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路面施工是所有路面工程中,应用施工材料种类较多、工序较多且复杂的工程,并且外界环境如空气湿度、室外温度也会对路面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路面铺设道路材料的选用、配比及施工设备的选择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提升道路铺设质量,参照本文所提及的施工要点,提升道路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1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初步施工阶段
1.1 施工材料的选择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要求,水泥要选用强度高,凝固后委缩率小、耐磨损高、耐冻性强且经久耐用的水泥材料,对于这些材料的应用及配比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对城市公路路面、城市道路应用抗压性为32.5兆帕斯卡的硅酸盐的水泥,以满足任何车辆的行驶要求,保证驾驶安全,如果应用其他的水泥品种既要满足性能要求又要确保经济效益。
路面铺设用砂料,要求要符合强度要求,砂的细度要控制在 2.5 以上,应用粗砂最为合适,并且砂石要有耐磨性,具有一定的棱角以增加路面阻力,但要保证砂料的纯净,杂质较少。要求碎石有一定的硬性、耐磨性、纯净且级配优良,碎石的粒径要小于 4 厘米。在特殊情况下要额外加入外加剂的使用,如减水剂、流化剂等,用于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其耐磨性、稳定性,确保行车安全。
在对水泥混凝土进行配比搅拌时,要确保应用的水纯净卫生,不能有污染物质或过多的杂质、重金属,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路面铺设质量。
1.2 路面施工技术
在水泥混凝土的摊铺环节,摊铺之前,要对基层路面的平整度、干燥程度、路面钢筋的安放以及传力杆装置进行及时的检测,并且保证路面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及支撑等情况满足铺设要求。在检测不合格时,要及时的进行基层路面整平、杂质清理、路面除湿等处理操作,二次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铺设。将混凝土混合料运送到铺路地段时,将混合料导入模板基层,之后进行人工正平及填补工作,若此时出现离析现象,则要应用铁锹进行搅拌。
混凝土的摊铺要尽量保证一次成型,对路面铺设的厚度,要结合振实这一不确定因素预留一定的厚度,并进行试验测定,一般预留出百分之十的厚度。在下一步应用铁锹摊平的操作中,注重铁锹的应用方式,禁止抛掷避免产生离析现象。在模板与路面的连接处摊铺时要注意避免蜂窝的产生,应用铁锹将会析出,防治此现象。
1.3 振捣处理
在振捣处理时要求混凝土在铺平的情况下应用平板振捣器以及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平板振捣器作用深度在 20 厘米左右,插入式振捣器则应用于振捣处的边缝、拐角、进水口等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插入振捣时先应用插入式振捣器沿边缘、拐角处进行第一次振捣,要注意插入的间隔位置要均匀,全覆盖并且进行交错移动,保证每一个振捣处振捣时间在 20 秒以上。控制振捣器的每一次位移小于其自身宽度的 50 倍,与模板之间也要控制一定的距离,大约在设备自身宽度的 8 倍以内,且尽量避开钢筋及模板。
应用平板振捣,要确保对路面的每一个位置都进行振捣,要确保有 10 厘米至 20 厘米的重叠。在相同位置进行振捣时,分析水灰比,水灰比越小,要求振捣时间越长,当小于百分之45 时,振捣时间要在 30 秒以上,大于百分之 45 时,振捣时间要在 15 秒以上,衡量标准为振捣时不再有气泡产生且有水泥浆溢出。
1.4 初次整平在初次整平时要应用振动梁,将振动梁反复在路面上进行拖拉 3 次,使施工表面有水泥浆溢出,并且不再有气泡。振动梁牵引前进的每分钟前进距离控制在 100 米左右。当遇到路面出现凸起或凹陷时,要进行及时的填补或铲平。凹陷填补要注意应用混合材料且要求细腻,但不可以用纯砂浆填补。完成后要应用牵线检测路面是否平整,在进行细微的刮抹或填平。
2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二次施工阶段
2.1 接缝施工阶段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接缝的处理是施工中较为容易出错的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出现漏洞,导致接缝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存有缝隙会导致模板损坏,影响驾驶体验。根据一般的设计,解封一般为纵向施工缝。拉杆要在混凝土浇筑之间设立,施工缝的拉杆要安装在模板预留的孔位,缝隙槽要在浇筑后用锯缝机器进行切割。当混凝土强度达5兆帕斯卡时就可以进行锯缝。施工中的另一种接缝为横缩缝,是在混凝土凝固后锯成的,也可在新建成的混凝土中用压缝完成。锯缝的时机一定要把控及时,当施工季节处于夏季时,要在 3 块板间隔处锯出一条,之后补齐,还可以在 3 块板压出一条压缩缝,防止混凝土板开裂。锯横胀缝时要与路中心呈 90 度角,缝隙的宽度要完全相同。
2.2 对路面的修正及防滑处理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凝固前需要进行及时的抹平,此处介绍人工抹平及机械抹平两种抹平方式的技术要点或注意事项。在进行人工抹平时,会因为过大的强度,使水汽、水泥及细沙渗透至混凝土层,导致表面干缩性大于底层混凝土,而强度却低于表层。在应用机械抹平的情况下,在机械上加装一个抹平圆盘,就可以进行粗光,加装细抹叶片,就可以进行精光。
为保证行车安全,提升驾驶体验,要提升路面的阻力,要求混凝土表面具有高摩擦力。依据有关规定,新建成的混凝土路面要求每小时车速在 45 公里时,摩擦系数要在0.45 以上。可以在凝结的混凝土表面,用金属刷或其他硬物刮出槽体以提升摩擦力。
2.3 养护及填缝阶段
在混凝土板建成之后未凝固之前进行及时的维护处理,将混凝土中的拌合料起到高效的水化、水解效果,从而避免因收缩效应而产生裂缝,一般养护时间要求 15 至 20 天。要求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并在养护期内,设置路障及标识提醒车辆绕行,当路面强度达设计强度的四成之后,才可以允许行人通过。一般情况下,通过初步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用手按压路面无压痕时,应用草垫或是湿沙覆盖路面及模板边缘,起到防潮的作用,保证路面不受天气影响。养护期间进行洒水养护,保证养护覆盖物的湿度。
2.4 拆模
在模板拆除阶段,要先将支撑杆、铁锹、养护覆盖物清除,之后用撬棒插入混凝土层及模板之间,慢慢的进行撬动,撬起完成后要注意将模板及时清扫妥善安放,准备二次利用。在拆模结束的一段时间内,同样禁止车辆通行,测量混凝土路面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正式通车,并设立标识限制车辆重量、高度等。
2.5 季节性施工要点
在雨季的施工要避免雨水、低温、大风的天气开展工程,在施工现场要设置排水系统,排水沟、防潮膜等,确保施工现场没有积水,保证基层路面质量。施工设备也要做好防潮处理,避免因潮湿出现故障,影响工期。注意好水泥的防潮措施,制定施工计划,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在夏季施工尽量安排夜间施工,避免温度及光照加速混凝土干燥凝固。冬季施工则要覆盖保温材料或蓄热药剂,避免冻结。
3 总结
在当前阶段的道路施工工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极高的强度、良好的稳定性、超强的耐久性、极长的使用寿命、养护难度低费用低,创造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在路面铺设行业得到了推广及广泛应用。为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保证达成设计要求,要进行精心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志洪 . 浅谈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8).
[2] 王灿江 .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 [J]. 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7).
[3] 朱光明 . 浅析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J]. 科学与财富,2016(9)
论文作者:戴春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强度论文; 模板论文; 要在论文; 铁锹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