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初步研究论文_易赋洲

长沙医学院2014级检验专业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因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提高检验的正确率。方法:收集50份血常规检验中发生误差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检验相关信息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结果:造成50份血常规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了标本采集不当、保存方法不当、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不当、标本处理时间不当等因素,其中以标本采集不当所占的比例最高,为64.0%。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受到标本采集、保存、处理的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检验误差的出现,给予针对性处理,加强操作规范,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对检测误差的影响。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解决方法

【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error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routine blood test,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inspection accuracy. Methods:collected 50 error occurs in the routine blood test specime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 review on relevant information analysis,and the main cause of the erro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esults:the causes of 50 specimens of routine blood test error mainly includes the improper specimen collection,improper storage,improper proportion of blood with anticoagulant and improper specimen processing time,specimen inappropriate proportion among them with the highest,64.0%. Conclusion:routine blood test may be in the process of specimen collection,preservation,processing of various factors,the emergence of inspection error caused by giving specific processing,strengthening practice,the greatest degree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man-made factors on the detection error.

【 key words 】 routine blood test;Reasons for error;The solution

血常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等,作为临床三大常规检验之一,在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在诊断过程中,检查结果的精确性则决定了其应用的价值,一旦发生误差,则可能对后续的治疗、预后都产生不利影响。还能为其他相关疾病的识别和诊断提供科学的根据。本文收集50份血常规检验中发生误差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造成检验误差的主要原因,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临床检验准确率。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50份血常规检验中发生误差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共涉及男性受检者、女性受检者各28例、22例,受检者的年龄在18岁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2.7)岁。

1.2方法

1.2.1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及处理

采集受检者的末梢血或者静脉血标本,血液标本经常规静置处理后,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作为抗凝剂,性常规抗凝处理,离心分离(离心转速3500r/min),取上清液作为检验对象,将其保存在4℃的环境中待检。血常规检验仪器为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型号为XE-2100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将受检者的血液标本平均分组,在抽血前、抽血后不同时间(30min、1h、2h、4 h)分别进行检验分析,记录其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项目的检测结果。

1.2.2 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血液标本检查结果发生误差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采集时的相关信息,并对造成标本检验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受检者的自身因素、血常规检验中的主观因素(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处理等过程中的操作因素)、客观因素(检验仪器因素、试剂因素)等对检验结果误差的影响。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n,%”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造成50份血常规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了标本采集不当、保存方法不当、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不当、标本处理时间不当等因素,其中以标本采集不当所占的比例最高,为64.0%(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等一系列医疗活动的基础[1]。在现代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血常规的临床检验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在检验过程包含了一系列的具体操作,容易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特别是全自动化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广泛应用,在更新升级检验模式的同时,也给检验带来了新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工作的质量的反映,也是进行后续医疗工作的基础[2]。本文回顾了50分血常规检测结果发生误差的标本,发现标本采集、保存、运送、处理以及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问题等都是影响其检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3.1 标本采集因素

采集部位。采集位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采血部位选择在患者的输液侧肢体,可能会因获得的血液标本被稀释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另一方面,抽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可能因采血位置相对特殊,毛细血管出血量少、循环差、采集困难导致反复挤压采血过程中,标本内有细胞内液、组织液混入等,导致标本被稀释或因末梢血温度过低引起溶血现象[3],导致检测结果偏低。

采集时间与采集位置。机体血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会有一定的变化和波动,患者采血前进食或者禁食时间过长,有剧烈活动或服用某些药物都可能影响血细胞形态,并导致检测结果受影响。

采血量。当采血部位的静脉血管相对较细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采血量不足,而在压迫出血的过程中,又会因血管內液与组织液的交流,导致血液标本纯度受到影响,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溶血因素。红细胞本身具有较大的脆性,在过度振荡或者离心速度过快等情况下,可能出现溶血现象。而采血管中有表现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残留时,也可能造成溶血,使检测结果发生误差[4]。

操作因素。采血者经验不足,无法进行准确定位时,可能出现反复穿刺的情况,进而引起溶血、凝血、标本脂肪含量增多,增大了采血操作的难度[5]。

3.2 标本保存因素

标本的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都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血浆中离子水平会出现变化,特别是保存时间超过4h后,会出现血小板平均容积升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含量降低的现象,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6]。

3.3 标本处理因素

标本处理距离采血的时间越长,则其发生变性的风险越高,检验结果误差发生率越高。

3.4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问题

血液标本中加入抗凝剂旨在终止血液凝固的生化反应,但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过高、过低都会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总之,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受到标本采集、保存、处理的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检验误差的出现,给予针对性处理,加强操作规范,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对检测误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颜士兰.探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10(64):26-27.

[2]付俊玲.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55-57.

[3]汪学武.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调查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2(24):88-89.

[4]姚文亚.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原因研究[J].大家健康,2013,7(11):812-813.

[5]周凤华. 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分析[J]. 中外医疗,2013,32(8):182-184.

[6]徐春梅. 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87-189.

论文作者:易赋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初步研究论文_易赋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