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荣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第一中学 云南 怒江 6734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010-0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上,要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在课程资源上,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板块。学习内容,高中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也初步有所接触,但学习要求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已经上升到了更高层面的审美要求。对高中学生而言,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愉悦贯穿于整个诗歌审美的全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荀子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因此,我们不仅要探寻给学生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的有效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如借助物像、借助绘画、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习作、借助移情等,内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撞击与共鸣,感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达到“会心”的中级审美体验。美感效应被人称之为“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
一、利用物像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我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有时选用、自制一些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我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
一幅是“湘江秋景”图,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生机盎然;
一幅是“独立寒秋”图,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雄心勃勃。
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之中;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想,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从而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焕发出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怀。
二、利用绘画
苏轼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诗歌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寓有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完美无缺的,莫过于唐代诗人王维,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这首诗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 、优美的画面。然而在幽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我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从而使“文”与“画”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其个性。
三、利用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可以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与我心有戚戚焉”。而且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并且会脱口而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四、利用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此时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弹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身世共鸣,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的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利用习作
这里的习作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我让学生描写词人与恋人惜别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六、利用移情
人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心灵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之间相互感应交流。正如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记忆起自己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娉婷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曳,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个很自然的比喻,而在你心中就变成了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曳,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曳,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在诗歌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移情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美感认知。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通过联想,或由物生景,由景生情,或由物直接到情。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拾起头望前面。”
这首诗中的“老马”是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象征,他忍辱负重、忠厚善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移情”,“老马”不单是本义上的老马,更是被压迫农民的象征,那抽下的鞭子,是抽在穷苦农民身上的,抽在我们祖辈父辈们身上的,让学生感受到被鞭抽的痛苦,最终达到“移情”的效果,进而激发学生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他们对旧制度和旧社会的愤慨和诅咒,再一次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
由此可见,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充分运用多种有效手段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教学尝试,对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促使他们达到审美愉悦,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且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论文作者:刘楚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诗歌论文; 学生论文; 物像论文; 音乐论文; 一幅论文; 情感论文; 湘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