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_社会适应能力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_社会适应能力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特征论文,因素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7)02—0150—07

发展与适应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社会适应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从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重要的转折期,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社会适应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个体发展的重要的指标。同时,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衡量社会适应的标准之一就是社会适应行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不仅对其个人产生特殊的作用,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适应行为的概念

(一)社会适应行为的各种心理学观点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进化心理学观点。进化心理学指出进化有其特定的驱动机制,自然选择尤为重要。它倾向于保留那些最有利于物种生存延续的基因型的变异,从而增强适宜性(fitness),提高物种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而任何增强适宜性的行为都是适应性的。进化心理学强调在社会适应上,人类和动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即人类和动物拥有共同的行为特质,同时,人类在社会活动的适应中也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人格特征也表现为人们能利用来解决社会适应问题的素质和资源上的个别差异(Buss,1998)。

人格心理学观点。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人格是个体适应行为的内在依据,甚至认为社会适应就是人格适应。例如奥尔波特(Allport,1961)[1](p.192) 指出人格是个体内部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1](p.192)。人格是由一系列的特质构成的,特质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基础和机制,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是由特质和环境交互作用决定的。我国学者也认为社会适应实际就是人格适应[2]。

智力心理学观点。智力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是一种智力活动。格林斯潘(Greenspan,1979)从社会性能力考察社会适应,他在“社会性能力模型”中指出,社会适应行为包括了社会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斯腾博格(Steinberg,1985,1996)的三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指出社会适应实际上就是智力的表现。戈尔曼(Goleman,1995)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认为一个人要适应社会环境,就要具有良好的情绪智力,因此社会适应行为就是情绪智力的外部表现。

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观点。社会适应分为一般的生活适应和在应激环境中的应对过程。临床与健康心理学从人们所面临的适应情景和适应问题出发,强调人们在社会适应情景中处理适应问题的应对行为以及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发展心理生物学观点。发展心理生物学主张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经验过程和生物过程共同决定的,因此两者都要研究。凯恩斯(Cairns,1986)的个体社会性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的结果,社会行为模式是一个由生物、认知、社会网络系统和生态系统等环境因素组成的产物,社会行为具有保守性、完整性、阶段性和社会参与性等等特点。

我国学者聂衍刚提出的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也提出了社会适应行为是一个涉及到智力、人格和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活动[3]。因此,社会适应行为应该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二)社会适应行为的概念界定

在早期的研究中,社会适应行为也被称为社会适应能力(social competence),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随后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社会适应行为。斯帕罗(Sparron,1984)认为社会适应行为是按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要求独立处理各种日常生活事物的能力。有的学者认为适应行为指满足个人生活和社会要求所需的日常活动能力或个人用以满足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求的行为[4]。道尔(Doll,1953)则认为适应行为是指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5]。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AAMR)对适应行为的定义是:个体达到人们期望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团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有效性和程度[6]。这个定义在适应行为研究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学者也对社会适应行为做出了定义,例如聂衍刚(2005)指出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和回避的行为,也是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

从对适应行为概念的界定当中,我们能够看到虽然研究者对适应行为的理解的角度各不相同,然而,他们对适应行为概念的理解也有共同点:第一,都强调适应行为是与个体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相同的行为对于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个体来讲,是适应的行为,但是对于处于另一年龄阶段的个体来说,可能就是不适应行为;第二,强调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期望与要求,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期望与要求有所不同。例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个体的期望是不同的,学校与家庭对个体的要求也有所差别。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了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个体满足与其年龄相符的所处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的行为。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适应行为进行分类:从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社会适应良好的行为/正常适应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其中,适应良好的行为是指个体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以及根据社会规范和环境要求,必须达到的、具备的与其年龄相符合的行为,例如独立日常生活行为、亲社会行为、情绪的自我控制等等;适应不良行为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应该表现出来的行为,一般是指那些与社会规范相冲突、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行为,在这里主要是指反社会行为或问题行为。从社会适应行为的任务来源来看,可以分为社会内在适应行为(例如身体适应、心理适应等)和外在社会适应行为(例如独立生活、学会交往)。从行为的指向来看,可以分为外显社会适应行为(例如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内隐社会适应行为(例如抑郁)。

二、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与测量

(一)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

对于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不同的学者也做出了不同的归纳。聂衍刚指出社会适应行为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维持生存、获得发展的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除了具有人类行为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备生存动力性、社会规范性、行为自主性、年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凯恩斯的个体社会性发展理论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具有阶段性、发展性、人际互动性、完整性、保守性和制约性。

我们认为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包括差异性、发展性、并发性和期望性。

社会适应行为的差异性是指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大量研究探讨了正常人、唐氏综合症患者、孤独症、心理退缩、轻度智力落后者与学习困难者等不同群体之间适应行为的差异[7][8][9][10][11][12][13][14][15][16][17]。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之间适应行为的差异均与预期的研究结果相同。例如,瑞黑(Rhea)等人的研究表明正常儿童和青少年的适应行为与智力落后儿童和青少年有显著差异,正常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好于智力落后儿童和青少年[7]。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弱智学生在智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发展水平会显著地下降、平均水平较低。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适应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11],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其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越低。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各因子功能随着缺陷程度严重而减退的趋势不同,智力落后学生适应行为能力随年龄增长有明显提高,但是和同龄正常儿童比较,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距逐渐增大,其中认知功能的减退最显著[12]。虽然社会适应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并不一致,但是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性别差异确实存在[3][18][19][20]。例如:女生适应不良行为要少于男生[18][19],而女生的内化问题行为比男生严重,男生外化问题行为高于女生[20]。

其次,社会适应行为具有发展性的特点。社会适应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正常个体还是非正常个体,其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所发展。虽然适应行为与智力显著相关,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落后,但是他们的适应行为有相当的发展潜力[14]。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落后儿童虽然认知功能发展严重滞后,但是智力落后学生适应行为能力随年龄增长有明显提高[12]。智力落后儿童的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与正常儿童的发展趋势比较接近[20]。

再次,社会适应行为具有并发性。研究发现,社会适应行为往往是并发性的,即当个体具有某种社会适应行为,其他的社会适应行为也出现了,也就是说许多社会适应行为是共同存在的[18][19][20][21]。例如,王慧君等人(2005)和孟四清(2000)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同时具有学习问题、内向性的问题行为、特殊类问题、青春期问题、外向性问题行为。适应不良行为问题表现最多的是学习问题和内向性问题行为。其中与他人协调、自我中心、学习热情、自卑感、学习方法、神经质、考试焦虑的问题比较突出。

最后,社会适应行为具有期望性。社会适应行为与个体所在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密切相关,而期望又往往随文化而异。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中,不同的群体或社会,其要求与期望会有所差异,即社会适应行为具有期望性。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北京儿童和美国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儿童在独立功能、语言发育、花钱方面和就业前活动四个方面均比美国儿童差,而反社会和对抗行为比美国儿童显著少[22]。卡兹莫与瑞斯利(Kazimour,Reschly,1981)的研究揭示,土著美国儿童在儿童适应行为问卷(Adaptive Behavior lnventory for Children)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白种美国儿童、非裔美国儿童和西班牙儿童。哈瑞森(Harrison,1985)的研究发现,非裔美国儿童与西班牙儿童在学校版文兰适应行为量表中的沟通、社会化维度上的得分以及适应行为总分显著低于白种美国儿童[23]。在这几项研究中,不同国家、种族儿童适应行为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或者种族差异所导致期望的不同而引起的。

(二)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

目前对适应行为的测量主要关注的是适应不良行为。这是因为适应是个体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如果个体适应不了社会,那么发展也就无从谈起。青少年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此时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少年消极的社会适应行为会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障碍。社会适应行为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青少年的适应不良行为不仅会对自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与个体互动的他人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国内和国外的学者都曾对适应行为的常用测量工具进行过介绍[4][24][25][26]。归纳起来,国外常用的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包括美国智力落后协会编制的“AAMR适应行为量表”(AAMR Adaptive Behavior Scale,ABS)、“文兰社会成熟量表”(The Vinland Social Maturity Scale)、“独立行为量表”(Scale of Independent for Children,SBI)、“儿童适应行为测量表”(Adaptive Behavior Inventory for Children,ABIC)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除此之外,还包括“异常行为项目”(Aberrant Behavior Checklist,ABC)和“社会表现调查表”(Social Performance Survey Schedule,SPSS)等。最近,海瑞森和欧可兰德(2000)开发了“适应行为评估系统”(Adaptiv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ABAS)[26]。国内的适应行为测量工具除了姚树桥等人(1995)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聂衍刚(2005)编制的“青少年适应行为量表”[3] 和崔丽霞等人(2005)编制的“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20] 之外,一些学者也对国外的量表进行了修订和使用[27]。

由于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解不同,导致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价标准和维度的划分有很大差异。因此虽然在很多研究中都提到了社会适应行为,但是在内容和评价工具上却存在不同。有的从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去测量,有的从行为问题去判断,还有的从诸多领域去评价社会适应行为。例如,“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姚树桥和龚耀先,1995)包括了三个因子:独立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自制,这三个因子又分为8个分量表: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美国智力落后协会编制的“AAMR适应行为量表”(AAMR Adaptive Behavior Scale,ABS)学校版共有两大部分,95个项目,21个方面。第一部分是适应良好的行为,包括独立功能、躯体发育、花钱方面、语言发育、计数和计时、就业前活动、自我导向、责任性和社会化共9个主题;第二部分是适应不良的行为,包括攻击性、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对抗行为、可信任度方面、参与或退缩、装相、社交表现、发音习惯、习惯表现、活动度、症状性行为和药物使用共12个主题。“青少年适应行为量表”(聂衍刚,2005)也包括良好/正常适应行为和适应不良行为。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独立生活、自我定向、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和社会认知与性共7个因子;第二个部分包括品行行为、社会性行为和神经症行为共3个因子。

虽然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各不相同,但是我们能够看到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存在共同之处。第一,所测量的内容是比较一致的。即:适应行为的测量主要是从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的。第二,随着对社会适应行为研究的深入,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是目前社会适应行为测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测量主要关注的不是积极适应,而是消极适应。美国智力落后协会从1960年把智商和适应行为作为诊断智力落后的两个标准,于是适应行为的测量结果就成了智力落后儿童鉴别和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直到目前为止,适应行为的研究对象还是主要集中于特殊儿童。即,研究主要关注的不是适应不良行为,而是适应良好行为。第二,虽然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正常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但是由于目前的大多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非正常群体,因此,使用这些工具对正常群体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测量,其结果可能也存在偏差。

三、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适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层面以及有机体与环境各个层面之间的互动。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1977,1979)提出的人类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把青少年社会适应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环境网络系统中。发展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围绕着青少年扩展开来的相互镶嵌在一起的一系列系统,包括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青少年是这些系统的中心,生态环境对个体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个体在不断成长,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个体必须主动积极地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要适应所处的生态环境的要求,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较多集中于对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研究。近年来,研究者把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的概念引入到社会适应的研究当中,研究发现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对社会适应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最早是从流行病学研究中引入的,最初是指那些增加人们不期望的消极结果等可能性的相关变量。危险性因素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并用于解释青少年行为问题。一种危险性因素是指个体或环境的一种特征或特点,这种特征或特点与一种消极结果可能性的增加有关[28](p.264)。如尔富和约翰森(Rolf,Johnson,1990)认为危险性因素是指那些已经证明了的或者假设的能直接增加不良适应结果可能性的变量,这是目前得到公认的危险性因素的定义。

寇帕(Kopp,1975)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危险性因素分为两大类:遗传或基因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学者们对抑郁[29][30]、行为问题/问题行为[31][32][33][34][35][36][37][38][39] 等诸多问题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危险性因素包括气质与人格(例如神经质)、提前进入青春期、冲动性、低智商和低教育成绩、父母不佳教养方式、父母低水平的监督、低父母依恋、虐待孩子、父母之间的冲突、破裂的家庭、反社会性父母、人口多的大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同伴影响、学校与社区影响等等。例如布莱克(Black,2001)发现父母年轻、父亲喝酒、住在贫困区、母亲烦躁不安等因素都是儿童产生身体攻击行为的危险性因素[35]。派瑞(Parry,2004)发现朋友喝酒的青少年更容易喝酒[40]。

在对危险性因素的研究过程当中,研究者发现,一些处于危险环境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克服了困难,没有产生问题行为。这是因为存在某些调节、缓冲或隔离危险性因素的变量,即保护性因素。

(二)保护性因素

研究者对于保护性因素的理解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总共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保护性因素是在危险情景中能缓冲、调节危险性因素从而使个体在危险情景中产生一些适应性的结果。例如卡麦兹(Garmezy,1983)最开始给保护性因素下的定义是那些个人的、环境的、情形的和事件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够阻止处于危险状况中的个体产生精神病理学的后果。虽然如特(Rutter,1987)提出保护性因素只有在面对困境时才有其意义,但是在大多数研究当中保护性因素只被简单地定义为危险性因素的另一端——积极端。例如:贫穷是危险性因素,但是富裕却不一定就产生积极的结果。针对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这种概念上的混乱,赛莫如夫(Sameroff,1999)又提出了促进性因素(promotive factor),促进性因素是指那些无论是否处于危险情景,都与积极结果相关的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实际上,促进性因素的提出与对保护性因素概念的第二种观点是一致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保护性因素是那些个体内部或者外部与积极结果(或较少的消极结果)有关的那些变量[41]。第二种观点扩展了保护性因素研究的范围,指出了保护性因素不仅局限于危险情景,无论在危险情景中还是在正常情景中,保护性因素都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结果。例如库帕斯(Compas,2004)认为保护性因素是指与弹性结果(resilient outcomes)有关的个体或环境的特征。

归纳起来保护性因素主要也包括两大类:个体方面的因素与环境方面的因素。例如:自尊、自我效能、责任感、成就动机、计划能力、积极归因、内控、高期望、自律、批判思维、热情、乐观、好脾气、敏捷、积极行动、高智商、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除这些个人资源外,还有一些与弹性有关的外部环境资源。例如,在家庭方面有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一致的行为规范、对孩子提供关爱和支持等;在家庭外部方面包括亲密的同伴友谊、成人导师式的指导、良好的角色榜样、安全的学校氛围、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等[42]。皮库(Piko,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宗教信仰、参与学校社团和体育社团是药物滥用保护性因素[43]。古特曼等(Gutman,2002)发现父母一致的教育措施以及父母对子女在校表现的关注程度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缺席有积极的作用[44]。

在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的研究当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许多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都是同时而不是单独存在的。例如,贫穷、经济困难和许多其他的危险性因素并存,包括社区的犯罪和暴力、家庭冲突等;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支持并存。但是多个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并非只是多个因素的简单相加,有的学者指出危险因素的效应是成几何级增长的[45]。第二,有些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是稳定的,有些因素则是变化的,还有一些因素是随着个体进入青春期才出现的。例如,气质、持久的贫困和家庭支持是稳定的因素。而青春早期的某些认知因素的快速发展则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再出现的因素。把握好这两个问题有利于对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深入研究。

四、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展望

结合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三点。第一,从对特殊儿童和青少年、适应不良行为研究转向对正常群体、适应良好行为的研究,编制适用于正常青少年适应行为的量表。第二,对社会适应行为片面、横断的研究转向整合、纵向的研究。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多系统的、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各个系统的互动的、发展的过程。虽然研究者已经开始注重社会适应行为的多因素研究,但是对于适应的神经机制和适应与认知的关系等方面涉足很少。第三,对于社会适应行为的干预研究。国内外对社会适应行为的干预问题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目前的干预研究主要是针对适应不良行为。适应不良行为的预防与干预对于防止适应不良行为的产生以及改变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青少年社会适应良好行为的引导会使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无论是对适应不良行为的预防与干预,还是对适应良好行为进行更加积极地引导都有重要的价值。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丰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理论,还能够为指导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收稿日期:2006—07—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001);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AFA06097)资助。

标签:;  ;  ;  ;  ;  ;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_社会适应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