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骆本宗,赵辉,陈永毅,周京

骆本宗 赵辉 陈永毅 周京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人民医院骨科 广西 北海 536100)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纳入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对患者临床疗效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为依据,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大部分存在严重骨质疏松情况,出现骨折事件概率居高不下,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老年人各项情况如身体机能以及对方案的耐受性,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方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不但疗效显著却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13-02

本院近年来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且患者依从性高。现归纳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纳入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为61~83岁,其平均年龄为(72.2±6.1)岁。患者合并疾病如下:22例合并老慢支,30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其它疾病。患者经本院X线辅助检查及结合症状体征等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对2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显示其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其手术治疗操作方法与相关文献[1]内容相一致。观察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操作如下: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对患者进行牵引闭合复位干预,正侧位透视确认患者复位效果,满意后维持牵引体位并铺巾消毒。在股骨大粗隆外侧作一直切口,将股骨大粗隆、股骨近端显露,与股骨大粗隆、股骨干等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贴合,确认前倾角后在接骨板近端中心将钻头导向器拧入,将导针打入股骨颈内并用透视确认位置满意,在近端依次拧入3~4枚长度适合的锁定螺钉,将接骨板远端进行固定。在C臂透视辅助下确认骨折复位、内固定位置,满意后修复股外侧肌止点,对创腔做清洗处理后留置引流管,将手术切口逐层闭合。

1.3 疗效评价

对患者疗效判断根据如下[2]:完成治疗后髋关节无疼痛症状且步态无异常,判定为优;治疗后患者无感觉髋关节存在疼痛,步态轻度跛行,判定为良;患者偶尔感觉髋关节出现疼痛,需在支架或者拐杖辅助下行走,判定为可;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无改善,判定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x-±s)均数加减标差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两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价值使用χ2检验,如P数值在0.05以下表示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对比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对比

2.2 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3.讨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方法相对于以往外固定器固定治疗手段,其骨折稳定性更高,患者术后出现骨折再发移位的概率显著下降,缩短患者愈合所需时间。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本身合并多种并发症,因此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时存在手术失败、术后感染等风险,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而术后长时间卧床休息也可能引发术后意识障碍,术后隐形失血、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治疗需及时,护理得当且术后尽快进行坐位、下地活动,可有效避免发生上述并发症概率[3]。在本次研究中,接受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人大部分存在严重骨质疏松情况,出现骨折事件概率居高不下,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老年人各项情况如身体机能以及对方案的耐受性,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方案对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不但疗效显著却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参考文献】

[1]燕冰,赵士君,袁伟等.早期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16(09):138-139.

[2]孙继飞,席志文,陈庆胜等.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4,11(28):353-355.

[3]沈传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7(10):118-119.

论文作者:骆本宗,赵辉,陈永毅,周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骆本宗,赵辉,陈永毅,周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