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及其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有机体论文,范畴论文,意义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就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和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逻辑地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必然离不开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受到前苏联哲学界的影响,我国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专题探讨很少,甚至还存在很多误解。(注:例如,前苏联出版的《简明哲学辞典》(罗森塔尔、尤金主编, 《简明哲学辞典》,三联书店,1973年版),视社会有机体理论为“反动的资产阶级理论”,把它完全等同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只字不提马克思在这方面的理论贡献。前苏联著名哲学家В.П.库兹明在论述马克思系统性原则中虽然触及到这一理论,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有机体的特征,但错误地将“社会有机体”概念等同于“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缩小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В.П.库兹明著,王炳文、贾泽林译:《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95页)。受此影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很少涉及社会有机体这一范畴,更没有从主体、从人的活动和发展的角度去分析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基于此,本文拟从历史和文本的角度, 探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阐明其意义,以期正本清源,消除人们的模糊认识,并深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理论来源
“有机体”一词本是生物学术语,是指“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1](P1084) 后来用以泛指类似生命体那样能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各组成部分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互为手段与目的,每一部分都不能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一个内部高度分化而又服从于一个根本原则的统一体。马克思借用这一术语旨在表明,社会是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
把事物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察,这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哲学史的角度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有着悠长的理论渊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他提出了目的性的概念。在他的“四因说”中,“所为因”(“目的因”)是最高级的。亚里士多德将世间万物区分为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和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两类。在他看来,不管何类事物的存在和成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技术物的所为因就是人运用技术创制出它的意图,自然物的所为因则表现为自然整体各部分的自发和谐运动,这种自发的和谐运动使事物呈现出井然有序的面貌。譬如,植物的根向土下钻是为了吸取水份和养料,叶子向上伸是为了接受阳光,植物正是通过根、叶等各组成部分的自然的运动,才能保证整个机体的茁壮成长。
近代西方早期哲学家们展示的核心精神是启蒙,他们高扬人而反对神,因此排斥任何的目的论,这样,在目的论中包含的合理的有机体的思想这时也被忽略了。重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是康德。康德认为:“纯粹理性在其知识之原理有关之限度内,为一完全独立自存之统一体,其中与有机体相同,一切部分皆为一切其它部分而存在,全体为各部分而存在”。[2](P15) 康德进而给有机体下了一个定义:“一个有机的自然产物乃是一个产物,其中所有一切部分都是交互为目的与手段的”。[3](P25)
康德把这种有机的概念限制在自然中,黑格尔则把有机体这个原则作为一个根本原则应用于各领域。黑格尔认为自然、人类社会和精神都是客观理念的外化,都是一个自我保持自我发展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有机整体。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将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考察了一定阶段人类历史的各种客观关系,并试图指出其中的必然联系。对于这个有机整体的最高环节——国家,他更认为是现实的理念,而且“国家是机体,也就是说,它是理论向它的各种差别发展……,机体的本性是这样的:如果所有部分不趋于同一,如果其中一部分闹独立,全部必至崩溃”。[4](P268)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实证主义开始在法国兴起,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主张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社会,第一次将“社会有机体”概念应用在社会学领域。孔德十分推崇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生物学家毕夏,因为毕夏提出,人体有21种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不同的器官,各种器官构成各种系统,各种系统构成生物有机体。孔德因此对应地提出,在社会这个有机体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种族或阶级是社会的组织,社区或城市是社会的器官。孔德之后的另一位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进一步阐发了他的生物社会学观点。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个有机体,在本质上是与生物有机体一样的,两者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一致性:整体性成长;随着成长而机构复杂化;各部分相互依赖;整体的生命比部分的生命要长得多。生物有机体由营养系统、分配与循环系统、调节系统构成,社会有机体也同样如此,由从事生产职能的工人和农民构成生产系统,由商人、企业家和银行家构成分配与循环系统,由管理机构、统治机构和政府构成调节系统,他们互相合作,各司其职,以维护资本主义的平衡和秩序。
以上我们考察了马克思以前及相同时代不同思想家关于“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等范畴的代表性论述。无疑,这些论述都触及到有机体或社会有机体的某些重要特征,在各自时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譬如:亚里士多德的“目的性”概念中蕴含着合理的整体观,实际上触及到了有机体的整体性特征;黑格尔的社会有机体概念的核心是把社会理解为一个内部存在必然联系的自我保持、自我发展的整体,触及到了社会有机体自组织性特征,深刻地体现了他的辩证法;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以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依据,揭示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并不是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左右的结果,具有反神学、反教权的积极意义。这些论述中的合理成份均被马克思有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并成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理论来源。
但是,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上述理论又具有本质的不同。严格说来,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有机体”概念还只是萌芽,带有典型的直观臆测的特点。康德、黑格尔虽然明确提出了“有机体”范畴,但这一范畴如同他们的全部哲学一样,都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亦或思辩基础之上的。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虽然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上,但具有明显的机械性的特点,特别是斯宾塞用社会静力学来期望社会出现一个平衡的理想状态,也是背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明显带有为资本主义现存状况及永恒合理性辩护的意味。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有机体的过程中,克服了以上缺陷,主要在于他引入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社会有机体理论奠基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从而揭示出社会有机体不是按照生物规律,而是按人的实践活动规律运行的,是有着自身萌芽、生长、发展和更替的特殊规律的,这就确立了社会有机体理论中所特有的既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由于以上特点,使得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成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或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涵
尽管社会有机体范畴在马克思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这一范畴并非是在马克思其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形成之初便具有,而是马克思在深入地对社会历史的纵横过程进行研究中总结提炼而成的。探讨这一范畴的形成过程,有两个相似范畴——“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值得格外重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形态”概念。他在论证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的时候提出:“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5](P25) 为了对“社会形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剖析,马克思具体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而初步形成了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即,“……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为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5](P71) 人类社会历史于是依次呈现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现代私有制”等不同的形态。[5](P15—17)
《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唯物史观一系列重要而基本的范畴,揭示了社会历史辩证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确立。但不可否认,从理论形态讲,这些范畴的含义还不够确切(譬如“生产关系”与“交往方式”、“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等还处于试用或混合运用,而“经济基础”与“市民社会”同样也是试用或混合运用),对基本规律的表述还不够明朗化、系统化。此后,马克思就深入到社会经济形态中去认识所有制关系,以进一步研究社会形态的本质和更替,最终形成了他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这一工作,是在研究哲学随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互动中实现的。这一阶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先体现于《哲学的贫困》中,后集中表述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而在《资本论》中则以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当时最巨大最典型的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作了具体的阐发。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同时,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这一思想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中首次阐发,在批判蒲鲁东企图单凭先验的范畴和逻辑的公式构筑思想体系的大厦时,马克思明确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互相连接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6](P109)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科学内涵作了精确界定,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经济形态”概念。在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后,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著名论断,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生产方式),马克思对社会经济形态作了划分,即:“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7](P83) 这实际上是以社会经济形态来理解社会形态并划分时代,同时也表明,“社会经济形态”概念是“社会形态”的具体层次。这种由下而上、由较低层次概念到较高层次范畴的思路历程,也反映了马克思本人在研究社会有机体过程中思考的系统化、整体化、明朗化和精确化。
在此后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各种社会机体特别是深入研究了“资本”这一资本主义的经济机体的辩证运动,得出了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自身各要素互为因果、自我超越的结论。马克思指出:“如果说货币或自为存在的价值最初生成为资本时,要以资本家作为非资本家时所实现的一定积累……为前提……那么,一旦资本成为资本,它就会创造它自己的前提,即不通过交换而通过它本身的生产过程来占有创造新价值的实现条件……资本为了生成,不再从前提出发,它本身就是前提,它从它自身出发,自己创造出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前提。”[8](P457) 同样,在社会有机体中,“人们先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起先是自然形成的基础,然后是历史的前提——从事劳动的。可是到后来,这个基础或前提本身就被扬弃,或者说成为对于不断前进的人群的发展来说过于狭隘的、正在消灭的前提。”[8](P497) 在这种自身各要素互为因果、自我超越的过程中,社会有机体“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8](P236) 社会有机体也因这种互为因果和自我超越呈现出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再生性的特点。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在《资本论》的写作后,马克思已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这一当时最发达的社会有机体的剖析,得出了“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的结论。[7](P208)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缘出,其对后人的启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辩证方法是要我们把社会看做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9](P54) 这个活的机体体现着各种社会要素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9](P32)
上面我们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作了简要的梳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有机体”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因而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囊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在内的跨层次、整体性范畴。概而言之,马克思视野下的社会有机体是指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社会有机整体,这个社会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再生性的特点。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缘出的意义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观的总体性范畴,亦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总体性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社会有机体范畴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总括性范畴,借助这一范畴有利于我们对全部社会生活及其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有一系列的范畴,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家庭、氏族、部落、民族、阶级、国家、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等,但所有这些范畴都只是对社会生活某特定领域的规定,只有社会有机体范畴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它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总括性范畴。从宏观层次看,这一范畴包括社会生活及其过程所必需的前提性构成要素——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基础性构成要素——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上层性构成要素——社会上层建筑、观念性构成要素——社会意识,实际上包括了人们在自然中的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在这些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血缘关系、种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8](P220) 因此,借助于这一范畴,我们能够更好地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其过程进行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分析。尤其是有利于我们将对人的研究与对社会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人和人的本质的研究,如实地反映社会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而揭示并自觉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人和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从而进一步凸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为克服以往历史唯物主义“见物不见人”的缺陷,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社会有机体范畴有利于我们在对社会生活的研究中克服孤立刻板的、僵化教条式的研究方法,充分注意到社会生活各要素的具体性和彼此关系的复杂性。
在社会要素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譬如教育这一要素,它就很难被简单地归之于社会生活的某一层次,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之中。因为教育蕴涵的张力必然涉及科学技术,因此具有生产力的某些特性。但教育活动的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教育制度、教育方针等,因此又具有上层建筑的某些特性。另外教育本身的内容中必定有知、情、意、文、史、哲、政、经、法、管、教育、科学、文化、道德等,因而又具有社会意识的特性。按照过去已有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来考察这类现象,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用贴标签的办法,把它硬性地纳入到某一特定的范畴领域;如果容纳不下就把它排斥在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体系之外。提出社会有机体范畴,就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因为,社会有机体是社会各种要素的有机综合,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其综合体的一个部分,它本身就逻辑地把那些“跨层次”的要素、活动着的要素包容在内,而每个要素就是把各个领域联结起来的纽节,因此,无论是对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或是要素部分的掌握,都会更贴近于具体的社会生活的现实。
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有机体范畴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此,仅以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范畴的对比略作说明。我们知道,社会形态是从客体运行的角度对社会进程作宏观的制度的特别是社会类型的划分,它揭示的是基于生产力之上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结构方式。由于社会形态涉及的是社会经济制度与政治上层建筑等国家性质的内容,因而社会形态范畴是对各国制度的概括。因此,对社会作形态的分析主要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当生产力还不发达,人们的交往处于区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形态与社会有机体便具有某种重合性,很难明确区分。而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交往进入世界性、全球化的阶段,社会形态范畴的局限性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就有必要用社会有机体范畴而代之。这是因为,社会有机体侧重于从人与社会各要素、主体与客体包括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各种关系的自组织过程,它以人的“交往实践”为轴心,揭示人类社会各种关系在交往实践中的有机运行与协调发展。当人的交往处于区域发展的条件下时,人们对社会有机体的分析是以区域为单位的,而当人的“交往具有世界性质”时,[5](P51) 人们对社会有机体的把握就具有超越某种特定国家性质的社会形态而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性质。这就是说,一国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有机体,一国与他国或多国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践,就是“世界性”、“全球性”的社会有机体的交往与互动,由此而使得历史一步步地走向“世界历史”或全人类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历史。因此,社会有机体范畴具有普适性特点,可以为人们对现当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于社会有机体的这一特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发展的论述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预示为例,作了精僻的阐述。无疑,在经济等全球化日益凸现的今天,这一范畴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更具有时代意义。
第三,社会有机体范畴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和重心。
历史唯物主义以整个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它要研究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与内在本质,特别是要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是物质生产实践。“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5](P14) 人也就确立了自己自觉自为的主体地位,而原来浑然一体的世界也就分裂为主体和客体两大方面。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实现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使得现存的那个与主体相互对立的客体乃至全部客观世界不断变成属人的世界,而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着自己,这种发展不仅体现为个体生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体现为人的活动领域以及人和人的关系方面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也就愈来愈呈现出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景象。这就是说,人类通过自身的实践成就了自己、改造了自然、发展了自身,创造出了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自诞生之始,就以人为本地呈现出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再生性的特点,以人为前提,特别是通过人特有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来创造性地实现着人类社会的总体性,人类社会便自为因果,自我超越,自己发展着自己。这种发展,天然地蕴涵着“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的发展,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以“交往”为纽带,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并促进包括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制度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生产在内的生动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画卷,而它最后的指向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人类的共同解放的统一过程。我们通过对社会有机体横向和纵向的解剖,可以再现出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波澜壮阔的画卷。因此,我们今天有理由确立社会有机体范畴不仅仅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总体性范畴,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性范畴,也是其所有范畴中最大最重要的范畴。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社会有机体的发展。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与内在本质,特别是要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就要以基于人类实践之上而形成的社会有机体为其研究对象,因为这一整体性对象中包容着人类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的内在本质,蕴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以实践为基础,以社会有机体这一科学抽象的总体性范畴为对象及重心,然后以马克思为榜样,运用马克思最喜欢运用也是运用得最为娴熟的从抽象到具体的辨证思维方法,去透视社会生活种种现象,去认清社会生活的细密要素与内在联系,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与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