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研究_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组织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信息资源数量猛增,用户需求多样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数字信息资源越来越难于管理,其本质及规律难于准确把握,数字信息资源的各方面效益也不能够充分发挥和挖掘,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已成为燃眉之急。为此,笔者尝试采用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来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开辟了研究复杂问题的新路径,被称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伟大的理论和方法论[1],它对系统的研究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从对存在的研究转化到了对演化的研究。采用自组织理论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以整体、动态发展的系统思维来研究问题,这就把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性和动态变化特性凸显出来。

目前,我国已有个别学者尝试采用自组织理论解决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他们初步尝试把自组织理论引入图书馆管理与服务[2]和信息资源组织[3-6]的研究之中,但他们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献[7]分析了采用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可行性,并给出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作为自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以下两个问题:①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②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演化的内在机制。

1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与自组织理论

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开辟了研究复杂问题的新路径,它的诞生、发展和成熟,为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开放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石[8]。以自组织理论为依据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建立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演化的发展观,确定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演化的内在机制,在实践中遵循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规律,有助于数字信息资源的成功管理。

2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审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自组织的社会子系统[7]。那么,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是什么呢?根据自组织理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是从一个平衡态走向另一个平衡态的无重复循环的动态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在图1中,用户信息环境、技术环境、信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是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5种主要的外部环境[7],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时刻与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自组织的观点看,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形成耗散结构,与它的外部环境进行交换时,通过内部机制随时响应环境变化,系统结构及功能对环境变化具有特有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占据在动态演化过程中特定的“生态位”上。环境的每一次变化,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结构与功能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从一个生态位跳跃到与环境相对应的新的生态位上,表现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动态有序。在进行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时,我们遵循自组织规律,尽可能创造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演化的条件,促进系统内部元素的竞争与协作,推动系统自主演化,从而促使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才能不断地从低序向高序方向演化,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

另外,图1中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根据自组织理论,它在发生这种演化时是采取相变方式的。相变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经过临界点的性质突变的相变,其特点在于经过临界点时系统的性质发生突变;二是在临界点以下的状态渐变的相变,其特点在于系统在临界点以下状态便开始改变,但系统状态的改变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又称为渐变式相变,并且在相变发生前后系统的性质并不发生突变。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在演化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两种相变过程。突变式相变表现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整体功能或性能的一次大的改变;渐进式相变则是在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内的子系统的功能、性能的改进和更新。

根据相变过程是否需要外流维持,相变类型可划分为平衡相变和非平衡相变。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一直都是非平衡相变过程。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随着环境的改变,进入与环境相对应的“生态位”时,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外流来维持,因此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非平衡相变过程。总之,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化过程是结合了渐变和突变两种相变形式的非平衡相变的演化过程。

3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演化

在进行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时怎样才有利于它的自组织演化呢?利用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哈肯的“协同论”对比进行分析。耗散结构理论是化学家普里高津于1977年提出的,该理论明确了系统形成自组织演化的条件;与此同时期的哈肯提出的协同论阐述了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在机制[8]。

3.1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演化的条件

形成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耗散结构是该系统实现自组织演化的基本条件。耗散结构是指在开放和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和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而形成和维持宏观有序结构。系统的耗散结构是无法通过人工方式创造的,但是通过创造耗散结构产生的条件,促使耗散结构产生却是可能的[9]。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对于促使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形成耗散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耗散结构的形成必须具备4个条件:系统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10-11]。

1)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开放。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前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总是自发地增熵,直到最大熵为止,孤立系统不可能自发地减熵,使系统通过自组织走向有序。开放系统熵的变化可以分作两项:dis+des,其中dis是由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产生的熵的变化,称为熵产生项。它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其符号总是正的或等于零(在热平衡态),即dis≥0。des是系统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过程中流入系统的熵,其值为负的意义是系统输入的熵小于输出的熵,或者说有一股“负熵流”通过系统。如果des为负值,且绝对值大于dis,则系统在总体上还会降低熵值,从而有可能提高其有序程度。所以,系统开放且有足够大的负熵流,是系统维持有序性或进化的必要条件。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具有系统开放的特性[7]。一方面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从外界获得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支撑基础等物质和信息,通过数字信息资源加工和管理,变成特定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又将信息产品和服务向环境输出,以满足用户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同外界环境的交换过程。在与环境进行交换的同时,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不断地为系统引入负熵,从而抵消系统不可逆过程所引起的熵的增加,使得整个系统的熵有减少的可能性,促使系统不断走向有序。简言之,动态的开放系统是建立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的前提,建立相对稳定的开放性系统乃是保证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的必要条件。

2)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需要远离平衡态。如果没有远离平衡态,系统仅仅开放是没有用的,因为系统仅在平衡态附近,与外界交流也仅能是类似微扰的作用,不能使系统发生本质的变化。根据自组织理论,只有将系统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才有可能使系统演化成为有序结构。耗散结构与平衡结构有本质的区别。平衡结构是一种“死”的结构,它的存在和维持不依赖于外界,其系统熵最大;而耗散结构是个“活”的结构,它只有在非平衡条件下依赖于外界才能形成和维持。由于它内部不断产生熵,就要不断地从外界引入负熵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正是在远离平衡条件下,系统有可能不断从外界引入负熵流,熵减过程也在加强,产生和维持一种不断吐故纳新的活结构,即进入非常活跃的自组织活动,使系统脱离原来的无序或低序结构向有序或高序状态突变。根据自组织理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是平衡——打破平衡——平衡的反复过程。一方面,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时刻面临打破平衡的外部环境,比如数字信息资源的激增、用户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法律和条例的变化等都可以造成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平衡的打破。另一方面,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也面临打破平衡的内部力量,比如新策略的制定、新设备的引进、人员的认知及态度的变化等。每一次平衡被打破,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都被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相反,如果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处在一定的平衡态后,就没有了新理论、新技术、新思想的引入,没有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人员素质的提高,没有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改进和调整,没有和外界环境的各种交换,那么它就无法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逐渐无法适应社会、国家对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需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其更好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用环境因素把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系统才可能形成更利于其功能的有序结构。

3)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在原因,系统元素间相互作用的性质是系统能否形成耗散结构的关键。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动作和相干效应,从而使得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并且不因外界微小扰动而消失,保持一种活的稳定性,这样系统才能出现耗散结构。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输入和输出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它的各子系统间非线性作用产生的效果大于各部分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各系统产生相干效应和临界效应,并推动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走向有序。

4)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涨落。普里高津非常重视随机涨落在耗散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涨落导致系统有序。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时,随机的小涨落可以通过非线性的相干作用和连锁效应被迅速放大,形成系统整体上的“巨涨落”,从而导致系统发生突变,形成新的结构。涨落是系统演化的诱因和契机,推动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不断演化和发展。在实际中,所有影响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因素都可以视为涨落,新的概念、方法、技术、设备的引入,还有用户需求的改变都会使得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变化到另一个平衡状态,所有这些都会使得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偏离原有的稳定状态,经过相变进入一个新平衡态。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出现的五六十年间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呈现的不同状态就是该系统涨落现象的结果。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涨落的出现是正常的,我们应努力利用并创造条件,使其朝有利于目标的方向发展,防止其向相反方向发展倾向的出现。

3.2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的内在机制

根据哈肯的协同论,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它们共同决定系统的命运,共同承担着系统演化的任务。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而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重要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竞争与协同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是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表现与结果[12-13]。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社会系统,由于其内部元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与协同作用。竞争不仅体现在构成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工具、技术等因素之间,还体现在内部人员之间。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内部诸要素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内部支持人员之间、系统的支撑设备之间以及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技术之间。在系统内部支持人员之间,人员角色和职责的划分决定了为了完成一项任务必须进行协同作业方能实现,比如数字信息资源的管理人员之间的有机协作,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切磋。系统支撑设备内部也根据自己的功能相互协作,比如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紧密合作,以支撑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而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多种理论和技术在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内发挥不同的逻辑功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另外,当代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内部人机之间的协作体现得更为明显。竞争与协同对于数字信息资源自组织演化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竞争导致了系统内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形成,防止系统进入平衡态,推动系统内新结构的产生,最终促进系统动态有序。而协同则能够保证产生的新结构稳定下来,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系统无序状态的产生,使得系统演化的方向得以明确。因此,完善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内部的竞争与协同机制是保证系统自组织演化顺利进行的关键。

4 结束语

自组织系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非常优化的系统形式,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也将是一种优化的系统演化形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演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演化的内在机制。

为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演化的成功,必须注意创造形成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耗散结构的条件,使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一个活系统;还要注意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各要素进行合适的竞争和有机的协同,保证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自组织演化顺利进行。

在本文的基础上,下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根据自组织理论进行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实施方法。该问题的研究将为采用自组织理论进行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成功演化提供具体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参考。

收稿日期:2008-08-12

标签:;  ;  ;  ;  ;  ;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自组织演化研究_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