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学必须向高效课堂来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但这一理念要内化为教师实际的教学行为,却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现象,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一、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合作学习有形无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本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了一个程序。
三、只见老师讲课,不见学生动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教学本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必要的,但更应该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口、动手、动脑,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四、只管结果,不问过程。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这个层面上,而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学生虽然结果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
课堂提问要有开放性,所提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要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 电教手段效果不好,作用只是代替小黑板,变动内容少,起不到突破难点、直观思维的作用。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要追求高效课堂。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高效呢? 什么是高效课堂?简单地说,我们所探求的高效课堂就是指效率高、效果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的课堂教学,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倡导“分类要求、分别指导、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应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的知识内容,一节课可以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给学生实践、实验、讨论、辩论、思考等机会,特别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思维活动的机会,要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组织教学包括课前与课中两方面。课前组织教学包括:提前两分钟到教室门前或教室内站好,一是组织学生到教室坐好,并安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二是自己心中默默整理一下讲课思路。这样,师生都做好课前准备,进入教与学角色的速度自然就快了,效率就高了。而在课中组织教学上,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环节的合理设计,二是学生学习秩序的管理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是否高效。
一、要向基础教学要高效。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要注意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的点拨,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活动感悟。只有夯实基础,一步一个台阶,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分层设计练习要高效。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筛选课内外作业,设计一些与当堂所讲内容相关的典型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既避免了习题的机械重复,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并且还能突出重点,保证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外,学生有差异,统一布置作业会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作业要分层布置,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总之,高效课堂的实现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再嵌入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理论水平、科学的教学方法、崇高的道德修养。
论文作者:苟亚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高效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材论文; 课前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