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源贵

浅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源贵

广西展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至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此促进施工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一定重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使施工工艺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最终保证工程项目品质,避免因各项因素干扰使水利水利工程遭受到一定损失,最终达到可持续发现的目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革新的必要性

首先,水利水电是安全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它对社会工业的发展有利无害。随着当今社会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及社会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趋于白热化,所以在这里,技术一定是行业发展的最有利保证。目前,行业内许多企业都希望能够快速精进自己的行业技术,提升管理质量,协调组织好各方面的工程施工工作,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再提升一定高度,甚至达到质的飞跃。但随着近来大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水涨船高。所以在这种行业发展状态下,学会创新,提升施工效率,就成为了行业水平提升的关键,这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行业的持久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探讨

2. 1对预应力锚固技术进行介绍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技术特点特殊,而且其技术实施的质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能起到直接作用。预应力锚固技术所涉及到的名词包括以下几个:预应力岩锚、预应力拉锚和混凝土。在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预应力锚固是变化较多且工艺上比较新颖的一种新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利用到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锚固的尺寸、方向和深度,它会预先对施工对象基岩或建筑物进行主动的预压应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压力后,实现对施工对象受力条件的改善和加固作用。它的施工流程如下:首先要对施工建筑进行钻头造孔,然后向孔洞内编束、放束和锚固,在孔洞中实施张拉和防护等等技术工作。在造孔环节中,要根据施工前的设计标准展开工作,它的主要工序是:钻孔———测孔———扩孔———固结灌浆———扫孔。另一方面,在灌浆过程中也要为锚束设置数量合理的进浆管与排气管通道,一般设置进浆管为2~4个,而排气管要1~2个左右。最后,要保证锚束孔外部分不会由于锈蚀问题而无法锁定预应力,考虑到锚束具有很好的锚头连接作用,所以保护好锚束就可以缓解基岩对来自于建筑的高强度负荷,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性。

此项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当中经常会被应用,通常都会应用到工程最为主要的地方,施工企业能否将此项技术合理的应用在水利水电施工当中,这将决定该工程是否可以获得最多的经济效益。此项技术应该是预应力拉锚与岩锚的总称,属于预应力技术发展中产生的心锚固技术。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设计的标准、方向以及锚固的深度,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方案加以制定,在准备施工时期应该事先施加一些预应力,通过此种方法会在施工中促使锚固技术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应用锚固技术时,其有着较强的延伸能力,按照工程的施工要求通常情况下有锚孔形式施工和锚束形势施工,实际施工时应该把锚头设置在锚孔的外边,进而锁定好预应力,这样会使锚束与锚头很好的连接,在这种力的支持下岩层将要好的对负荷进行承担,因此,在水电工程中应用锚固技术可以促进其更加稳固,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随着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的庞大化,大体积混凝土也就在工程中时有出现,它们一般应用于水利水电建筑的高层基础,或者是水电站大坝这样的防御工事结构中。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更加厚实、体型也更大,由于具有更强的钢筋密度和浇筑量,它对于施工环境与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所指的就是最小断面尺寸>1m的混凝土结构,因为尺寸过大,所以在施工中还要注意处理对其的温度差值管理工作,这样可以解决一些由于温度而造成的混凝土应力裂缝。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碾压混凝土的技术方法实质上是为了应对一种干硬性贫水泥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的主要制备材料就是火山灰质掺和料、外加剂、水、砂、硅酸盐水泥、分级控制的骨料等等。将它们共同搅拌制备5个小时,就能生成无坍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过程中,用土石坝的方法对其它建筑施工,并配合振动碾压的方法就能分层压实混凝土。干硬性碾压混凝土不同于常规混凝土,它的拌合物更加干硬且坍落度为0。而且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较高,要根据物料运输、混凝土推铺、碾压等多个因素来决定工艺流程,而在运输、拌和过程中也要避免材料离析的发生,并且要做到对拌合物VC值的严控,保持其在有效范围内才能辅助制备碾压混凝土。另外,如果在使用碾压混凝土时采用通仓薄层的碾压施工方式,就可能造成碾压层之间的黏结层薄弱现象,为水电站的大坝坝体带来耐久稳定性问题,所以此时应该结合垂直水平钻取芯样的方法,为混凝土的黏结层构建黏结钢拉板,然后立刻进行轴向拉伸试验,以测试它的水平施工缝黏结强度是否可以达到实际要求标准。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加固土坝防渗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土库经常会出现跌窝、渗水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水库的渗漏,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土库的问题,或者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修补手段,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水库的坍塌,形成安全事故。因此做好相应的加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定期对土库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土库进行加固,从而避免土库出现变形、渗漏等情况的发生,提升水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在对土库的坝体进行灌浆以前,需要技术人员对土库的整体情况进行检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浆,对于主排孔需要根据坝体的轴线进行设置,副排孔需要在坝体轴线正前方的150厘米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两个排孔分开,并且距离保持在3-5米之间,从而保证灌浆的顺利,实现对土坝的加固,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

2.2坝体填筑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坝体施工技术非常关键,在坝体表面需要进行流水施工作业,这样情况下,坝体的填筑技术得到了应用。流水施工工作结束以后,需要进行的是卸料和平斜作业,因此必须对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求各个部门认真分析自己当前的工作任务。坝体填筑需要按照已有方案进行施工,然后在施工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铺料和碾压过程开始之前,需要对坝面进行区域划分,然后才可以进行碾压施工。另外,在坝体的填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热量的存在,因此为了防止热量流失,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方案对填筑材料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并科学控制,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坝体的热量还能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在建筑方面的工作效率。

2.3混凝土的碾压技术

混凝土碾压技术是先将大面积干硬混凝土混合物进行碾压再进行浇筑的一种筑坝方法,能够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改善混凝土层面,成本低、效益高、施工快,适用于大体积和大面积施工。要求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碾压后坚实度要达到坍落度为零,铺料要薄层,选用砂石骨料、水、胶凝材料以及空隙气泡等材料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碾压标准和要求。

3结束语

因水利水电工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和加强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对并整个工程实施全方位实时管控,从根本上保障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切实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论文作者:李源贵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源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