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传真(001/020)(博士论文摘要)_文学论文

学院传真(001/020)(博士论文摘要)_文学论文

学院传真(001-020)(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论文,传真论文,学院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博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导师:王晓明教授,2000年)

罗岗

内容提要:本文力图重新讨论一个人们熟知却未必重视的问题,即现代中国文学是如何在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知识的现代化过程中被“创制”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既不是自然的产物,也不仅仅限于观念的领域。通过对中西方文学历史的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文学”有着非常显赫的历史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一个名叫“现代”的幽灵的神秘介入,各种力量(传统的与现代的,社会的与个人的,政治的与文化的,观念的与制度的……)开始簇拥着“文学”,并透过不同的途径和手段塑造了“文学”。因此,将“文学”作为“现代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检视、分析它的历史构成与现实构造,应该是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史研究自觉承担的任务。就像论文的副标题“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所显示的,我没有把问题的讨论局限在“文本”(理论的和创作的)层面,也要求自己突破“传统/现代”的简单的二元对立的论述框架,更多地关注制度层面的因素,为了有力地回答“文学是如何被历史地建构起来的”“人们如何通过社会来理解文学”和“文学透过何种渠道来完成自我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在生产的过程中如何维持自我的同一性”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我把知识分化、学科形成和课程结构这些知识与教育的制度演变作为了讨论的重点。在这篇论文中,“现代‘文学’在中国是如何确立的”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转化成了“作为现代知识的‘文学’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这样的讨论更可能把问题引向深入和复杂。即使认定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更多的时候是以“知识”形态现身,那么也需要挖掘“知识”背后隐含的复杂的社会历史特别是权力的“痕迹”,突显“知识”最终可以落实、储存和传授的制度性保护,导绎“知识”在使用者和思想者的内心世界里的细微变化,并且指出“知识”在跨文化和跨语际传播中产生的误解、差异与创造性的挪用。很显然,作为“知识”的文学并非一定是凝固的和形而上学的,关键是如何发现制度中潜藏的个人经验以及这种经验揭示出的制度和生活世界的辩证关系。

《施蛰存的人文意识与小说世界》(博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导师:王铁仙教授,1999年)

李金凤

内容提要:在这篇论文中,我试图比较全面地描述施蛰存先生的“人”和“文”这两个世界。施蛰存先生拥有深厚广远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理想,它构成了施蛰存的精神主流和深沉的内涵,这是支撑他一生文化事业的心理基础和潜在的动因。施蛰存毕生以文化创造为己任,一直致力于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文化创造之路。这是我对施蛰存其“人”的一个基本理解。由此出发,我将通过对施蛰存的艺术世界的考察、分析,深入探讨施蛰存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结构,并将它放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认识。

第一章主要评述施蛰存早年人文意识的历史形成,和他在二三十年代人文生活的主要内容及文化作为。

第二章侧重探讨施蛰存的自由性。

第三章着重探讨施蛰存小说创作的四重主题。第一,乡愁与感伤是施蛰存的第一部小说集《上元灯》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题。第二,历史想象与身份认同是《将军的头》这部小说集的创作主题。主人公倍感痛苦的是两种身份的尖锐冲突。第三个主题是爱欲与道德伦理的问题。第四个主题是都市生活及其想象。

第四章重点探讨施蛰存小说的叙事艺术。首先,他非常喜欢在小说中营造一些能够涵盖主题内容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文本中不时穿插出现,不仅层层渲染了小说的情感和色彩基调,而且也成为一种结构性因素,衔接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也很注重对叙述时间的控制,在故事进程的不同阶段合理分配叙述时间,从而形成了变化繁复、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其次,神秘怪诞的美学趣味。施蛰存成熟期的创作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他对神秘怪诞的事物的嗜好。另外,杂糅并陈的文体风格。施蛰存的小说在文体风格上明显受到古典诗词曲赋、笔记体神怪小说和佛经变文等中国传统文类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小说的语式、色彩、意境等方面。

《现代小说艺术的命运与大众文化和多种传播手段的挑战》(博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导师:钱谷融教授,2000年)

赵抗卫

内容提要: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中国百年以来摆脱落后耻辱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中展开的,同时也在现代四大传播媒体的形成中诞生与成长。传播技术发展与艺术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对文学阅读与接受的研究大多是从接受的内容进行考察,而少有从文学的传播手段或传播方式去分析。然而,离开了特定的传播媒介,任何文学的接受都是不可能的,而不同时代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必然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精神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艺术的大趋势,是尽力寻找全新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开掘现代人类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因此,通过各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传播手段对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的影响(本文着重于小说生产与接受的演变)的分析,去考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命运及其变迁,从而思考新的传媒时代的生存处境和变化环境中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现实,尤其是“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消费产生的影响,以及在“数字化生存”的文化新语境下文学的意义,文学的文化身份的建立及当代小说的发展趋势,提出文学(小说)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诸种可能性等等问题,这是写作本文的目的。

《沈从文小说研究——二十一四十年代文学进程中一个文学家的彷徨、选择》(博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导师:陈思和教授,2000年)

[韩]安承雄

内容提要:沈从文(1902-1988)是在中国封建体制逐渐瓦解而新中国建设正在进行的激变期进行文学活动的作家。他主要的文学活动都是在二十一四十年代进行的,而这一时期恰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的方面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因此,生活于其中的知识分子沈从文所经历的精神上的苦恼、彷徨、理想及其挫折等精神历程也许比其他任何时期的知识分子都更曲折。

本稿的立论前提就是: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反映着当时一个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苦恼、彷徨、理想及追求。而且最集中表现出沈从文的精神历程的作品是他的小说,这些小说构成了沈从文当时的内心精神世界。本文就是通过对其小说的分析、概括、综合以及与当时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力图恢复沈从文所经历的精神历程历史真实及其意义,同时探索沈从文所追求的精神价值的当代意义。本稿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考察沈从文的创作背景。

第二章,趋向农村及民间文化的沈从文的小说在与民间文化的关系中表现出其总体的意义。

第三章,主要将沈从文及其作品与韩国作家金裕贞的乡土小说进行比较研究。

沈从文小说创作道路既体现了一个处于激变期的知识分子在文化方面的彷徨、选择,也表现了他对农村民间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依据民间文化进行创作的沈从文所选择的文学道路与当时的知识分子或文学家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意义。

《论五十至七十年代“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博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导师:陈思和教授,2000年)

刘志荣

内容提要:潜在写作是当代中国文学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写作现象,即作家写作的是在当时不是为了发表也无法发表的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提供了公开文学中缺少的艺术与精神质素。潜在写作与公开文学一起,构成时代文学多层次性的内涵。

本论文导论部分讨论1949-1976年的潜在写作的概念、研究思路、材料的真实性、出现的原因、主要的作家群、发展的趋势、分类、评价与文学史地位问题。正文部分研究这一时期比较有典型性的“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指出在整体上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都有一定的精神自传性,表现了一种苦难中的坚守精神和个人主体性的回归,其中最优秀的作家则实现了从现实战斗精神向现代反抗意识的转变。论文并通过具体作家作品的探讨,指出在整体一致的情况下作家精神的不同侧重点。论文最后在二十世纪文学史的背景下讨论了胡风集团潜在写作的意义,指出在与“战争文化规范”的冲突中,“五四”新文化传统似乎全军覆没,可是“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表明,作为一种精神传统,它并没有自行消失,而是隐入地下,以“个人话语”的方式继续顽强存在;而从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来看,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学史的,更让我们思考自鲁迅以来的“以生命写作、抗争”的精神传统。

《胡风文学思想及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导师:陈思和教授,2000年)

[韩]鲁贞银

内容提要: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胡风居于一个关键性的地位,不论是从他的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还是从他所坚持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来看,胡风文学思想与理论都直接反映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主要环节。因而,要摆脱以政治意识形态来分辨“是非”的二元对立框架,不同于对胡风文学理论命题的单向的分析,本稿把注意力置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结构与胡风文学观的内在关系上,考察胡风文学观的文学根源与文化内涵,整合出胡风文学思想与理论的整体性。反映本世纪文化性质的两个标志是以“抗战”与“五四”为代表,依着这两种文化的价值趋向的变化而决定着其对文艺性质与作用、文化主体与对象的认识,而且这两种文化规范包含着根本上彼此背离而冲突的性质。胡风文学观正是在这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因而,本稿把这两种文化作为胡风文学观的主要背景,基于对以毛泽东的文艺政策为代表的“抗战文化”的文化心理的理解,阐明胡风文学观所体现的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整合过程。同时,把胡风的现实主义真实论作为反对抗战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功利主义的先验模式的一种对应,着眼于胡风对“态度”的理解,阐明他的主体“实践”的特殊涵义。这“实践”与“态度”两个概念的明晰化,就指出胡风现实主义的真实论置于突出主体意识的人道主义范畴的内在逻辑性,体现出它所抱的一种开放型的思维模式。

胡风对精神态度的关注,是通过对鲁迅的理解,升华为现实战斗精神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理论体系的。因此,本稿从胡风对鲁迅的“实感”的理解方式出发,探讨胡风对自己思想来源与自己文艺道路的整合问题。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论》(博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导师:吴义勤教授,2000年)

王素霞

内容提要:当文学在九十年代日渐滑入边缘、大有被其他媒介文化侵吞淹没的时候,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文学的核心地位。它一次次唤醒了大众的期待视野,形成了颇有规模的市场效应,同时也为批评者敞开了极有诱惑力的探寻空间。鉴于此,本文拟从五个角度探寻长篇小说在九十年代的总体发展态势,并穿越小说的思想与艺术殿堂,聆听中国小说在与世界文学连接进程中所发出的繁复足音。导论追溯“长篇小说”的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意义。第一章侧重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考察长篇小说在九十年代文学中的繁荣局面与核心地位;二是从时间与形态两个视角具体探索长篇小说所呈现的疯狂状态;三是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动因:从社会转型、量化比较、创作主体思维转变与市场规律运作等不同角度挖掘。第二章探讨九十年代长篇小说思想内涵的多维向度,如原型塑造的多样性、文化折射的多元性、艺术精神追求的敞开性、历史意识的繁富性等,创作主体意识的变化直接影响并投射到文本的思想意蕴上,形成比较开放的小说意蕴。第三章关注“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艺术追求。繁富的动机、多元化结构、觉醒的文体意识与多样化的存在态势、多声部叙述的内在韵律与细腻的“纹理”修辞运用,以及小说语言的美学意蕴等共同营造了长篇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第四章以反思为目的,对创作中出现的瑕疵和缺陷给予批评和解读,力求客观、冷静地还原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本真形态,填补长篇创作的理论空白。

《九十年代小说与城市文化》(博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导师:潘旭澜教授,1999年)

黄发有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九十年代依然延续着八十年代的文化逻辑,只不过是其作用机制变得更隐蔽、更间接、更有效,因此,九十年代并不是个体文化时代,而是过渡性的“准个体时代”。九十年代小说创作也不具备个人化写作的本质特征,它在外部形态上已经初步具备了个人化写作的某些属性,但在精神层面上却表现出反个人化的潜在倾向,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准个人化写作”,其根本意义在于曲折地展示了在当今时代成长为个人的艰难。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九十年代小说发展与城市文化变迁的相关性,描述城市文化对九十年代小说家的生存方式、写作姿态、价值选择、审美旨趣的冲击和改塑,寻绎城市文化对九十年代小说的精神指向、题材选择、叙述形态、接受图式、叙事模式、文体风格的渗透性影响,剖析九十年代小说对城市文化的回应与规避,在文化视阈内立体考察置身于各种冲击的漩流之中的小说创作的发展趋向、潜在危机与新的生长点。

《世纪末中国小说文化格局的现代性批判》(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导师:许志英教授、丁帆教授,1998年)

王世城

内容提要:“现代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的核心使命,而世纪末的中国文化危机本质上也正是现代性价值和意义的危机,这种危机体现在当下文学中,便是现代性叙事的崩溃。现代性叙事形成于五四时期,文化启蒙与批判是它的内在精神,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则是承担主体(因而现代知识分子文化正可视为是现代性文化的载体)。但是,这一叙事及其意义体系被后来的革命——政治文化所转换,直至“文革”后才逐渐恢复。然而,这一过程并不一帆风顺。首先,现代性意义叙事在复苏发展过程中,过于迷恋自己的社会即时性意义效果(现实主义小说)和形式意义(先锋小说),而逐渐偏离了现代性建构这一世纪目标;其次,商品经济的兴起引起社会文化的转型,导致现代性价值的“落空”和现代性意义叙事的失效;第三,尤其是后现代思潮的引入,对现代性意义及其叙事是一个致命打击,它俨然从学理上解构了现代性存在的合法性,宣告启蒙与批判的不可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王朔的流行和“新写实”的兴起,便是现代性叙事危机的体现,知识分子文化变得黯然无光。

然而,只要稍作认真思考,便不难发现,所谓“现代性伟大叙事的终结”,只不过是中国式后现代理论所设的一个逻辑陷阱。实事求是的考察将向我们揭示出,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化史上,知识分子文化绝大多数时候恰恰是被“中心”所拒斥、统治、同化。笔者以为,当务之急不是“终结现代性”,而是重塑现代性的存在合法性,重新寻找知识分子文化的位置。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边缘与守卫”的现代性自处策略,即:知识分子文化及其叙事应放弃进入文化中心执行文化使命的梦想,而自觉退居边缘,以一种自由、独立、开放的姿态,守卫现代性价值与意义,加强与时代、现实的文化对话,从而一点一滴地推进现代性建设。

《论新时期后文学的转型》(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导师:丁帆教授,2000年)

范钦林

内容提要:回顾本世纪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九十年代文学在二十世纪文学的总体构架上的确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种地位的重要性在于九十年代文学相比较于先前的文学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的历史当中,九十年代前文学虽然也有阶段性变化,比如从“五四”文学,到二十、三十年代,再到三十、四十年代文学的变化都很大,解放以后文学又经历过两次重大变化,一次是文革文学,一次是新时期文学。但是,这些变化都仍然是在原有的政治文化语镜之中进行的。在政治文化语镜之中,文学不管怎么变,它与政治的关系却始终没有变,文学始终与政治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所变化的只是它的政治内涵,而不是政治本身。

当文学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稳定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要旋律,主流型政治文化对于意识形态的定位,对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的看法,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的预期都已发生了变化。当整个社会都被融入商业文化语境之中,政治文化便由幕前退到幕后。

文化语境的转型带来作家心态与文学作品的转型。

九十年代文学转型其合法性质疑的结点,应该是文学真正回到文学自身。就文学本身而言,创新是为文学的历史服务,这是人类文化的积累;而“仿制”和“复制”则是为文学的“历时”服务,满足消费者对于精神商品的需求。这应是两种并行不悖的事业。但真正的创新将是文学殉道者的事业,它与文学的商品特征并无关系。多样化的人类文学的需求与发展将会自行解决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

《八十年代作家文化心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导师:叶子铭教授、丁帆教授,1999年)

贺仲明

内容提要:本论文旨在从创作主体文化心态角度对八十年代文学进行系统的考察,展示出对“文学史,即是一个时代的心灵史”的当代理解。论文试图通过对八十年代作家创作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对作家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进行把握,剖析出隐藏在作品和作家创作历史背后的深在作家文化心态。通过对作家们这些文化心态的优长与缺失予以甄别与梳理,对作家们在八九十年代文坛上的心态变化轨迹进行捕捉与钩沉,探寻出八十年代作家的内在文化精神面貌,洞悉他们创作成败背后的主体内因,明确其文化资源上和自我精神上所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作家们走出自己的精神误区,进入更好的文化和创作心态。

本论文的上编为理论与群体作家论编。通过对八十年代作家的历史、现实文化来源进行考察,对他们在整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道路进行剖析,笔者认为,对“自由心灵”的“追求与缺失”是八十年代作家文化心态的总体特征。

本论文下编为作家论,对上编所论群体不能囊括而在文化心态上又确有个性的部分作家如杨绛、汪曾祺、王朔、路遥等进行具体的论述,以作为对上编内容的补充,并与上编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论汪曾祺的“随偶而安”》(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导师:周晓扬副教授,1998年)

陈曙红

内容提要: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个比较特别的作家,他早熟而晚成,四十年代中已发表作品,到八十年代才真正成名,其间中断创作几十年。几十年中,他依靠“随遇而安”这一传统士大夫的内在超越方式,使心态保持平衡,在创作条件成熟时得以厚积薄发,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一种内在超越的审美方式,在当代文坛人文精神低落的情况下,具有某种参照价值。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汪曾祺的“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与中国士大夫的传统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第一部分分析了随遇而安的形成及其表现。笔者认为随遇而安的心态形成是与中国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分不开的,在压力下形成了一种内在超越的精神自救方式,以此来对抗现实的苦难。据此,笔者对汪曾祺的具体生活进行了分析:随遇而安在汪曾祺的生活中表现为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艺术人生,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适意人生,此外是在小说中虚构出一个理想人生,追求现实中很难达到的真善美的和谐世界。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使主体挣脱了现实的外在羁绊,进入超越的境界。

二、分析随遇而安作为一种生活哲学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三、分析汪曾祺的“随遇而安”作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当代文坛中的意义。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小说》(博士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导师:孔范今教授,2000年)

叶诚生

内容提要:“现代性问题”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思想文化界逐渐展开的一个重要论题。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话语出现的现代性首先是某种文化反思的结果,反思的对象正是至迟自启蒙运动以来有关“现代”的历史演进与话语建构。本文即以“现代性问题”这一特定视角面对中国现代小说,力图将在现代文学中历来被视为价值终点的“现代性”重新拉回阐释的起点,以见出中国现代小说这一习见对象的某些新内涵以及“现代性”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语镜中的复杂性。在这一新的论域中,现代性的历史叙事与文学想象中的现代性、现代小说“元叙事”与小说文体生长中的丰富性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又相互悖反的论题将会在文化诗学的视野中得到新的阐释。

《论世纪末散文的美学演进》(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导师:汪应果教授,1998年)

沈义贞

内容提要:二十世纪中国散文是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或审美对象,无论数量、成就都构成了一个异常丰富、重要的研究对象,但综观整个二十世纪,有关诗歌、小说、戏剧的研究均非常突出,也取得了大批理论成果,惟独散文理论的研究非常薄弱,或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与直感式的介绍层次,或停留在古典散文所提供的美学范畴,甚至散文作为一种文类能否确立,如何确立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若干基本概念等均未有澄清,更不用说整体地寻绎、归纳散文发展规律,从世纪跨度总结本世纪散文美学的特征、贡献与局限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择了1976-1996年这一阶段的散文实践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一方面通过这二十年中散文现象的梳理与分析,初步厘定、归纳了此阶段散文发展的格局、演进轨迹及其背后所隐现的某种规律性;另一方面则通过对这一阶段散文美学建树与局限的评判,试图建立起有关散文创作与研究的基本理论标准与构架。

《文学与历史的选择——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博士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导师:孔范今教授,2000年)

林虹

内容提要: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无法回避的话题。它不仅在当时即引起了关于文学的性质、功能、创作主体、创作方法的激烈论争,且对其后文学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广影响。转向的发生,既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文学革命”思想理论上的局限,其激进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进化论、国家主义、平民化倾向以及反对古典主义的不彻底性,最终导致了对自身的否定。创作主体的心理因素亦不容忽视。转向并不纯粹是政治对于文学的强加,历史选择变换的必然性,确曾激发起作家自我调适的主动性。转向既有对“五四”文学的承续,更有新质的产生。它所引发的文学观念、审美趋向、文体形态的变化及其正负效应都足资探讨、借鉴。

《“审美化生存”: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大学,导师:邓牛顿教授,2000年)

汤拥华

内容提要:当下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有必要从知识社会学、存在论的角度作一些新的开拓。将宗白华由一个叙述者还原为一个具体的人,将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境原为一种特定的知识,考察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环境中所经受的具体困难,以某种话语体系的构建作为当事人对其生存困境的反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美学与存在的关系。

本文将着重讨论所谓“审美化生存”的问题。宗白华其一生实践着“审美化生存”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实践如何与他的美学、艺术理论相吻合?他的精神资源来自哪里?他是怎样通过经典的“误读”来开辟自己的言说空间的?对古代社会的“记忆”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学理之中?他如何重建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古典式的诗情能否见容于当下现实?就宗白华这个具体的人来说,这种“审美化生存”的特殊困难是什么?他如何应付并且如何用学理的言说来自我支持?这些都是我要考察的问题。在考察中,我注重区分作为共名的时代困境与结合着特定生存体验的个人困境。

宗白华的美学可以说就是一种比较美学。它体现的是比较美学的一个特定形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初期,二元对立思维还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出现的,它不可避免地带着一些传统学术的痼疾。比方说,集体叙事,逻辑问题先于存在真实,价值判断的色彩过于彰显等等。宗白华的美学可以说集中反映在文化交流的历史语境中,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感状态和人文精神,同时集中反映了中国美学与世界美学的关系。从横的方面对之进行考察,注重从美学学理中辨析文化混融状态中的生存感觉,寻找一种主体性,寻找美学学理的情感支撑,找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也是这篇论文的重点。

《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诗歌——以“白洋淀诗歌”为例》(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大学,导师:吴欢章教授,2001年)

贾鉴

内容提要:“文革”中从事地下诗歌写作的代表性诗人有两类:一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强行埋入“地下”的老诗人,著名的如“七月派”诗人和“中国新诗”派诗人。他们的地下写作是五四启蒙精神和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传统在时代挤压中的曲折显现。

另一类是“知识青年”的地下诗歌写作,其中最具写作自觉性、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是“白洋淀诗群”。一群年轻人离开城市散落民间,严峻的现实催逼他们开始反思“革命”。马列经典、“红宝书”以及内部发行的一批“灰皮书”和“黄皮书”成为他们最直接的、共同的(文学)思想资源。“文革”初期钦定的“革命者”终于成了“革命”的异己者。这样一种精神历程落实到写作中,使他们的诗歌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对政治(命题)的关注,普遍彻底的怀疑精神,被逐之后的疏离感,对语言表达个体经验的追求,风格上思辨与感性的繁复混杂等等。当然,具体到个人则又表现出彼此不同的鲜明特征,如多多诗中高贵与邪恶的融合,根子诗中迅疾的叙事与凝重的思辨的结合,芒克诗中行吟传统与荒诞诗风的共存……

“白洋淀诗群”在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位置。一百年来尽管言说方式不断变化,但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基本问题仍然未变,“焦虑”继续延伸着。“白洋淀诗群”所代表的“四五”一代知识分子选择了另外一种道路——“流亡”或独立于(文学)体制,这与“复出诗人”的“鱼化石”心态迥然不同。“白洋淀诗群”在知识分子、国家意识形态及民间这三者关系模式中提供了新的文学史(文化史)启示。

《女性意识及其超越——论九十年代女性写作》(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导师:吴义勤教授,2001年)

王志华

内容提要:作为对二十世纪以来女性写作历史的延续及其对文本中男权意识的消解,对九十年代女性写作的考察有其必要性,在此“女性写作”是对九十年代呈开放姿态的女性创作现象的一种概括。以开放的辩证的眼光看,它既呈现出以性别立场为特征的女性意识,又呈现出对女性意识的超越。女性意识在女性的历史复现、女性的现实境遇、女性的私语空间中各呈不同的表现形态。就价值立场和创作姿态而言,七十年代出生女性作家的创作中断了由陈染、林白开启的女性主义写作。女性写作在叙事上表现为视角的超越与背景的宏阔,主题上表现为现实的瞩目与生命存在的追问。是为女性意识的超越。其间女性写作性别色彩的集中话语逐渐消退走向结束。

女性写作表达了女性的理想追求:做人并作女人,追求自我渴望回归,创造两性和谐的境界。这超越了单纯的性别立场而具有了文化建构的意义。对女性负面价值的批判构成了它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探讨了九十年代女性写作的价值意义、特征及走向后,还应看到其存在的诸多弊病。女性写作有待挣脱性别的束缚与诱惑,逐步走向独立与成熟。

《守望民间——论转型期市民小说的民间性》(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导师:吴义勤教授,2001年)

王丽霞

内容提要:自陈思和系统地揭橥了民间理论,并经其他学者修正、补充后,民间,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话语,开辟了一个亮丽清新的文学阐释空间。本文以民间理论为依托,论述转型期市民小说对于市民民间的凸现,并阐释其文本蕴有的民间文化内涵。

市民小说源于民间,淳朴、厚实的民间文化孕育、滋养了市民小说,并以显性或隐性的形态镶嵌在小说文本中,使其彰显出浓郁的民间色彩。在转型期自由、宽松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市民小说作家疏离政治权力话语和精英话语,以民间意识烛照和书写世俗民间的生存形态,并从中洞察“藏污纳垢”的民间文化。民间不仅是市民小说的言说对象,也是其价值归依之地。市民小说放弃知识精英传统的价值取向,对民间世俗文化进行认同与抉择,建构起自由、多元的民间价值空间。此外,民间审美趣味作为历史因袭的审美惯性制约着市民小说的文本组织,使其吸纳进某些民间的审美质素,建构起民间化的审美文本。

转型期市民小说对民间的言说与归依确实给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话语力量,但民间文化的糟粕性也使得作家在返归民间的途中陷入尴尬的文化悖论,从而给市民小说带来难以避免的缺陷。

《民间和九十年代小说》(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大学,导师:王光东教授、邹平教授,2001年)

石曙萍

内容提要: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出现了区别于八十年代文学的鲜明特点,这种区别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从文学与民间的关系角度看,九十年代的小说有着明显的民间化倾向。本文就是试图以描述性的方法说明九十年代小说中“民间”的不同呈现形态,以及民间对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九十年代有“民间”倾向的小说作家和作品,在梳理九十年代“民间”概念的同时,提出自己对于民间的理解并展开的对民间与作家审美倾向,创作特点之间关系的分析。主要有两部分构成:(1)导论;(2)具体作家文本分析。在第一部分中主要说明九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民间化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并说明社会学意义上的“民间”与文学意义上的“民间”的联系与差异,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民间”是在民间世界里寻找到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空间,这一空间充满了自由,生命,快乐与活力,“藏污纳垢”又生机勃勃,也包含着对于奴役的反叛和承受苦难的坚韧意志。在第二部分对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九月寓言》,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这三部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从民间语言在九十年代的意义,民间理想的高蹈,民间的特别性格与生存哲学三个方面说明民间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以及民间作为一种写作资源对九十年代文学的贡献,并进一步阐明了文学的本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等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  ;  ;  ;  

学院传真(001/020)(博士论文摘要)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