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今年走势稳健 明年仍将稳定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仍将论文,稳健论文,走势论文,明年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市场走势稳健各方面情况基本正常
1995年,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城乡市场各类商品销售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 万亿元,同比增加4000多亿元,增长29%左右;国内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走势稳健,市场发育比较正常。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零售总额增幅较高。1—10月份累计, 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1.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幅度为11.4%。预计全年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左右,为近几年来较高的增长幅度。二是居民收入提高,多数商品货源充裕,市场商品销售旺平结合。1—10月份,银行工资性支出同比增长18.4%。前3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性收入实现1120亿元,同比增长34%;多数轻纺产品稳定增产,支农产品增长较快:国产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用拖拉机产量分别增长11.6%、26.7%、26.0%和51.3%。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商品国内购进和销售同比分别增长36.3%、23.7%。目前全国近百家大型百货商场的食品、家电、服装、化妆品的销售增幅一般在40%—50%,其中25英寸以上彩电销售成倍上升。农业生产资料全年销售金额可上升1 倍左右,扣除价格因素,仍是近几年来增幅较高的一年。总体物资市场供需状况比较平稳,预计今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2.6万亿元, 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同比增长14%左右。三是物价涨幅逐渐回落。10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升10.3%,比1月份涨幅减少10.9 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0.1%。1—10月份累计,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升16%;其中9个省、直辖市和16个大中城市已经回落到15%以下。 四是流通企业促销方式灵活,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经营商品档次逐渐拉开,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五是农村市场商品销售趋旺。1—10月份, 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38亿元,同比上升30.6%,分别比去年同期市、县增幅高出0.2个和8.8个百分点。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中的比重比去年上升0.3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打破了近几年农村市场增幅低于城市的格局。六是农副产品收购看好。1—9月份,农副产品购进总额为1441亿元,同比增长34.7%,其中粮食、棉花、食油分别上升5.9%、3.8%、47.6%。
存在问题主要是,部分商品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如一些名优工业消费品、粮食中的少量品种、农资中的优质化肥和少量农药还难以保证及时、足量供应等;食品、优质农资等商品价格高;流通秩序尚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和非法牟取暴利的经营行为屡禁不绝;国合商业经济效益不佳;宏观调控市场能力不强等。
1996年国内市场趋势看好稳定增长仍是主要特征
从目前掌握的有关情况分析,1996年国内市场商品销售仍将保持繁荣、活跃、稳定增长的好势头。若按当年国民经济相关经济增长指标、物价控制指标以及近几年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来测算,明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约为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左右,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0%左右。在消费品市场中,营养、保健、方便食品及优质饮料,各种款式新颖、质地优良、美观的应季服装,名优家电、文娱、化妆、洗涤等商品将继续畅销。多数农资和物资市场销售继续保持平缓上升趋势。同时,部分商品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控制通货膨胀任务仍很艰巨。保持全年国内市场的平稳运转的有利条件是:
——国民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1996年是落实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保持全社会商品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既定目标内,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特别是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是指导我们做好全年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全年主要经济指标的计划安排(如经济增长速度、货币发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信贷规模、物价上涨水平、进出口规模等)也比较适当。这将对当年消费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良好的影响。
——多数商品供需总量能够达到基本平衡。首先是主要农副产品供求将比较平稳。粮食:由于上年生产、进口及目前收购、库存(包括农民家庭存粮)情况较好,供应总量有所增加;按一定递增比例匡算需求后,新年度粮食供求处于基本平衡或略有节余的状况。棉花:产销情况因多种原因的影响可能比今年宽松一些。食油和食糖:生产上升,加上进口因素作用等,目前货源相对充裕,价格回落,明年市场供求也将保持平稳。生猪:近期主产省区存栏增加,猪粮比价有所回升,国有商业库存明显上升,新年初市场供求可望基本正常。其次是与消费市场关系密切的轻工和纺织大类产品生产将在今年实际产量的基础上有所上升,部分市场销售走俏的名优产品也将继续增产。农资:供需形势看好,价格增幅可能趋缓,物资产销趋势在上年低增幅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好转。由此可见,新的一年国内市场上的基本商品品种供需总量能够达到大体平衡。全年供大于求和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合计比例仍将保持在90%上下。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企业经营状况将逐步改善。一是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化肥、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将继续得到巩固和完善。二是搞好主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推行商业连锁经营、部分物资代理制、粮食经营“两线”(国家经营与放开经营)运行,加强骨干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两级储备制度及其管理办法,将是各级流通主管部门和有关商业企业在新年度里的重点工作。三是国有流通企业将继续根据形势要求转变观念,转换机制,适应需求变化,增强竞争能力,开拓经营,不断提高流通质量、效益和现代化程度。
——市场有效需求变化不大。从外部条件看,对市场间接的影响因素与上年比较变化不大(如投资、财政、货币和消费基金政策等)。从市场自身情况看,“八五”后三年商品销售年均增幅高约29%,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如无特殊因素影响,市场商品销售增幅大幅度攀升和急剧下降的可能性都不大。从目前居民购买力、产品结构及产销变化、经营状况的实际情况分析,平稳增长仍是1996年国内市场商品销售的主要特征。
明年市场运行的不利因素有:
部分商品产销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把总体物价上涨水平控制在预定范围仍很困难,流通法治化程度、流通秩序和经营行为规范化程度仍然不高,这些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商品流通继续起着制约作用。
为此,需要继续加强重要商品的宏观调控和总量平衡工作;正确处理强化物价监管、控制物价总体水平和合理、适时、适量调整部分基础产品价格之间的辩证关系;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现代流通组织建设;强化流通法制管理,进一步规范流通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稳定相关政策,继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增加市场适销对路消费品的生产和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