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3年钦州市钦北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论文_周玉秀,黄齐华

(钦州市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 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北区2005—2013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钦北区细菌性痢疾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3年钦北区细菌性痢疾发病人数共372人,年均发病率为5.6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6月为发病高峰。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05:1。5岁以下儿童组发病最多(55.91%),其次是5~9岁(13.71%)。职业以散居儿童发病人数最多(52.96%),其次为农民(22.85%)。结论:2005—2013年钦北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呈下降超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危人群,其次为农民。应针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预防控制。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050-02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随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食物或饮用水被污染,可引起食物型或水型暴发流行。为了解钦北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指导今后科学防控工作,现对2005—2013的细菌性痢疾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钦北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人口资料来源于钦北区统计局。

1.2 研究方法

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汇总,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5—2013年钦北区共报告372例,年均发病率为5.6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

表1 2005—2013年钦北区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

年份 人口数 病例数 发病率(1/10万)

2005 658719 101 15.33

2006 668750 100 14.95

2007 694597 54 7.77

2008 704199 53 7.53

2009 721102 18 2.5

2010 754904 16 2.12

2011 760848 12 1.58

2012 769000 10 1.30

2013 811961 8 0.98

合计 6544080 372 5.68

2.2 时间分布情况

2005—2013年钦北区各月份均有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但主要时间段为4~10月,占全年发病总数的84.95%。3月份开始上升,6月份达发病高峰,2月份发病数最低。见表2和图1。

2.3 地区分布情况

钦北区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前5位的乡镇依次为:大寺(12.19/10万)、平吉(7.81/10万) 、贵台(6.11/10万)、小董(5.94/10万)、青塘(5.47/10万)。年均发病率最低的是大直(1.10/10万)。见表3。

2.4 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表4)

5岁以下儿童发病人数最多(占55.91%)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趋势,其次是5~9岁(占13.71%),20~29岁,30~39岁年龄组发病最少(均为2.1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05:1。

表4 2005-2013年钦北区细菌性痢疾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

年龄段(岁)男/女性别比(男、女)合计 [例(%)]

0~149/592.53:1208(55.91)

5~38/132.92:151(13.71)

10~13/34.33:116(4.30)

20~2/60.33:18(2.15)

30~4/41.00:18(2.15)

40~7/23.50:19(2.42)

50~5/90.56:114(3.76)

60~13/111.18:124(6.45)

70~13/121.08:125(6.72)

80~876/32.00:19(2.42)

合计250/1222.05:1372(100)

2.6 职业分布情况

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52.96%(197/372);其次是农民占22.85%(85/372);幼托儿童占7.80%(29/372);学生占9.95%(37/372)。见表5。

表5 2005—2013年钦北区细菌性痢疾发病职业分布

年份散居儿童农民幼托儿童 学生 离休人员 其他

2005 65 191 13 0 2

2006 46 296 10 2 7

2007 25 143 70 4

2008 161416 3 1 4

2009 163 0 0 0 1

2010 131 1 2 0 0

2011 63 1 2 02

2012 51 0 0 0 1

2013 51 1 0 0 0

合计 197 85 29 37 3 21

3.讨论

钦北区2005—2013年细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这与其他一些地区研究报告一致[1],其主要原因是我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力度逐年加大,健康教育广泛开展,人们生活水平逐年增高,卫生防病意识提高等。钦北区的细菌性疾病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时间段为4~10月,6月达发病高峰, 这与郭泽强[2]的报道结果相同。因我区地处南方,气温较北方高,降雨量多,温湿的环境利于苍蝇孽生,夏秋季节普遍,有吃生食、瓜果、凉菜等习惯有关,饮食最容易受污染,使发病机会增多[6]。

钦北区细菌性痢疾呈典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与张庆惠[3]报道一致。其主要原因是婴幼儿自身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婴幼儿自身肠道免疫功能较差;以及与喂养者及小儿吮手的不良习惯有关[4]。本结果显示,细菌性痢疾报道发病数男女性别为2.05:1,与国内相关报道[3][5][6]的男性报道发病数多于女性的结果相同,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性卫生习惯较女性差,而且在外就餐机会多,因不进饮食而导致菌病发病较女性多[2]。钦北区细菌性病痢疾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发病最多,正好对应着5岁以下儿童发病人数最多。其次是农民,我区管辖11个乡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防病意识不高,环境及饮水条件较差[6]。近几年钦北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合格率偏低,2011年为45.71%,2012年为59.68%,2013年仅为32.29%,2014年为51.5%,其中水质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微生物。

针对钦北区细菌性疾病流行特点,首先要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农民等重点人群的教育,特别是在夏秋季高发季节,在村委会、街道办事处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粘贴细菌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大宣传,普及菌痢等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个体卫生防护水平(特别是饮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腐败食物)[8];其次加大对农村饮用水的监管力度,提高净水能力,防治细菌性疾病性水传播扩散;改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灭蚊工作,减少水源污染,从而降低痢疾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张钟,程婷婷,马涛等.南京市2005-2012年细菌痢疾流行特征分析[J].KH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1047-1050.

[2] 郭泽强.南宁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4941-4942.

[3] 张庆惠.2004-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4):529-531.

[4] 耿贯一.流行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7-137.

[5] 宋瑶.2009-2012年天津市红桥区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4,30(15):2134-2135.

[6] 邓肖英,李齐芳.灵山县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J].海峡防防医学杂志,2012,18(6):42-43.

[7] 黄开华,闫建平,陈杰雄等.龙岩市2007-2012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12):1388-1390.

[8] 詹思延.流行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80-481.

论文作者:周玉秀,黄齐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2005—2013年钦州市钦北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论文_周玉秀,黄齐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