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论文_李红玉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情况显著比对照组低。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路径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冠心病的较常见类型之一,其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狭窄、痉挛等引起。其临床表现为胸部不适、以及发作性胸骨后或者左前胸疼痛等,易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患者应当采取及时、正确的医疗手段进行治疗。相关研究显示[2],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多表现出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严重降低其临床疗效。因而,辅助应用针对性、标准化的护理方案十分必要。本研究将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且符合心绞痛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有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调查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7.38±3.2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9±2.75)年;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7.06±3.15)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67±2.83)年。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其护理项目包括体位护理、基础护理、药物护理、心电图的体征检测以及吸氧处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依照我国卫生部2009年制定的临床路径标准以及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临床路径表,制定出可操作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方法:①入院第1天,首先向患者简单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和分管护士等科室医务人员、作息时间以及探视、陪护制度。其次,对其进行健康评估和常规检查;最后,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路径。②护理教育:主管护师向患者详细阐述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治技术,解答其疑难问题,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此外,还应向其陈述该项护理的基本内容以及重要意义,寻求其协助配合。③路径执行:相关护理人员应严格贯彻护理路径的具体要求,对患者进行病情的综合评估,进而开展其护理工作。④路径监督:护理路径小组的护师与护士长应时刻监督具体措施落实情况与患者的治疗进展,迅速找出护理路径的漏洞并予以修正。在此期间,还应针对患者存有的疑惑进行一一解答。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正常为显效;有效为患者症状与体征有所消失,心电图趋于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出院时,可通过自制统一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其项目包括护理活动中的态度、水平、沟通技巧、主动性等。护理满意度细分标准如下:分数≥90分为非常满意;60分≤分数≤89分为满意;分数<60分为不满意。③比较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用“率”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用 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并发症各1例,并发症发生共计2例,占比4.08%;对照组出现心肌梗死5例,心律失常3例,心力衰竭2例,共计10例,占比20.4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若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致命性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3]。此前,常规的护理以遵循医嘱实施护理为主要方式,常因专业性不强、执行力差以及护理经验缺乏等种种缘由导致其临床护理效果不佳。因此,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优质化的临床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性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近年时兴的现代化护理服务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专业性、时代性、高效性等优势。在临床实施过程中,该护理手段充分体现出循证护理的理念,根本保证护理进程的流程化与合理化,进而大大提升其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获得理想化的护理效果[4]。此外,它还可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显著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有效降低其护理成本。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95.92%显著优于对照组77.5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表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临床护理效果与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赵莉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6,3(13):72-73.

[2]陈倩.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165-166.

[3]胡燕,李晓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239-239.

[4陈冬琼.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3,11(3):197-199.

论文作者:李红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  ;  ;  ;  ;  ;  ;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论文_李红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