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X线、CT、MRI三种诊断方式下对糖尿病足的病变诊断结果。方法 选择30位糖尿病足病患,均给予X线、CT、MRI诊断。比较三种诊断方式下糖尿病足典型病变表现的诊出率差异。结果 CT与MRI在血管壁钙化、骨端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神经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的诊出率上显著高于CT诊断。结论 临床诊断糖尿病足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方式,为保证检出效果可考虑通过CT、MRI进一步明确病变类型。
关键词:糖尿病足;影像诊断;检出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在疾病中晚期出现的一种较常见并发症,多出现于足部骨关节以及下肢位置,表现为软组织感染和坏死,以六十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更为常见[1]。糖尿病足的出现属于进展性疾病,必须在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否则可能由于溃疡久治不愈而出现坏疽,最终只能截肢处理[2]。临床诊断方面,现阶段X线、CT、MRI均属于常用诊断方法。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不同诊断方式在糖尿病足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8月至次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住院病患共30例,男女比例为21:9;年龄区间处于54-79岁,平均年龄(66.39±4.51)岁;糖尿病病程平均(8.63±2.15)年。
纳入标准:糖尿病已确诊、存在坏疽/溃疡等足部局部组织营养障碍,部分伴有血管病变或下肢神经病变[3]。所有入选对象均为单足病变。
剔除标准:足部其它原因致坏疽/溃疡
1.2一般方法
采用X线、CT、MRI三种方式对患者糖尿病足病变位置展开影像学扫描。
X线:采用DR平片扫描,针对髋关节、腰椎、足部实施骨密度检查,拍摄侧位片及正斜位片。CT:采用64排全身扫描机。MRI:采用1.5T磁共振扫描机扫描髋关节、腰椎。
1.3观察指标[4]
观察不同诊断方式下对血管壁钙化、骨端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神经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的影像表现以及诊出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诊出率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不同诊断方式下糖尿病足典型表现的诊出情况。结果显示,各项典型表现诊出率对比上CT与MRI差别并不显著,但相对于X线而言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一。
表一:诊出率对比表[n(%)]
3 讨论
糖尿病足也被称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在糖尿病晚期并不罕见,临床表现为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出现感染甚至坏死现象,属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典型症状。若未及时加以干预,患者病变位置会出现继发性感染且久治不愈,严重时出现坏疽。在治疗上若未及时处理,很可能后期需截肢避免感染范围扩展。由于糖尿病足疾病是足部神经血管病变所致,早期以溃疡、感染之类的炎性反应为主。因此在诊断中应注重患者病变位置的骨质破坏情况,查看感染深度或坏死深度,以此了解糖尿病足的病变程度。
X线平片是目前操作最简单、经济性最强的影像诊断方式,但在敏感性上明显不足其他两种操作。对于糖尿病足而言,能够对关节及足部的破坏明确显示,但若患者糖尿病足感染程度较重,其影像结果可能呈现未见明显异常或变化轻微状态。该诊断方式在脚踝脱臼、骨裂、骨折等方面优势明显,但由于糖尿病足导致的骨质破坏在影像显现上清晰程度存在明显限制。CT诊断相对于X线而言在细微骨质改变的影像呈现上优势更为显著,尤其对于部分骨质稀疏病患而言,X线可能无法诊出,但CT诊断可通过骨密度仪加以确诊。除此之外,CT诊断下对患者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以及血管壁钙化诊断结果明确,能够有效评价皮质骨的改变与细节位置,并显示出脓肿。糖尿病足的病变程度性质与单纯血缘性骨感染以及单纯骨坏死存在明显差异。采用X线诊断能够对严重程度较高的感染及骨坏死加以反映,但从影像表现。容易。令诊断者及患者产生错觉,误认为情况过于严重。但若能够采用MRI诊断,能够对其解剖结构达到细微、清晰的显示状态,让软组织改变以及局部骨髓炎的诊断在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上及早被明确诊出。MRI诊断在糖尿病足的组织学改变以及病理变化方面显示影像清晰,能够精确诊断出感染程度以及病变范围,从而为糖尿病足确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病理依据。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对比,CT及MRI两种诊断方式在血管壁钙化、骨端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神经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诊断效果上均显著优于X线诊断。整体结果来看,骨端骨质破坏及神经性骨关节病两项上三种影像学方式的诊出率与其它几项相比明显偏低。三者综合对比方面,X线平片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便捷,通常在医院无需预约便可实现及时诊断。但其在糖尿病足诊断方面的致命缺点在于敏感性不高,只能够对破坏程度以及骨面加以显示,只有在严重骨感染程度时才能显示出病理变化,因此诊断可能无法达到患者要求的及时性。而采用MRI诊断能够在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下以更高的敏感性对早期骨髓水肿加以显示,相对于X平片而言在此方面的优势显着。因此在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上,首先可通过X线平片简单诊断,但若患者糖尿病病程达到十年及以上且糖尿病足反复发作或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可考虑联合CT及MRI诊断确保对糖尿病足早期确诊、早期干预,降低致残率。
参考文献:
[1]王滨杰.糖尿病足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对比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25-126.
[2]老桂红,黎强,陈敬锋,王岩,谭笑.糖尿病足的X线、CT及低场MRI的影像对比及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02):63-65.
[3]黄晓晖,陈美村.糖尿病足X线、CT及1.5T磁共振的诊断价值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3):74-75+88.
[4]殷洪伟,李明亮,金影.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72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6):216-218.
论文作者:刘振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糖尿病足论文; 影像论文; 软组织论文; 骨质论文; 方式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