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论文_肖方坚1,谢卫民2

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论文_肖方坚1,谢卫民2

1 身份证号码:35042619801217xxxx;2 身份证号码:131002198712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的增多以及因施工场地的局限,交通流量的影响以及工艺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路桥工程无非就是桥梁、隧道、路基和路面等几大部分组成,虽然在施工中技术难度不大,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市政路桥工程中存在一些技术及质量问题。

关键词:市政道桥工程;特点;问题;施工技术;方法

城市道桥建设发展迅速,各地市政不断加大基础工程建设投入,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任务也日益增加。城市市政道桥施工现场的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且土方工程量较大,分项工程项目相互交叠、联系紧密,施工质量较容易受到施工材料、施工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条件、道桥交通、施工技术及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虽然道桥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从业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1市政道桥工程的特点

1.1施工现场作业面狭窄,对周围设施影响大

由于早期城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没有进行长远期的整体布局,致使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市政工程建设是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而路桥工程都是大型工程项目,需要大型机械的操作和宽阔的作业面,这就会使施工现场的建筑或设施面临拆迁的局面。同样由于原先道路或建筑在空间上的制约,在进行局部的桥路施工时可能会进行全路段的封死,致使城市交通收到很大的影响。

1.2施工原材料投资很大

市政道桥施工材料使用量非常巨大,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工程造价中,道路建设材料耗费占到项目投入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并且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做好材料的质量验收和运输、库存、管理、使用工作意义重大。

2 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 过渡阶段的施工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过渡阶段的不均匀沉降是其中普遍存在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地基和台背材料。其中,对于地基来讲,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地基的特点,不仅含水量高,而且还有着较大的空隙,自然其抗强度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再加上道桥自身的重量,极易发生塌陷的现象。另外,在施工中,对于台背材料的选择,通常都会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可是这种材料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其空隙率大,而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将其压实,是存在很大难度的,进而也会导致道桥工程发生沉降。

其次,软基处理设计。在进行软基设计时,由于施工技术的影响,对于软土地基的存在,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造成设计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进而也就达到道桥墩建设所要求的质量。

另外,施工作业。通常来讲,道桥工程由于其施工周期较长,一些单位一味地追求进度,在施工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操作,影响了施工作业的质量,进而为路基沉陷埋下了隐患。

为此,在施工中,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处理:

2.1.1 合理选择施工填料

在实施路桥的过渡路段时,要加强对材料的慎重选择。第一,要对各种土壤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试验,全面了解土壤的性质和性能,结合实际需求和施工需要,进行材料选择。第二,要考虑材料特性可能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如孔隙较大的填料,其压实度较低,极易发生变形,因此,要结合实验的结果,尽量选择空隙率小、透水性好,而且压实度高的材料,全面考虑土壤的各项技术指标,如渗水性土、砂类等等,在工程投入使用后,路基路面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保证地基的沉稳不变形。

2.1.2 利用土工格栅,抑制其变形

在施工中,要通过土工格栅,使路基的荷载作用有效降低。因为,对于土工格栅来讲,其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工程材料,具有较好的应力和应变分散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它不仅可以路基产生摩擦时,使台背的垂直应力能够减小,而且在强大的车辆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保持路段的稳定性,使得不至于变形,进而有效地降低沉降现象发生率。

2.1.3 科学设置合理的过渡段

在施工中,可通过缓和过渡段的设置,来提高路基的强度。从某种角度上讲,在路基与桥梁进行连接时,如论路基的抗压力多大,强度多高,一定会产生沉陷。但是,桥梁作为刚性结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会发生形变的。因此,要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可以通过过渡段的设置,结合路段的不同强度,合理设计,使得相应部位的强度提高,进而有效地避免沉陷现象的发生。

2.1.4 合理选择和优化桥台结构

目前,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桥台结构选择也变得多样化,因此,在施工时,要选择最有利于缓解沉陷的桥台结构,使其不再受施工作业面的限制,既保证了大型机械的碾压,也保证施工所要求的压实度,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2.2 路基面防水施工技术

首先,防水的重要性。正如我们所知,施工中防水技术对市政道桥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密切关系着工程使用的寿命。如果在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不到位,水就会极易渗入到混凝土结构中,造成钢筋的腐蚀,从而对道桥结构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为了避免由于混凝土胀裂对路桥结构的影响和破坏,使得道桥工程寿命延长,就必须要加强和完善路基面的防水技术。

其次,防水技术。第一,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路桥路基后,都会进行相应的打毛处理,通过路基面粗糙度的增加,使路基面和防水层的粘度增强,同时,在施工中,还要结合路基面的复合防水材料的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加强对防水层的保护,进而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第二,加强对裂纹的处理。在道桥工程中,存在着许多细微裂纹,而这些裂纹往往隐藏在浮浆中,这就是工程中施工中所指的细节缺陷。对于这些细微的裂缝,可以通过打毛的方法进行处理,将暴露出来,然后,再利用防水层的封堵功效和渗透作用,达到防水效果。第三,合理处理路基面浮浆。在道桥竣工后,通常会发现一些油浪、拥包、网纹以及车辙等,这些会严重影响防水层与路基面的粘结强度,因此,要先用铣刨机进行处理,将这些浮浆彻底清除干净,从而来提高道桥路基面的强度,起到良好的防止渗水功效。

3 加强市政道桥工程质量的控制

3.1 健全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质量责任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应酬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针对工程建设中发生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以主设计要求,规范施工,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施工单位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施工单位有足够的资格进行施工。

3.2 规范监理制度

首先,建立独立化的监理机构,实现其在人事上和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在工作中,要能够相互协作、相互统一以及相互制约,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强化监理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另外,要保证监理的公平、公正、合理,完善相关的监理机制,推动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次,要提高监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要改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加强对监理队伍的整顿清理,严格审查监理机构以及监理人员的资质,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3.3 提高工程人员素质,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和流程

工程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工作中一丝不苟。在施工管理中,要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优化施工资源配置,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采用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4结束语

道桥施工技术对道桥工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筑工作者必须要充分掌握道桥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合理施工,规范施工程序和工艺,有效地控制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做好技术分析,保障道桥施工质量,为我国市政道桥工程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金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方法的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06)..

[2]徐文杰.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价值工程,2010,(15).

论文作者:肖方坚1,谢卫民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论文_肖方坚1,谢卫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