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论文_徐旭成

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论文_徐旭成

杭州市余杭区运河街道办事处 311103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是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实践中,项目质量管理不仅与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而且对施工人员和建筑结构的使用者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工程管理与建筑质量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设工程;质量

1 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情况

目前,国民经济大建设的环境下,虽然,工程从业人员对于技术和技能都能充分的运用和掌握了,可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本文作者根据自己从事工作经验对工程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1工程质量通病依然存在

第一,就是以前存在的质量通病虽然已经克服,可是又重新出现了。第二,是以前没有得到治理的通病依旧存在,并且新的通病又出现了。比如说,以前大力推广并施行创优,在装饰装修工程上小有成就,特别是在抹灰粉刷表层牢固、平整,阴阳角线条顺直方正,可是目前来看,又成了新的质量问题,线条不美观、弯曲,粉刷粗糙,“空、渗、裂”等质量问题依旧不能根除,让人深感遗憾。

1.2精品工程数量不多

首先是创优积极性大幅降低,其次是主体结构外观质量令人不满。柱头混凝土夹渣、蜂窝、露筋、孔洞等外观质量不足之处时常可以观察到,主体机构混凝土外观粗糙。

2 工程管理对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由于在施工建设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之中,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性,经常发生各种非法、不正规的作业,对建设项目的质量留有很大的隐患,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很多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都没有严格遵守质量管理机制的要求,对于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没有被质量管理人员真正的意识到,这些管理人员只一味的督促施工人员加快施工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明显质量问题不能给予及时的纠正解决,这种行为造成了施工质量存在很大的隐患,而且施工现场非常混乱,安全问题也会经常发生。

2.2监理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还有监理工作人员在这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管理质量主要体现在监督之中,监理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与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相关。造成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的缺失,如果没有专业的监督队伍和监督人员,施工质量问题将难以及时找到处理,质检工作也会造成不便。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难发现,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很多资质较低的监理单位去承接一些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业务,监理工作人员的资质并不符合建筑项目的要求,更严重的是好多无证的监理人员去从事监理工作,再加上不健全的施工现场监理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施工材料、配件还有机械设备等相关监理人员缺乏审查,从而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2.3建筑施工材料管理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的还有施工材料的选择,如果没有做好材料的选择,会给建设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工程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以后,对于其质量并没有组织相关检验人员进行审查,就拿来直接使用,这不仅仅阻碍了施工材料自身性能的发挥,更严重的是对建筑施工质量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工程建设技术方面

根据研究发现,对于技术上的管理很多建筑企业仍然存在粗放的现象,还一直都是以传统技术为主,对于新技术、新观念不予接受,也不会去自主的去创新开发新技术。一些建筑企业,他们只重视企业的利润高低,对于技术方面并不重视,更不用说对于技术方面的投入了,这种现象严重的制约了工程质量。

3 措施及相应策略

3.1依靠政府的指引大力健全建筑市场法律法规,促使市场行为规范化。要加快立法的进程,从而在法律方面给予建筑业的发展已支持,促使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健全行业管理政策。同时,要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尤其是业主的行为,要大力惩处业主违反市场行为规范与工程建设法定程序的力度,深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机制,竭尽所能营造出一个有秩序、竞争公平、规范化的市场环境。当前,执行依法建设与构建法规体系对于规范建筑市场而言已迫在眉睫。

3.2构建社会诚信信息网。强化诚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相对比较一致的信息平台、诚信法规以及具体的奖惩机制,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将建筑市场上的各种违法、违规以及不良失信行为等信息,予以及时的公布于众,将质量业绩、市场行为以及各种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并向社会予以公开,通过信用体系,形成社会舆论监督和市场引导选择机制。加强建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一线操作人员职业技能为基础,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培训一支生产操作工人队伍和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管理人才队伍。

3.3加快建立监督机构的步伐,采取差异化管理模式。检查、监管方式还有工作思路要积极转变,要对质量安全监管形式不断改善以适应新形势,对于监管重要内容中的薄弱部分要特备关注,并要展开重点研究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除此之外,对于差异化管理要大力实施并推广运用,监督管理在不同地区的工程项目中,要执行不一样的频率、强度、深度,突显出监管的重要内容,从而加强质量监管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3.4实行优质优价等鼓励措施,实施企业品牌战略,促进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以创优活动为动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实行优质优价,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提倡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创建优质工程,实行优质优价的工程应当在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明确创优所增加的费用的计算办法,将优质优价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大对优质工程的指导和监督,完善评优办法,建立优质工程信用档案,对创优质工程业绩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并作为企业和个人评优的重要指标。进一步规范经评审最低价中标办法,体现工程招投标向创优企业倾斜等政策。

3.5掌握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工程在竣工以后,竣工预验收是施工单位首先应进行的工作。只有预验收工作合格后,提出最终的竣工验收申请交给监理方。之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监理方应召集相关各方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要对此项工作加以重视,所有参加管理的人员都要到场,如果一旦发现发现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要及时制定整改意见进行及时整改。还要经过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要是还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就必须连同设计单位制定技术处理方案,以达到竣工验收的目的。竣工验收不是走过场,更不是流于形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关。

4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参加建设各方同心合力结合整个社会的综合治理。因此,必须要强化改革,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构建相应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朱国松.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5).

[2]王军宝,刘春庆.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

[3]王文生.工程管理规范化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

[4]汪洪.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5]严光强.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J].才智,2011(20).

论文作者:徐旭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  ;  ;  ;  ;  ;  ;  ;  

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论文_徐旭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