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互动路径探讨论文_唐琳洁1,李娟2

高校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互动路径探讨论文_唐琳洁1,李娟2

1云南开放大学;2亚琛建筑工作室

摘要:当今社会处在飞速的发展变化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领域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领域也呈现出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态势,积极融入到社会的大背景之中。更加注重教育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高校大学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互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大学作为社区组成的重要部分,通过高校大学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互动,能够帮助社区实现更加高校科学的治理。还能为社区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满足社区的发展需求。也能将教育与社区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因此实现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互动,对社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能促进高校学生的面 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大学;社区;合作互动;路径探讨

引言:现代高校教育,越发呈现出包容与开放的姿态,将高校教育与社区实践相结合,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校教育质量与实现社区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校大学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合作,高校大学与社区两者之间都能够达成互利双赢的理想局面。一方面社区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社会,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大学能够促进社区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实现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目的。本文就高校大学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互动路径进行探讨,寻找出能够促进高校与社区共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理论研究

1、社区定义:对于社区的定义,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解释。最早的社区概念,是由社会学家腾尼斯于十九世纪末所提出。腾尼斯认为社区是指具有相同价值观且富含人情味的社会群体的总称。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对社区的定义不断丰富完善,根据侧重点的差异,对社区的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社区的的定义及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发展。

2、社区组成要素:社区主要由五个要素构成,分别是人口、地域、生活服务设施、生活制度及文化背景五个要素。其中最为基础的组成要素是人口与地域。生活服务设施即为人群提供更加便利生活的基础设施,促进人群间的相互联系;生活制度保障该地域人群能够正常有序的生活;文化背景即保障该地域人群能够具有类似的生活文化背景,是保障社区人群能够具有社区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3、社区的特征:具体说来,社区具有两大特征。一方面是可将社区算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社区包括了社会的基本内容,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和群体。并且具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及措施,保障社区群众能够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是社区的功能性,社区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社区功能的多样性,既是为满足社区群众需求的多样性,也是社区作为社会缩影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进行高校大学与社区合作互动的意义

社区要实现发展目标,需要具备种种必要的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条件即对社区的各项资源进行综合整合。在社区多种资源中,高校大学作为极为重要而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对大学资源加以整合,将对整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大学与社区能够进行正确的合作与互动。从宏观角度来说,高校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就是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但除此之外,高校还应为社会提供更具直观意义的服务,以此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高校具有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源,社区合理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可以为社区提供更加直接的帮助,推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休息住地,还是学生的休闲娱乐场所。高校学生所享受的一切服务,都离不开社区的支持。高校还可利用社区的各项社会资源,帮助高校提高教育水平,培育出既具备理论能力,又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过高校大学与社区间的相互合作,能够推动社区及高校内的各项资源进行流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高校和社区运营成本的目的。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对高校而言,已经具备了智力、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是这只能保证高校,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应有的价值。要真正实现高校的社会作用,就应当鼓励师生深入社区、走进社会,切实发挥高校的社会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社区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切实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合作互动的路径探讨

高校与社区的合作互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上文已经对高校与社区实现合作互动的意义进行简要概述,现就如何实现高校与社区的合作互动,做简要分析。

1、进行项目化合作

高校大学与社区可以进行项目化合作,来达到合作互动的目的。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高校创建治理、技术的应用平台。为高校大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促进高校教育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社区时常会开展各项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理论指导培训活动等。大学师生应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社区活动中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社区可以发挥自身的促进作用,通过平台的搭建,来实现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帮助资源使用方实现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有众多高校实施过与社区的项目化合作,,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合作效果,对高校及社区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些实例中,高校主要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来与社区进行合作。主要方式为在社区建立实习基地,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深入社区,满足大学生的实习需求;以及高校老师进行挂职锻炼,将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与社区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为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及整体发展。不仅高校教师的智力资源进行很好的使用,发挥教师的更大作用,也使高校外的社区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实现高校与社区的互利共赢。

2、建立高校社区共建机构

众所周知,环境的好坏会对教育的成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高校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又会对社区产生文化辐射的作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大计,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最重要工程。建立高校与社区共建机构,是高校与社区合作互动的直接体现。高校与社区可以结合实际需求与各自特点,完成共建机构的建立。高校社区共建机构,要保证高校社区双方进行共同建立与共同管理。推动高校社区共建机构,切实发挥自身的实际作用。共建机构要求高校与社区双方,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机构的共建与管理、并且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及社区的共建机构,应当对突发事件作出应急响应。在具体实践中,也切实发挥了共建机构的价值。如在自然灾害突发之时,社区群众的正常生活必将遭受到很大的影响。基本的生活用水用电需求,可能都无法得到满足。大学可以通过开放食堂的方式,为社区群众服务,满足社区群众的生活所需。这样既可以使高校学生立足社会,参与实践,又可以为社区群众带来便利,实现高校与社区的互利。

3、开展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政府对社区居民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开展社区教育,就要打造高校与社区的共同体。通过开办社区学校,可以推进社区的教育,将社区内的大学资源加以整合,将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高校可以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发挥高校优势,达到社区教育的目的。对社区群众进行科普教育,是提高社区群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学生可通过具体的活动,为社区群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既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也为提高了社区群众的科学认识水平。

4、建立良好的学生社区

高校与社区的合作互动的途径,还可以体现在建立良好的学生社区上。学生社区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社区,是一种基本由学生参与构成的特殊社区。学生社区也具备普通社区应当具有的一切功能,尤为突出社区的教育功能。学生社区由高校学生构成,高校学生在年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上都具有较大的相似度。形成了具有高校学生特色的社区形式。学生社区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学生公寓。学生公寓多是为高校学生提供生活休息的场所。而学生社区则具有更为强大的功能及更为复杂的结构组成。学生社区一般具有相对独立的地域空间,往往与高校的教学区域相互分离。学生社区的环境较为优美,具有便利的交通,为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学生社区较普通社区的较大区别是包含更加丰富的组织机构。如学生自治队伍、宿管阿姨等普通社区不具有的组织机构。学生社区较普通社区相比,还具有更强的规律性。学生社区的主要组成者为高校学生,人员结构比较单一。高校学生由于还没有脱离校园,较社会人员相比,流动性较弱,并受高校统一规章制度的影响,行为更加具有规范性。建立良好的学生社区,是高校与社区合作互动的新模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从直观上实现高校与社区的合作互动。学生社区的建立,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场所,更加利于学生的成才发展,为社区及社会培养更具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促进整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进行不断的深入。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各大高校的社会功能更为突出。高校大学作为社区的重要部分,要达到强化高校的社会功能的目的,就必须突出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加深高校大学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互动,就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高校大学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互动措施进行探讨。通过高校大学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互动,能够更加全面具体的实现高校的社会功能,帮助社区进行更加高效的治理,从而实现社区的更好发展,可以达到高校与社区互利双赢的理想局面,推动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小亮,张丹丹,时晓建等.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互动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5):73-75.

[2]邵晓枫.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J].职教论坛,2016,(24):48-53.

[3]梁晓.高校和社区互动与合作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12):5-8.

论文作者:唐琳洁1,李娟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高校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互动路径探讨论文_唐琳洁1,李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