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县人民医院 161200
【摘 要】目的: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并对其临床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心内科收治老年患者共120例,对在治疗期间出现猝死的患者59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并进行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吸烟、饮酒、剧烈运动等因素对病因的影响。结果:出现猝死的老年患者主要病因有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炎以及肺心病等,各类病因相互间差距不大,因此导致猝死原因较多。结论: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等因素是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剧烈运动等会增大猝死发生几率。
【关键词】心内科;心源性猝死;病因
在心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心源性猝死是老年患者常见院内猝死病因。心源性猝死是指患者心脏突然出现室颤、室速过快以及心律失常等现象而导致的患者自然死亡,由于发展速度过快,不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因此需要对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预防措施,从而避免出现心源性猝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心内科治愈率提升提供条件。在心内科中,老年患者是心源性猝死高发人群,因此要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深入了解致死病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成功几率。本文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老年心内患者中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共37例进行分析,探讨致死病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经家属同意后,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院内心源性猝死患者59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67.24%),女性20例(32.76%);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2.5±5.1)岁;12例伴有高血压,47例伴有不同等级的心衰。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均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符合心内科收入患者标准,在住院期间进行综合治疗。
1.2综合治疗。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吸氧、介入溶栓、建立静脉通路等综合疗法,为患者安排责任护士进行科学、专业的护理。
1.3临床病因统计。对58例研究对象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方法,58例研究对象从突发猝死前症状发作到心源性猝死的时间为5-23h,平均(11.1±3.3)h,符合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心脏病协会、国际心脏病学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和颁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诊断冠心病。按照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衰分级标准诊断心衰。
2结果
2.1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统计。入院时基础病中,肺心病5例(8.62%),冠心病19例(32.76%),风湿性心脏病7例(12.07%),心肌病9例(15.52%),高血压心脏病8例(13.79%),主动脉夹层4例(6.90%),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10.34%),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19例(32.76%),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陈旧性心梗4例和急性心梗6例。58例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中伴有高血压者11例(18.97%),伴有不同等级心力衰竭者47例(81.03%),可见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最多。分析58例研究对象心电图检查结果,23例(39.665%)室颤、10例(17.24%)室性心动过速、9例(15.52%)房颤、6例(10.34%)频发室性早搏、6例(10.34%)房室传导阻滞、4例(6.90%)其他,可见室颤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最多。
2.2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时间统计。59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中13例(20.69%)住院14d内发生心源性猝死、36例(62.07%)住院14-21d发生心源性猝死、10例(17.24%)住院21d后发生心源性猝死,可见心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后14-21d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最多。58例心内科患者中12例(20.69%)在白天12:00前发生猝死,分别有9例(15.52%)在白天12:00后和夜间0:00前发生猝死,28例(48.28%)在夜间0:00后发生猝死,可见夜间0:00后发生猝死的人数最多,夜间发生猝死的人数大于白天的。出现猝死前症状1h内35例(60.34%)猝死,1-6h内13例(22.4%)猝死,6-12h内8例(13.7%)猝死,12h后2例(3.45%)猝死。
3讨论
心源性猝死是心内科治疗期间常见致死因素,具有突发性,极易产生医疗纠纷,老年患者是心源性猝死高发人群。由于心源性猝死发生突然、发展迅速、病发过程短、无法预料,因此不利于临床抢救与治疗,心肌病症以及心血管类相关疾病的存在会严重损害心肌,从而引发猝死。在心源性猝死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严重的室颤、室速以及心律失常问题。
心源性猝死患者具有病发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征,在老年群体中是主要的病发群体,因此,对住院期间的老年患者进行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把握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病因,对临床上有效预防与控制心源性猝死症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据最新的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的多元化,心源性猝死的病发群体,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年轻患者的当中,而无论是年轻群体还是老年群体,一旦发生心源性猝死症状,患者的存活的可能性十分低,因此对心源性猝死相关因素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因素除了与各种心脏病以及冠心病有关联外,还具有复杂性特点。
通过对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在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因素中,大量的饮酒、吸烟、剧烈运动以及情绪波动大等是常见致死因素。其中剧烈运动以及情绪波动过大是最基础、常见的危险因素。只有少部分患者不存在明显致死病因。本次研究证明,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要重点关注患者生活习惯,对心内科患者不良习惯进行干预,避免出现猝死。
有研究发现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可加重心脏疾病的病情,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血管收缩,引起冠脉痉挛,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酒精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引起心肌细胞损害,加重心肌缺氧症状。便秘时用力排便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均可导致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增加,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耗氧量,进而诱发心绞痛、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在实际工作中作者发现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复杂,常常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加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适度运动,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遇事保持心境平和,尽量缓解或消除精神压力。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做好风险预后评估,规避危险因素,减少心源性猝死等严重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罗毓萍,任继刚,秦雯霞,等.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临床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42-46.
[2]李富国.院内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54-55.
[3] 张克垒,杨艳茹.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J].中国继续教育医学,2014,02(01):18-19
[4] 王少霞.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0):100-101
论文作者:陈润唯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患者论文; 心源性论文; 老年论文; 病因论文; 因素论文; 心内科论文; 发生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