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存与两翼发展--20世纪90年代散文理论批评述评_散文论文

多元共存与两翼发展--20世纪90年代散文理论批评述评_散文论文

多元共存,两翼发展——九十年代散文理论批评扫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翼论文,散文论文,批评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十年代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各体文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散文创作和随后的散文理论研究,出现了整个二十世纪空前的繁荣态势。在这新旧交接的时刻,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反思,这样才有利于下一世纪的文学发展。

本文综观我国九十年代散文理论研究的态势,认为九十年代的散文理论研究的格局是多元共存,两翼发展,并进而论述造成这种格局的根源和这一格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在散文理论研究方面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出现了多元共存、两翼发展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充分显示了散文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那么,这种多元共存、两翼发展的格局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具体说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发展、壮大;二是散文理论主张的多样性。

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少不了要有一支理论修养高的研究队伍。以往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多侧重小说、诗歌、戏剧,唯独对古老的文学类型之一的散文重视不够,研究散文理论的人不但少,而且多作为创作之余的业余研究,这样一来,散文理论就一直处于一种贫弱的状态。九十年代开始,散文理论的研究队伍逐步从业余队伍转向专业队伍,逐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素质高、时代责任感强的散文理论研究队伍。如林非、楼肇明、吴周文、刘锡庆等。这些散文理论家多是大学教授,是一群学者型的散文理论家。他们一出来就给散文理论研究带来一股清新之气,在散文理论的研究上令人耳目一新。

其实,这些散文理论家们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就开始意识到了我国散文理论研究的贫弱。散文无理论、无体系、无概念的现象引起了这些理论家们的高度重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不顾自己已在其他领域已有的成就,不顾自己在其他领域已可以驾轻就熟,就毅然决然地将目光伸向这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由于这一大批的散文理论研究者本身素养高、积累厚的特点,所以散文理论的研究一开始就有一个高起点,很快在九十年代出现了研究的繁荣局面。在这样一批散文理论研究者的带领下,近几年来,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在散文理论研究领域也正在崛起之中。这一支年轻的散文理论队伍,使散文理论的研究带有更强的现代性和世界性的特点。因而,散文理论研究队伍将会是素质越来越高不断壮大的队伍。

九十年代,随着散文理论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散文理论研究的本身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突破,从而形成了九十年代散文理论主张的多元格局。触角伸展到散文的各个领域。有的致力于建构系统的散文理论体系,有的致力于散文概念的界说,有的致力于散文类型的甑别,有的致力于散文本体的探讨等等。以致形成了九十年代散文理论主张百花争艳的景观。这种多元格局的景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吴周文的“世纪末散文”理论主张。 吴周文是新时期以来散文理论研究领域很活跃的一位散文理论家,他往往以其批评家敏锐的目光,观照着九十年代的散文发展,始终坚持以艺术性为散文的本质的理论主张。九十年代以后,他根据有些文学理论研究者将九十年代以后的文学命名为“世纪末文学”的主张,认为散文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可以称之为“世纪末散文”。那么,吴周文的“世纪末散文”理论主张的内涵是什么呢?又有怎样的特色呢?他在其《走向内心的真实——略谈当今散文发展的趋势》文中,对这一理论主张作了阐述。认为这种“世纪末散文”是绝对地切入作者内心真实的散文,是“走向内心的真实”的一种散文。 这种散文具有“心理现代主义的性质”〔1〕。因为,当今的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仍处于转型阶段,既是转型必然就有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需要更新,从而建立新的价值体系。那么在这种传统价值已瓦解,新的价值观又没有确立的转型过程中,人往往会产生一种痛苦、孤独、惆怅、颓废的情绪,这就是一种世纪末的情绪,而散文这一艺术形式正适合于表现渲泄人的这种精神痛苦。因此,这种人类的“世纪末情绪”就通过“全裸自己内心的绝对真实,以平复精神痛苦与精神危机,这乃是散文家实现精神叛逃的途径或方式。”〔2 〕“世纪末散文”理论的主张,可以说对九十年代的散文现象作了一个大胆的界说,虽然这种名称有一点为命名而命名的嫌疑,这种提法还有许多可商榷的地方,因为散文自身是一种复杂的东西,谁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把握整个的散文现象,任何理论也都不可能概括现象的全部。但这也是九十年代诸多主张中的一种,这种界说在九十年代的散文理论多元格局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B:楼肇明的“复调散文”理论主张。 在对九十年代的散文分类理论上,楼肇明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九十年代初期,他就提出了“复调散文”的理论主张。“复调散文”的提出,可以说在散文文体内容方面是一次“质变”,那么究竟什么是“复调散文”呢?楼肇明对其概念没有进行严格的界说,只是指出“复调散文”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

1.维度的改变。九十年代的散文叙述的已不再是一件事、一种情感、一个道理。

2.一个主题中包括有两个母题,一个意象中包含两个缩影。散文创作在两个侧面、两个层次上展开。

3.宏观时空和微观时空的碰撞。散文创作中有两个叙述人、具有双重叙述视角。

4.叙事人非常隐蔽。九十年代的散文叙事人已从台前走入了台后,更多的是一种客观的呈现,而不是传统散文的主观叙述。

“复调散文”理论的实质,实际上是对散文创作完整性的要求,要求在一篇散文中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唯作者独尊的写作态度,从而召唤读者参与散文作品的完成,使散文更适合现代读者的要求。

楼肇明在九十年代初期曾经将散文分为三大类:即通俗散文、探索散文和学者散文。通俗散文只相当于卡拉OK的作用。探索散文是一个时代具有先驱性的东西。学者散文则起着温暖清澈人心的作用,它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尺度。〔3〕显然楼赞赏后两者, “复调散文”理论的提倡就是基于这三大块的分类基础上。“复调散文”就是探索散文和学者散文的理论概括。这种散文一方面在叙述手法上从独奏走向重奏,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回归散文的文化本位。

C:邱景华的“大品散文”理论主张。 邱景华是九十年代开始活跃的散文批评家。他认为九十年代以后,一大批散文作家创作了篇幅在万字以上的散文大作。这些散文大作打破了传统的“美文”小模式,从而使散文创作也出现了长篇大论。余秋雨的一篇散文作品竟然分了两期才发完〔4〕,这是散文史上没有过的事。在这样的背景下, 邱景华提出了“大品散文”的理论主张。“所谓‘大品’,是专指用长篇幅大格局表现具有史诗意识和巨大思想内容并具有艺术独创性的散文大作。”〔5〕这种“大品散文”一方面是指内容方面的题材背景大,容量大, 气势大,感情的力度大;另一方面是指表现形式上的格局大,篇幅大,着眼的角度大。因而是具有“史诗意识和巨作意识的散文”。〔6〕

D:林非的“广义与狭义”散文互为促进的理论主张。 林非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对我国新时期散文的研究。他是较早提出建构我国散文理论体系的学者之一。他在其《关于当前散文研究的理论建设问题》一文中指出“对于当前散文研究的理论建设无疑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7〕认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散文理论的研究, 建构散文理论的体系,从而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一体系包括散文的范畴论、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评论。林非从文学理论的高度,来解决散文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无疑是想解决长期以来散文研究的形而下问题,从而将散文理论上升为一种形而上的指导性理论。

林非的散文理论主张,集中体现在其范畴论中。范畴论“其实质就是要解决散文创作包括哪些领域的问题。”〔8 〕林非从史的角度概括了我国散文范畴在不同时期的内涵。指出我国自古就将散文范畴看得十分广泛,往往将非文学性的东西视为散文的正宗,这样散文的范围过于宽泛,从而导致无范畴可言。他在研究了我国和西方的散文史后,提出散文的范畴应包括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广义散文指杂文、政论、学术小品、序跋、回忆录、人物特写、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体裁。狭义散文领域有小品随笔、游记、日记、书信等体裁。

在林非看来,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依存的一种关系。广义散文具有强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狭义散文深厚和肥沃的土壤,狭义散文由于其最富于抒情和文采的特点,大大影响和提高了广义散文的艺术水准。它们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从而加快散文艺术的发展。

以上我们对九十年代散文理论研究的多元格局作了一个大概轮廓的论述。这些散文理论主张,都有自己的概念,并对自己的理论主张有所界说。除上述的这些理论主张外,九十年代还有各种各样的新观念,但他们或者没有明确的主张,或者没有严格的界定,或者还没有引起注意,本文就不再评论,但他们和上述的各种散文理论主张共同构筑了九十年代散文理论多元共存的格局。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综观九十年代散文理论主张的多元化现象,究其精神实质,无非是向两翼发展。即一是向大散文理论发展;二是向艺术散文理论方向发展。

大散文理论主张最早是由贾平凹提出的。他在《提倡“大散文”概念》和《〈美文〉发刊词》中提出:“还原到散文的原本面目,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文章。”〔9 〕这一散文理论主张的提出在九十年代初的散文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引发了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往往只抓住“散文就是一切文章”这一点,从而认为贾平凹的散文理论主张并无新意。但贾平凹“大散文”的主张并不仅仅指散文形式的“大”,也包括了散文内容、背景、题材的“大”。他在《走向大散文》一文中对“大散文”的“大”作了详细的阐释:

1.写大的境界,追求雄沉、博大的感情。

2.拓宽散文写作的内容范围、散文不仅仅是抒情的、小我的,也可以写社会生活,写历史文化。散文的领域应该是广大无边的。

3.视一切文章为散文。散文的作者队伍也应该不断扩大。

贾平凹为什么会提出“大散文”的理论主张呢?在他看来,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小说、诗歌都有非常快的发展,但散文却进度缓慢,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散文本身的因素。我国散文向来只关注个人的小感情,追求华丽的形式。散文作者多是老人,未能摆脱六十年代的影响。散文理论的批评也仍然强调境界优美,文笔优美,视野不开阔。这样导致新时期以后的散文总也摆脱不了“小家子气”、“边角料”的地位。因此只有提倡“大散文”,才可能尽快地繁荣散文艺术。

贾平凹提出“大散文”的理论主张后,没有更进一步对这一理论主张作阐释。倒是后来“大散文”主张的许多追随着对他的理论主张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辛宪锡和叶公觉两位散文理论家从不同侧面对“大散文”理论主张作了发展。辛宪锡在《能否营造“大散文”?》一文中指出:“大散文的大,不能仅仅理解为篇幅大,而主要指:题材的背景大,内容的容量大,着眼的角度大,谋篇的布格大,行文的气势大,感情的力度大。”〔10〕辛宪锡强调了大散文理论的内容方面,两人的侧重点不一样,内涵是相似的。从这一点看来,与上文提到的邱景明的“大品散文”主张也是一脉相承的。叶公觉在散文的表现形式方面,也是与“大散文”主张相似的。叶强调散文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不断创新的。“不妨把散文理解的宽一点,这似乎更有利于散文的创作和繁荣。”〔11〕他提出一个“综合”的概念,即认为散文是可以综合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的。因此,他们从不同的侧面阐释和发展了贾的“大散文”理论。一个从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一个从内在的内涵作了更深的探索。但精神实质应该是统一的。

“大散文”理论主张九二年提出后,散文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势头。九三年“散文年”的出现,与这一理论主张是分不开的。周涛,张承志、余秋雨、张炜、史铁生、贾平凹、韩少功、郭保林等一大批男性散文家,成了“大散文”理论的实践者,他们的散文以大背景、大题材、大气势、大篇幅而著名。至于为什么男性散文家多数成为“大散文”主张的友持者、实践者,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大概与男性的经历、生理、心理因素有关,这已是另外一个问题的范围了,本文就不作探讨。

两翼发展的另一翼是“艺术散文”理论主张。“艺术散文”理论的提倡者是刘锡庆。他首先就反对“大散文”理论主张,认为提倡大散文实质上会阻碍散文艺术本身的发展。今天散文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散文文体过杂过宽。要加快散文艺术的发展,就必须对“大散文”的概念进行“净化”。所谓散文文体的“净化”,就是将已具独立意识的其他文体从散文中“清除”出去,剩下的“抒情散文”就构成了“艺术散文”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艺术散文”呢?刘锡庆指出:所谓艺术散文“就是指那些纯文学的,以审美为宗旨”〔12〕的散文。这种散文具有自我性、向内性、裸现性的特点。自我性指散文重在表现人自身;向内性即表现人的主体内宇宙的丰富、深邃、奥秘和美丽;裸现性就是指情感的向外渲泄、真诚的表露自我的心灵。

“艺术散文”主张提出后,也引起了许多散文理论家的注意,许多理论家对这一理论作了有益的发挥。吴周文、楼肇明、林非等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艺术散文”的理论主张。吴周文认为散文应该“走向内心的真实”;楼肇明认为散文应该立体地表现人的情感;林非认为散文应该重在写出人的内宇宙等等。在散文创作方面,一大批“新生代”女性散文家正沿着“艺术散文”的方向,创作出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如王英琦、赵玫、苏叶、唐敏、叶梦、斯妤等用散文艺术裸现自我的心路历程,将视角对准人类的内宇宙,观照人的自我情感。她们的审美态度正好与“艺术散文”理论相吻合。这从创作上印证了“艺术散文”理论的价值。

“艺术散文”理论主张的贡献,在于它试图对散文作出一种科学的、准确的文体定位。刘锡庆将散文定位于纯文学的,以审美为宗旨重在表现人的主体情感的一种文体。将散文“提升”到情感,心灵的精神层面,超越了我国几千年来将散文定位于文章的“樊篱”。今日的散文真正成为人类的“精神之花”“生命之花”。

综观九十年代散文理论主张的两翼,表面看似乎是针锋相对的。但实质上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面上对散文进行了界说。“大散文”理论“属于文艺社会学范畴,它强调的是作品与社会的关系。”而“艺术散文”理论“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们强调的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13〕因此,“大散文”和“艺术散文”的理论主张并不矛盾,而是散文理论发展中的两翼,它们同时并存,共同发展,才有利于散文艺术的繁荣。

任何理论的繁荣和发展,都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背景。九十年代散文理论多元共存、两翼发展的格局,一方面是对几十年来散文理论一元论的反拨,另一方面也是对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散文创作多元繁荣的理论总结。

长期以来,我国的散文理论都处于一元论的模式中。这种一元论的模式就是六十年代初提出的“形散神不散”理论主张。

“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理论主张是萧云儒在一篇短文中提出的(《形散神不散》载《笔谈散文》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版)。强调散文的中心明确、紧凑集中。由于这一理论主张与当时的文艺思想(作品的主题必须集中明确)相吻合。因此这一个人性的主张很快成了散文批评的唯一原则,也成了散文创作的普遍规则。

“形散神不散”的理论主张本身并没有错,它的错误就在于形成了一套普遍性的框框,从而排斥其他的散文理论。致使散文理论几十年来成了单一化、模式化的东西,从而限制了散文理论的发展。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思想的坚冰开始松动,思想的解放带来了对理论的反思。八十年代初,许多散文批评家对绵延了几十年的“形散神不散”的理论主张提出质疑和批判。梁衡、林非等在反思、批判“形散神不散”的基础上,强调散文理论应该是多样化的。从此,散文理论建设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阶段。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不断的对外开放,人们的思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消解权威,消解模式,从而进入多元化的状态。九十年代的散文理论建设就在这一反拨传统的基础上开始了多元建构的时期。

文学理论是对各种文学现象的形而上总结。九十年代散文理论的多元共存,两翼发展的格局与九十年代散文创作态势的繁荣也是分不开的。

九十年代被认为是散文走俏的年代,这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各种文学现象中是罕见的。主要表现在:①散文报刊的不断增多,②散文集的不断推出,③散文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这种创作繁荣态势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流派众多。有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周涛的“思辨散文”,汪曾祺、贾平凹的“怀旧散文”,以及“新潮散文”,“通俗散文”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九十年代的女性散文,她们被称为“新生代”,她们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将散文的笔伸入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女人、女人的心灵,女人的情感体验。散文创作的多样化带来了散文理论的多元化,理论家们兴奋地在归纳、总结各创作流派的理论意义。这就构成了九十年代散文理论的多元格局。

但,另一方面,综观这些散文创作流派,我们便会惊奇地发现,性别在九十年代的散文创作现象中有一重要的区别意义。男性散文多观照社会、历史的层面,而女性散文却多裸现自我,多表现自我的心路历程。这一有趣的现实,实质上是九十年代的散文在审美追求上向两个层面展开。这也就导致了九十年代散文理论精神实质上的两翼发展现象。

综观九十年代的散文理论研究,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遗憾的一面。

由于长期以来对散文理论研究的重视不够。“散文批评和理论的孱弱涣散由来已久,以致于人们常常对它们存在的必要性产生怀疑。”〔14〕因此,九十年代才正式起步的散文理论建设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有许多缺陷。

首先表现在散文理论的研究是“多主张,少体系”。从整个九十年代散文理论研究来看,大多数理论家仅仅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却缺乏进一步的理论体系建设。有些散文理论家虽然构想了散文理论的体系,也仅仅是构想而已,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散文理论建设的艰难。

其次,九十年代的散文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状态。总是在散文自身中找理论,这样一来大大局限了散文理论建设的视野。二十世纪是一个多元的世纪,许多学科的理论建设都在突破自身的局限,从而走向交叉研究的方向。散文理论建设也应该突破自我封闭状态,突破微观判断,从宏观的高度来探讨散文理论建设,这样才有利于新世纪的散文创作和理论建设。

理论的研究在于评判某一种理论其当下的价值,地位及其在未来的指导作用。研究九十年代的散文理论,当然应该指出其在散文理论建设史上的意义。

九十年代的散文理论建设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我国散文理论研究的一个高潮期。我国的白话散文发展历史已将近一个世纪,但长期以来文学理论只注重小说、诗歌、戏剧理论的建设,散文理论建设基本处于一种涣散状态,甚至有许多文学理论教材已将散文这一章节略去了。九十年代的散文家们意识到了这一严重现实,意识到了面对新世纪应负的责任,因而在本世纪的最后十年,将散文理论的建设推到了前沿。因此,可以这么认为,九十年代这种“多元共存、两翼发展”的散文理论新格局,在中国散文理论史上及对下世纪的散文理论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注释:

〔1〕〔2〕吴周文:《走向内心的真实》《当代文坛》95年第6 期。

〔3〕参阅楼肇明:《散文从单调走向复调》《散文选刊》96 年第10期。

〔4〕余秋雨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景》在《散文选刊》93年第5、6两期刊登。

〔5〕〔6〕邱景华:《大品:散文嬗变中的新品种》《当代文坛》94年第5期。

〔7〕〔8〕林非:《关于当前散文研究的理论建设问题》《散文论》华中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9〕贾平凹:《尘佛》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0〕辛宪锡:《能否营造大散文?》转引自叶公觉《九十年代散文面面观》。

〔11〕叶公觉:《九十年代散文面面观》、《当代文坛》,95年第1期。

〔12〕刘锡庆:《当代人的“情感史”和“心灵史”》,《湖南文学》95年第7、8合刊。

〔13〕〔14〕:李林荣《散文新状态》、《当代文坛》,97 年第1期。

标签:;  ;  ;  ;  ;  ;  ;  ;  

多元共存与两翼发展--20世纪90年代散文理论批评述评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