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东营地区高职院校为例论文_孙学农 袁敬之

“微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东营地区高职院校为例论文_孙学农 袁敬之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91

摘 要:置身于“微文化”中的高职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至关重要,本文面向东营地区高职院校学生,通过深入调研高职学生在网络认知、网络描述、网络社交等等方面的现状,试图挖掘影响高职学生网络素养成因,以便加以应对。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互联网渗透深入,网民数量也日趋攀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年1月22日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

“微文化”时代下移动互联网是高职学生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网络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网”已成为一种高职学生现代化生存的刚需。由于高职学生的心智不成熟、缺乏判断,难以抵抗来自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

分析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及学生上网引发问题的原因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缺位是根本症结所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学校微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形态,“微文化”是一种依附于互联网的文化形态,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并发展着,由于其简单直接、方便信息传递与交流,受到年轻人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喜爱。微文化介入学校,就构成了学校微文化。学校微文化影响范围广泛,作用方式的细微,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情感等具体问题,因而成为学生日常交往行为的便利平台与媒介。学校微文化也成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便捷通道与宝贵资源。

2.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指网络社会中人们在了解掌握网络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有效地运用网络,客观理性地分析、评价和利用网络信息的修养与技能。

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是指学生自身不断适应网络媒介的发展,在信息社会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并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意识,是一个集思想文化、意识水平、技术含量、知识积淀和创造能力于一体,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吸收、融合、创新与完善的能力系统。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的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高度自觉的信息智慧与信息能力,所以高职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意义重大。

3.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课题调查组于2018年5-6月对东营市内高职院校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填式网络问卷,问卷内容涵盖网络认知学习、网络描述表达、网络社交沟通、网络习惯素养等四个方面调研高职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被调查学生所学专业涵盖工科、文科、教育、艺术等,填写问卷共750份,其中有效问卷695份。其次,课题组成员于2018年7月在东营职业学院、东营科技学院分别对学生干部及校园内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访谈,了解高职学生网络认知、网络使用及沉迷网络情景的心理因素,同时对高职学生使用“微信、微博”的基本情况及其学生获得信息的网络渠道进行全面了解。此次调研课题组还尝试了网络跟踪的方法,即对学校的BBS、学生论坛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持续跟踪研究,关注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总结大家的观点,体会他们的心理状态。

三、调研结果分析

1.网络媒介使用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高职学生主要上网方式,有98.4%的学生选用移动互联网来实现上网。在对是否有手机、电脑的调查中,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已经基本普及,基本处于人人都有的状态。网络媒体信息量大、更新快的特点迎合了大学生先进时尚的个性。比如微博曾经的奋斗目标就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它的零发布门槛更是让人跃跃欲试、欲罢不能。

2.学生上网频次统计情况。调研数据显示,高职学生上网频率非常高,具有实时性,已经成为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当被问及“你在上课时会浏览网站或聊天吗”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回答“会”,该项统计数据充分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自身欠缺自制、自我约束能力。在使用调查中,几乎每天都要用网络媒介聊天、娱乐,其中使用搜索引擎,上社交网站的比例占到了84.0%,79.4%。网络媒介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信息传播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

3.学生上网动机状况分析。通过对问卷所涉及的高职学生“上网动机”及“对所学专业的网上资源了解情况”进行样本数据分析发现,77.2%的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休闲娱乐,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9.2%的学生会利用互联网来辅助学习,21.4%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网上资源有些了解。

在对网络媒介包含信息情况调查发展,泛滥的信息使高职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虽然有正面作用,负面影响也不少,学生将大量时间浪费在网络媒介上,遇到事就想着百度一下,失去了动脑思考的机会,导致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变弱,现实沟通交流能力变弱。有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媒介,对个人正确价值观形成影响极大。

4.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显示,QQ、微信是高职学生最受欢迎的网络交友平台。QQ、微信、微博这些网络平台已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为高职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供了便利。但据另外一项统计数据仅有11.7%的学生在网络交友聊天时从来不撒谎;有 7.6%的学生选择了“在网上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个人观点,所以撒谎也很正常”。这也恰巧证实了微信、微博在方便大学生获取、利用和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助长了社会上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从事的诈骗现象,如情感诈骗、财产诈骗,甚至高技术诈骗犯罪。近年来发生在高校中的类似网络诈骗行为时有发生,如通过盗用QQ、微信密码等网络手段骗取他人情感、财物的事件呈高发趋势,媒体上也经常报道高职学生在寻找顶岗实习单位时被诈骗组织利用而走上诈骗道路的案件,且涉案人数和涉案金额呈现攀升态势。

四、高职学生网络素养的影响因素

1.自律性缺乏。高职学生所处年龄段属于认知自发阶段,缺乏足够的自制力,不能很好地协调学习和娱乐之间的关系。高职学生天生具备诸多与时代同步的个性,如习惯自我、自律性相对较差、自主能力欠缺等,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在面对充满诱惑的海量网络资源时不能适可而止,为其上网成瘾埋下了祸根。调查显示面对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只有57.4%的学生会自觉抵制。

2.不良网络陋习。由于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多元的特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在网络上言行无约束、真假难辨、过于轻信等不良网络陋习。在微文化冲击下,不少大学生逐渐偏离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将网络当成他们宣泄情绪的“垃圾场”,对不喜欢的人物和事情任意谩骂和攻击,给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

3.缺乏理性思考。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主要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他们缺乏系统的网络素养教育,对网络中的信息获取停留在浅层,没有深化对信息源、传播者等做出质疑评价,所以信息给学生一种误导。由于这些原因导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网络依赖症”、“手机控”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4.高职院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滞后性。高职学生的自制力弱,除限制他们运用网络媒介外,没有在高职院校中有效开展网络素养教育。一味限制还可能让学生更想尝试,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好奇心,更容易使他们沉迷网络。与其打击还不如正确地引导,发挥以“微文化”为领军媒介的良好作用,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深入开展相关的教育以适应时代要求。

高职学生占大学生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四十,在网络化生存的世界里,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形成适合社会进步的新的网络素养,养成优良的信息品德,尤其在“微文化”席卷的高校大环境下,探索学生网络素养及其培育问题,提升高职生自身的网络素养,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明辉 蒋红艳 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2,(2)。

[2]焦晓云 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

论文作者:孙学农 袁敬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微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东营地区高职院校为例论文_孙学农 袁敬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