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医院 社区科 ;2威海市中医院 针灸推拿科)
【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慢性病人群的体质类型特征﹐从而为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在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三级预防提供调查数据的支持。 方法:采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第3版)》中医体质辨识表,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2017年1-5月进行65岁以上进行健康体检的慢性病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采集﹐筛查和分析。 结果: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体质以瘀血质为主﹔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为主。 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病患者体质偏颇类型明显﹐应加强健康干预,实现老年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体衰老,导致各种慢性病发生及身体功能减退,降低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作为社区常见慢性病,对社区居民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也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管理的重点人群,其中老年人中医药管理的体质辨识是中医治未病的抓手,为治未病提供了方法、工具与评估体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规定的山东黄河医院所辖社区管理65岁以上人群中,随机筛选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抽取312例。其中冠心病96例,高血压112例,糖尿病104例,三者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按照《规范》中《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填写老年人体检表以及中医体质辨识表赋值,随机筛查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 312 例,进行体质辨识(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312例样本中瘀血质、痰湿质、阴虚质较其他体质病例数明显较多(P>0.05)。
表 1总样本(312例)体质辨识情况
2.2 不同疾病中医体质辨识 组内比较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以瘀血质为主,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为主(P<0.05);组间比较,阳虚质患者患冠心病较多,阴虚质患者患糖尿病可能性大,气郁质患者高血压病发病率高(P<0.05)。
表 2慢性病体质辨识构成情况
3讨论
本研究体检人群中绝大多数为偏颇体质,其中瘀血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气虚质、是最常见的五种体质类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4]。参加体检的人群年龄均在65岁以上、慢性病患者,年老气虚无力行血,血行瘀滞,脉络瘀阻,为血瘀质;脾胃气虚,水液运化失司,致水液内停生痰生湿,发为痰湿质;年老五脏精气渐衰,肾精亏虚,加之久病气阴耗伤,从而表现为阴虚、气虚体质。
在体质与发病的关系上,每种体质都有其不同的形体特征、表现、心理特性和对环境的反应能力,以及发病倾向[5]。本研究中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以瘀血质为主,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为主(P<0.05),阳虚质患者患冠心病较多,阴虚质患者患糖尿病可能性大,气郁质患者高血压病发病率高(P<0.05)。《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通过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可阻止疾病的进展,从而起到预防的目的[6,7]。以上结果提示对社区65岁以上慢性病人的阴虚质、血瘀质人群应给予干预,加强健康宣传,指导饮食,合理锻炼,改善该社区常见病的体质使其趋于平和,从而协助慢性病有效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琦.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2]李杰.中医体质分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阳虚体质的相关研究[M].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29-30.
[3]刘冬梅,杜茜倩,李胜玲,等.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77-80.
[4]贾丽娜,庄海林,刘登蕉,等.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60-5963.
[5]俞若熙,王琦,王济,等.体质辨识应用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2):107-109.
[6]刘扬.老年人体质特点研究概述[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 8 (7):248-250.
[7]刘冬梅,杜茜倩,李胜玲,等.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77-80.
论文作者:王希1,刘俊蕊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体质论文; 慢性病论文; 冠心病论文; 中医论文; 高血压论文; 社区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