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中地理学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视角论文,国家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 中图法 P90
1 知识经济时代——地理学的终结?
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究竟何时到来,学者们各执一词。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当今世界确实在发生着某种历史性的变革,其突出表现为近年来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迅速提高;基于知识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增长;信息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普及。
对于目前发生的这场革命性变革,有人称其为“知识革命”,有人称其为“经济全球化”。有趣的是,也有人称其为“地理学的终结”(the end of geography)[1]。显然,这种提法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究竟是何等面貌还很难预见,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仍将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民族国家仍将长期存在。许多学者甚至断言,信息网络的发展最终会鼓励个性和多样化。有些旧的区域差异确实会慢慢削弱甚至消亡,但新的区域差异也会不断产生。因此“地理学终结”的提法是会不攻自破的,但对于从事地理学研究的人来讲,它难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而且会激励反向思考:如果不会消亡,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2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准备——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
知识经济主导国民经济的时代何时到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前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利用知识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学家用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解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2]。因此,中央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目的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提高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效率。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便是学界的任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挪威、丹麦、加拿大等国家对知识和技术创新系统的研究都很重视。概括起来,目前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以下两个方面。
2.1 知识和信息的流动
创新系统主体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OECD在1997年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中指出[3],国家在研究和发展(R&D)方面的投入多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扩散的效率高低。因此建议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应把重点放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这一核心问题上。包括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和信息流动;知识和技术向企业的扩散;人才在公共和私人部门间的流动。研究内容包括知识流动和扩散过程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在上述各方面的特殊性。
2.2 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估
建立高效的国家创新系统,必须对现有创新体系中知识的存量、知识在创新主体间流动的效率以及知识应用的能力有较准确的把握,以便找出影响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关键环节。这些便是国家创新能力评估的任务,可作为协助政府评价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工具之一[4]。有关国际组织就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估提出了多种方法:主导因素法侧重对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受教育的人口、知识机构、知识网络和通讯基础设施等指标的分析;系统分析法强调知识在创新主体间流动效率的分析;“过程学习”法采用全新的角度,强调创新主体和有关管理和决策部门的广泛参与,在国家创新体系建立过程中反复评估、不断更新。
3 创新系统研究中的地理学问题
同样的事物或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以便从不同的侧面去揭示现象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地理学的视角呢?尽管目前尚未见到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创新系统的报导,但国际上有关知识流动和国家创新能力评估的研究表明,创新系统及其关键环节至少在下述几个方面具有地理属性。
3.1 创新系统的区域层次性
对创新系统的分析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尺度进行,如地区的、国家的、洲际的及全球的。目前侧重从国家的尺度研究创新系统主要是考虑国家在创新体制建设、创新活动组织及影响国际知识和技术交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强[3]。此外,不同国家过去和现在知识积累的格局往往决定了各国的技术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色[3]。但侧重国家尺度并不排斥其他尺度的研究。研究发现,知识的流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属性,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倾向于分布在重要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基地(大学或研究院所)附近[3]。因此,区域尺度创新系统的研究是对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重要补充。此外,如果说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对国家相关决策的支持,那么对区域创新系统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也有益于地方政府的相关决策。
3.2 知识流动的区位效应
如上所述,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倾向于分布在重要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基地,这实际上是地理区位在起作用。大学和研究院所不只是知识生产的中心,还是知识和技术网络的节点,是人才的集中地。对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来讲,大学和研究院所的集中分布地区无疑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区位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之一。在地理学中,区位被看作是空间相关的一种形式,与此有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空间扩散[5]。高新技术企业与大学和研究院所在空间分布上的联系一方面受空间衰减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知识和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的影响。目前有关知识流动的研究侧重于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知识的空间扩散规律研究会逐渐纳入日程。而技术的空间扩散过程一直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可以作为知识空间扩散规律研究的基础。
3.3 知识创新的地区分工
高新技术企业不只倾向于集中分布在知识生产和传播基地,其分布还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群专业区。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硅谷是半导体和计算机工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中心)、波士顿地区是生物技术企业集中分布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新泽西州是通讯技术企业集中分布区(以普林斯顿大学和前贝尔实验室为中心)等[3]。其他国家如日本的通讯技术和德国的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分工。知识创新的地区分工可能是左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知识经济和创新系统发展轨迹的关键因素,因为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的人才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文化特色,例如目前倍受关注的所谓“硅谷文化”。因此,有关创新系统地区分工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地理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科技工业园也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地理学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创新系统的研究作出贡献:
(1)知识交流和扩散的空间过程;
(2)知识和技术创新群专业区的形成和演化;
(3)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