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建筑行业同样存在,并且接触职业病人群数量较大,潜在职业病发病风险较大。然而职业健康管理在建筑行业项目层面才刚刚起步,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导实施办法进行指导,建筑行业项目层面职业健康管理存在困惑。本文通过职业健康管理在大连天地河口湾A-9(控B-10)地块工程项目的实施,对职业健康管理流程及实施重难点进行分析,以便其他项目有所借鉴。
关键词:职业病;职业健康;管理流程;实施重点难点
1前言
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性,民众对职业病防治意识的淡薄,使部分企业忽视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没有尽到企业应尽的义务,没有投入足够的防护措施,导致近年来,部分行业职业病人数激增,对部分人群和他们的家人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和经济负担。
2项目层面职业健康管理流程
2.1项目部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管理机构,配备一名职业健康专职管理人员(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收集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文件,编制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全年职业卫生培训计划和职业病防治经费使用计划,制定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及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2对涉及到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其中必须涵盖职业健康相关内容;并且在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中,有职业健康相关内容的体现,在项目存在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场所张挂警示标志,提高作业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2.3系专业职业病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地检测,并收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及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2.4监督分包单位与工人签订用工合同时,合同中必须包含职业健康相关条款,分包单位应尽的义务。
2.5监督分包单位在工人进场作业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收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及该单位为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出具的体检报告,并将体检结果对工人进行告知;监督分包单位必须对涉及职业健康危害的作业工人发放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用品,收集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用品的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文件,并做好发放记录;在涉及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退场前,监督分包单位必须对作业工人再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收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及该单位为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出具的体检报告,并将体检结果对工人进行告知。
3实施重点难点与解决措施
3.1实施重难点
一般项目在与分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签订时,没有职业健康相关条款进行制约,造成项目在后期要求分包单位组织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时,分包单位不理解、不配合,致使项目的职业健康工作难以进行。
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用品较于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价格较贵,项目要求分包单位对作业工人进行配备时,分包单位不愿配备。
分包单位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涉及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人员不定时更换,存在组织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频次较大、不及时、费用高等特点。
3.2解决措施
实施难点的根本在于多数企业与分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签订时,未对职业健康相关条款进行约定,导致在后期实施时,因费用分担达不成一致意见存在较大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合同谈判时,一定要在合同中写明职业健康相关工作内容,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管,用法律约束分包单位,保证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4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1)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依据建设工程产品的特性,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有以下特点。①复杂性。建设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涉及大量的露天作业,受到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地理条件和地域资源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较大。②多变性。一方面是项目建设现场材料、设备和工具的流动性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项目不断引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这都加大了相应的管理难度。③协调性。项目建设涉及的工种甚多,包括大量的高空作业、地下作业、用电作业、爆破作业、施工机械、起重作业等较危险的工程,并且各工种经常需要交叉或平行作业。④持续性。项目建设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从设计、实施直至投产阶段,诸多工序环环相扣。前一道工序的隐患,可能在后续的工序中暴露,酿成安全事故。⑤经济性。产品的时代性、社会性与多样性决定环境管理的经济性。
2)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
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办理各种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审批手续。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安全预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应组织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设施和安全设施的设计,防止应考虑不周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设计单位应考虑施工安全和防护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分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应进行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5工程职业健康在整个项目工程施工阶段的要求
5.1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办理各种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审批手续。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安全预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应组织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5.2工程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设施和安全设施的设计,防止应考虑不周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设计单位应考虑施工安全和防护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分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应进行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5.3工程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在申请领用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生产施工措施的资料。对于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对于应当拆除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拆除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拟拆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涉及毗邻建筑的说明,拆除施工组织方案,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的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5.4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
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审批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环保设施进行竣工验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
6结束语
《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16年7月重新进行修改,但职业病的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及民众的职业健康意识仍然淡薄,建筑行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仍旧匮乏。引起高层重视,从施工作业基层做起,大力加强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层面职业健康管理,保障劳动工人的合法权益,从大连天地河口湾A-9(控B-10)地块工程项目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严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燃气集团公司的运行[J].安全.2017(01):115-116.
[3]崔明训.浅谈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6(21):88-89.
论文作者:张鹏飞,陈光,秦梓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职业论文; 健康论文; 作业论文; 职业病论文; 单位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工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