、经营、销售等要素中,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牵线搭桥,为企业增强科技实力服务。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必要的配套,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推动本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从投资导向转为创新导向的过渡阶段

近几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创新。我国的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7%左右,正在接近创新型国家的一般标准2%。在发展中国家行列,我国创新基础设施与创新投入指标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教育投资方面,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低。据研究测算,“十一五”初期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分为41.18分,与日本(57.12分)相比相差15.94分③。

美国、日本、芬兰等国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主创新上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是自主创新不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有效转化的创新驱动还没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最近,美国商务部负责知识产权的官员戴维·卡波斯指出,美国一直将科学及技术创新视为国家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美国产业新技术和产品服务的诞生都离不开科研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有75%来自产业创新和技术革新。从1990年到2007年,创新产业的工资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迈克尔·波特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生产要素导向,二是投资导向,三是创新导向,四是富裕导向。按照这种分类,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世界处于中游水平,即将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增强创新驱动,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途径。

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安排,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内资企业与中间组织等创新参与者的协同,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体系在知识创造、扩散、使用与科技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一批技术中心、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科技孵化器、科技创业社区、科技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努力培养若干科技服务骨干行业和骨干企业。搭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合作的跨区域合作平台,推动技术转移合作渠道的拓展、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引导高科技企业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服务创造环节攀升,提高产品的服务功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四、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上升阶段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目前,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上升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新增消费需求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消费增长惯性比较强劲。人口增长与城镇化进程加快,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带来刚性需求。据测算,我国每年因人口规模的扩大及结构的变化,刚性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大约在1个百分点以上。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如果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提升之势,这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8年达到45.7%,④ 2009年上升为51%,“十二五”期末将升至55%以上。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解决居住为核心的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进入加速期。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将趋于协调。在国家公共财政加强对农村支持与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将获得较快增长的空间,城乡居民消费失衡的现象将逐步改变。城乡居民消费的个性化特征也将进一步显现,由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文化消费、老年社会来临引发的银发消费、由教育投资热带来的学习消费,以及由医疗健康需求增加带来的保健消费,将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兴起新的浪潮。

先发展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加快从投资推动为主阶段向消费推动为主阶段转变。2008年,江苏经济增长12.5%的速度中,投资贡献率为40%,消费贡献率为45%,净出口贡献率为14%。虽然在经济总量中投资的贡献仍然比较大,但在经济增量中消费的贡献已经超过投资。因此,应积极引导城乡居民消费合理增长,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五、开放型经济处于向资本输出阶段的过渡时期

开放型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产品输出阶段、劳动力输出阶段、资本输出阶段、技术输出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以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并在国际分工中积极培育高级要素、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规律。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处于劳动力输出阶段,同时正在加快向资本输出阶段过渡。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密集程度显著提高。资本与劳动力之比(K/L),从2000年的0.35提高到2008年的2.38,但与美国(19.15)、德国(17.26)、日本(18.45)、英国(16.87)等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密集型特征显著。与俄罗斯(5.73)、巴西(3.26)、墨西哥(5.4),与印度(1.29)、泰国(1.92)、越南(0.84)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资本比较密集。⑤ 我国目前吸收的大陆外投资主要来源仍然相当集中,2010年1-10月,对华投资前10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510.08亿美元)、台湾省(56.85亿美元)、新加坡(44.36亿美元)、日本(34.59亿美元)、美国(31.36亿美元)、韩国(20.69亿美元)、英国(13.53亿美元)、法国(9.33亿美元)、荷兰(8.7亿美元)和德国(7.78亿美元)。前10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9.91%。今后,应积极抓住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参与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的投资协作,拓宽利用外资的新渠道。

国际上通常用每万就业者科技人员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要素的丰裕程度。在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科技要素拥有量增长比较快,每万就业者科技人员数从2000年的9.6增加到2008年的18.2,但与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相比,技术紧缺特征仍然显著。每万就业者科技人员数,日本达到110.3,美国为96.4,德国为71.4,俄罗斯为64.5。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度较高,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下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输出有限制,对出口控制严厉。因此人才要自己培养,自主创新关乎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繁荣。“十二五”期间,应深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更多的人才。

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以技术要素为主导、以创新优势为动力的技术输出阶段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低成本优势的商品与劳动力输出向创新优势的技术输出的升级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由劳动力输出阶段向资本输出阶段过渡的关键阶段。

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工资标准及劳动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断提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下降。我国资本要素密集程度也并不高,城乡居民的储蓄较高,但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大量民间资本未能转化为投资,大量中小企业资本紧缺。

六、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

根据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道路来分析,城市化的发展从起步开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在10%至30%以下为早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为成熟期阶段。城市化中期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一般比早期阶段的时间少,是加速发展的时期。1978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45.7%,年均提高近0.9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07亿。⑥ 期间,199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超过30%之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09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6.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至4个百分点。与世界上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落后2个百分点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仍然处于加速阶段,预计这种快速增长将会一直持续到2030年左右。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在整个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极高。1841-1931年间英国为0.985,1866-1946年间法国为0.970,1870-1940年间瑞典为0.967,整个发达国家为0.997。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仍然存在。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协调,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的一般规律不同;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劳动力非农化就业水平。

今后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宏观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是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城市创造更宽松的人口迁移环境。同时,城市化也受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与制约。因此,要想城市化进程“好”字当头,就必须提高政府与社会治理城市的能力,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环境污染、堵车严重、治安恶化等“大城市病”已经在大中城市出现。大中城市应带头实施“净畅宁工程”,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七、信息化进入中等发达阶段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本世纪初期,主要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家庭中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200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7.3%,2007年差距缩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2001-2007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年均增长速度为15.5%,居世界第14位,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2倍。⑦ 从分类指数排位看,我国还处于提升信息消费的阶段,信息消费指数排名相对靠前,在所比较国家(地区)中排名第32位;相对排名靠后的分别是,环境与效果指数(第41位)、知识指数(第43位)、基础设施指数(第44位)。⑧

2006年,我国从信息化发展中低水平国家首次跨入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行列。我国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但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人均支出方面还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据国内首份关于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报告,2010年,上海、北京已率先进入信息社会,天津、广州、浙江、江苏等地区已经完成“十二五”期间全面进入信息社会的准备。我国信息化指数为0.3929,表明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⑨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处于进一步与工业化融合的阶段。随着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生产链不断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趋势不可避免。目前,各级政府的任务是加快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是提升信息产业的生产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软件开发企业,大力培育新型信息业态。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硬件产品的产量在国际上排名靠前,“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占对外贸易比重逐年增长,但主要是组装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不足。国内90%以上的计算机核心处理器和操作软件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的专业装备和智能控制软件主要依赖进口。2008年,我国在国际信息产业贸易中,自主开发软件的出口比重已经增长到39%,而软件产业比重只有12%。这表明,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互动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应用的水平,提高劳动者的信息素养,加快生产控制方式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提升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与软件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政府管理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从办公自动化、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走向电子政务。互联网最显著的特征是系统共享,因此发展电子政务是政府职能从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基础。今后,应进一步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技术发展,提升市场与政府配置资源和利用生产要素的效率,发展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与管理服务能力,利用信息资源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能力,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易成本,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八、生态现代化处于初期后阶段

我国生态现代化起步以后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际差距比较大。气候变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节能减排压力。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⑩。我国能源消耗绝对量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这是制约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消耗比例、工业废物密度、城市空气污染程度,赶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代价过大。”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尤为紧迫。有些重化行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对土地、能源等资源消耗巨大,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压力加剧。以劳动力、资金的大量投入为特征,以资源的占用、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来GDP增长的发展方式,到了非扭转不可的时候。必须痛下决心,推动“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的结构调整,实行经济发展方式“脱胎换骨”的改造。

“十一五”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进步,先发展地区正在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生态现代化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这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模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

近年来,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加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贸易出口严重的制约因素。据WTO统计,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受新出台贸易限制措施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因环保问题影响进口的农产品,约占全球受影响进口额的35.5%。应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加快实现传统工业向以生态保护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同时,发展绿色消费,保证食品安全,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的重要途径。从工业文明主导的环境治理转向生态文明主导的生态系统全面治理建设,基本形成与生态文明主导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态系统全面发展格局。

当今世界,生态现代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生态现代化理论主要以欧洲经验为基础,倡导一种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模式,要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建设生态现代化,积极推进绿色增长,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不管发展水平高低,各地政府都必须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意识,重视生态环境脆弱性对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制约和影响;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机制。

九、社会发展进入利益调整期与矛盾凸现期

当前,我国社会是和谐稳定的,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利益冲突,一些社会群体利益矛盾可能激化。改革已经从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进入利益调整时期。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经分化出若干个不同的阶层与利益群体。改革的受益者越来越凸现出资本化、权力化的色彩,资本所有者、具有审批权力的官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成为受益者;而改革初期得到一些利益的群体承担的改革代价增多,一个由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失业者、收入较低者所构成的底层社会正在形成。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已比较严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转变,造成的不和谐因素增加。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超过了发达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我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别已经扩大到3.5∶1左右,如再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农村生产成本的支出、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等因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别已达到5倍左右;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是20%最低收入组的6倍左右;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是20%最低收入组的7倍左右。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群体利益分化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由劳动工资、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生态环境、司法不公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群体性事件和矛盾上升。有些企业把员工收入与最低工资标准“对标”,缺乏社会责任感。劳资纠纷、工人罢工现象增加,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11)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必须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消除贫困者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个代价,除了经济成本之外还有社会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改善民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了人们提高收入的期望值。实行低工资的企业面临工人提高工资的压力,甚至罢工的威胁。建立社会矛盾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物价上涨因素,及时提高各地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通过劳资集体谈判,促使工人工资待遇合理化,促使劳资关系正常化。从而,走出一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低成本之路。

注释:

① 数据来源:WorldBank,2009(2007年产业结构的世界平均值为3∶28∶69;低收入经济体为25∶28∶48;中低收入经济体为13∶41∶46;中高收入经济体为5∶31∶64;高收入经济体为2∶26∶72)。

② 李晓西:《国内外经济协调与企业决策》,《经济界》2007年第2期。

③ 张于喆、张义梁:《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

④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⑤ 数据来源: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10》与《中国统计年鉴2009》比较得出。

⑥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1972年城镇人口1.7245亿,所占比重为19.72%,2008年城镇人口为6.0667亿,所占比重45.68%)。

⑦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9/)相关数据测算得出。

⑧ 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

⑨ 2010年7月30日,中国新闻网。

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9/转自世界银行WDI数据库(World Bank WDI Database)。

(11) 2010年9月16日上午,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