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内实验室的存在,是企业保证自身技术始终保持在一定水平,不被超越,并且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发挥着检验、创新等作用。而实验室的发展基础在于实验室内部的相关实验电气设备,所以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电气设备管理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研究成效,从而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设备管理的核心是设备维护,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设备维护是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对设备维护的相关理论和设备维护策略的讨论,为基于RCM的实验室电气设备维护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CRM;设备维护:可靠性
引言
目前,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以及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竞争给企业发展和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其中,企业的科技手段的的更新以及产品质量是挑战之一,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就是生产研发企业和单位迎接这一挑战的基础。因此实验室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维护就被凸显的十分重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好实验室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能够促进实验室对研究项目的研发探讨进度,从而保障研发数据的准确,能够充分的为实验室的试验对象所产生的结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支持。本人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结合在无锡帆鹰警用器材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内容,总结了一些关于实验室可靠性电气设备维护建议。
一、设备维护相关理论
1.1设备磨损理论
设备的磨损理论是指一项设备在实验或者生产过后,由于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其他的物理化学反应,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或者损坏,设备原本具有的作用和功能就会出现下降的现象,从而减少了设备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而这种设备磨损通常包括肉眼可见的有形磨损、价值价格下降的无形磨损以及设备失去所有价值的总和磨损[1]。
1.2设备故障规律
设备出现故障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当一项设备在充分得到应用之后,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就是设备故障。在设备投入到生产之后,会随着其生产时间和使用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投入使用的早期阶段,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通常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刚投入的设备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生产或者实验状态,需要进行适当的磨合才能够发挥出正常的能力和功能。所以在设备被调试之后就进入到了设备故障发生的偶发期,部分零件可能会出现一些磨损,如果这期间存在对设备的操作不当就会加重其故障现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设备部件的老化程度会加重,从而就导致了设备的故障进入到了多发期,这一时期的设备故障通常都比较严重,同时这一时期对设备的维护也主要是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电气设备维修
1.3.1RCM概述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原则,结合逻辑决断方法,利用最少的电气设备维护资源消耗满足设备维护目标要求的一中设备管理方法。CRM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设备管理理念。主要通过界定设备功能、功能故障。故障原因及后果,对设备进行详细分析,应用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分析的方法对设备可能会发生的故障和对应的故障模式进行评估,并按照故障后果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然后以此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策略[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RCM基本问题
RCM过程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过程的评审准则为基础,按照顺序提出的几个问题,其重要内容是:①在目前的使用条件下,系统设备的功能标准和性能指标是什么?②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影响?③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在什么情况下,该故障最重要?④采取什么样的设备维护策略才能预防甚至避免故障的发生?⑤无法采取主动预防维护是该怎么办?
二、设备维护方式决策研究
本人通过对设备维护的相关理论研究,深刻认识到在实验室中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的重要性,因此本人结合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对电气设备的维护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2.1常用设备维护方式
实验室常用的电气维护方式其主要是通过状态监测、定期维护和定期试验三种。首先对实验室要设立每天的巡检制度并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实验室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是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完好,包括对设备的老化程度和磨损程度进行记录,还要清理周围的污染物,包障电气设备的环境清洁;其次是定期维护,对于重要的电气设备,首先要定期通电,保障电气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并要检测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是否存在电压异常或者部件异常;最后要定期开展实验,针对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要对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然后还要检测和试验实验室的电压电流情况,是否能够满足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试验过后要采取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保护功能,以保障电气设备的使用正常,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维护。
2.2设备维护方式和决策
实验室电气设备因为工作条件复杂,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要对设备进行重要度评价,在评价时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把实验室电气设备根据重要程度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普通设备三类。在选择设备维护方式的时候,根据其重要程度,选择不同的方式。关键设备对实验室工作有直接影响,是重点维护对象,在维护过程中,监测器隐蔽性故障可能存在的情况。如果没有,那就根据其监测的方便与否,决定进行定期维护还是状态维护。如果能够找到隐蔽性故障因素,对其进行检测分析。方便检测的话就进行隐患监测,进行状态维修,不方便监测的化,就进行定期维修。重要设备故障的后果比较严重,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通常不会产生安全性后果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但是该种设备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合理分析维护成本,在进行维护方式的时候,对安全事故的存在进行检测,如果没有安全事故隐患的话,就进行定期维修,如果存在安全隐患的话,评估其监测方便程度,如果方便检测就进行状态维修,反之进行定期维修。普通设备原始价值相对较低,对整个生产系统并不重要,发生故障对系统安全性几乎没有影响,在选择维护方式的时候根据定期维修费用是否大于事后维修费用进行检测,如果定期维修的成本高于时候维修的化,进行时候维修,反之,进行定期维修。
2.3设备维护决策流程
在实验室中,不同的电气设备对应的维护策略也不相同,其维护假话的编制需要一个完善的设备维护策略以及有效的维护任务实施等一系列步骤组成。在明确设备维护目标之后,通过对设备重要度评价,区分关键设备,根据CRM逻辑决断,进行维护方式的选择[3]。一般来讲,事后维修方式主要包括紧急维修和一般维修。定期维修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日常维修,清洁润滑,加护修理等内容。状态为主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可靠性分析,主要包括小修,例行维修,计划矫正,置换的内容。最后确定维护策略的制定,进行维护策略的实施和评估。
三、结语
由于实验室中电气设备的使用特点是使用频率低,使用时间间隔长,所以在长时间的搁置之后,电气设备的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这就要依靠平时的电气设备维护来保障电气设备在正常实验中的稳定发挥功能。而另一方面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也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基础,所以实验室的电气设备的维护是实验室正常工作的保证。在实验室的电气设备维护过程中,基于CEM的设备维护是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郑晶磊.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技术浅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8,18(12):96-99.
[2]陈锴扬,陈树毅,贺波.基于RCM的实验室电气设备维护策略[J].电力设备管理,2018(02):67-68+83.
[3]刘会玲.基于RCM的电气设备维修时机判断[J].中国科技信息,2012(05):80-81.
论文作者:包献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实验室论文; 故障论文; 方式论文; 磨损论文; 策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