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人格论文,性别论文,角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27(2007)01-0028-0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性别差异的研究而言,sex与gender两词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差别。Sex主要是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别,而gender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心理性别,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都具有社会文化认同的人格特征。[1] 从20世纪世纪7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性别差异研究的重点就开始由生理性别差异研究逐渐过渡到性别角色差异研究。Carrol和Wolpe认为性别角色是由一定的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时还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基本的态度和情感。[2] 于是,男性和女性就根据社会针对不同性别建立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产生人格特征的分化。本文就近年来人们在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以期望能更深入的了解性别角色与人格发展的社会意义。
一、性别角色与人格研究的社会意义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从当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存在着一定的消极作用。它片面夸大了男女个体间的差异,使人在看待和处理某些问题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例如,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对人知觉的影响、对玩具、课程和职业选择的影响、对归因的影响以及成就动机的分析等容易产生社会刻板印象,从而导致“性别偏见”或“性别歧视”。另外,研究发现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也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当个体的行为与性别角色不相符时,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便会形成压力,当压力得不到缓解积聚过高时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而性别角色理论和人格基本维度关系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培养、塑造儿童健全人格的理论依据。在儿童期,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是造就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与此同时,在避免孩子过早性别定型的教育中,如果由于方法不当导致孩子性别未分化,就会成为人格教育的弊端,这点也应当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二)对现代女性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社会化的过程对性别角色的塑造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由自主的学习那些公认适合他们社会身份的态度、动机和行为的过程。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认为男性是社会的主要贡献者,而女性多数扮演的是家庭养育者的角色,所以传统的性别教育是以男性化、女性化两级模式进行人格塑造的。但是,今日女性参与社会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水平不断提高,贡献也逐渐增加,并且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诸方面也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力。社会要求现在的女性刚柔相济、智勇双全、果断干练,又善解人意、富于同情、善于细致的观察等等,因此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已经不能再满足女性发展的需求。提倡塑造双性化人格,实质上是在尊重两性客观差异(如生理差异)的前提下,提倡更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人格,这对现代女性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在女性理想人格构建的过程中,如果支持双性化人格作为女性发展的健康人格模式,破除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那么社会中的女性们可能把新的性别角色观念内在化,从而取代从前头脑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陈旧观念,克服依附、自卑、软弱等心理弱势,发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赢得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
在经济发达、生产现代化的城市已不难看到男女两性在气质与性格上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的趋势。男性显示出女性的温柔细心,女性也不乏像男性那样大方爽朗的代表。文化教养水平越高,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就相对地减少。这种气质与性格上的磨合,虽然还并没有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它却是两性世界发展的趋势。只有当男性和女性构建了健康的人格模式,身心达到健康,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必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社会的进步反过来也会使人们的性别角色态度向更为平等的方向发展。
二、性别角色的起源与发展
(一)性别角色的早期研究
有关两性心理差异的论述最早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献,但正式标志性别角色成为心理学的研究课题的是Ellis于1894年出版的《男性和女性》一书。1903年,汤普森首次用量表对两性心理进行测量并写出了《两性心理特质》。[3] 为了进一步探讨个体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程度,Terman和Mliles(1936)提出了相对立的人格特征词—男性化和女性化,并在《性别与人格》中介绍了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测量。在此基础上,他们编制了态度兴趣分析测验(AIST)以及第一个男性化-女性化量表(M-F量表)。此后,20世纪50、60年代,性别角色发展成性别研究的新热点。例如,Maccoby(1966)在其《性别差异的发展》专著中就详细介绍了性别角色认同的认知发展理论(Kohlberg,1966)和社会学习理论(Mischel,1966)及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总之,早期性别角色的研究都基于两个假设:其一,性别角色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当其越趋向某一端时就越远离另一端(如图1);其二,假定拥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心理最健康,如果相反则会出现心理问题和适应问题。[4]
(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双性化研究
在对男性化、女性化单一维度模式的性别角色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很快发现该模式理论存在的问题。于是,1964年Rossi首次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5] 1973年Constantinople引用大量证据说明单维的M-F量表约束了男性化、女性化特征之间的关系,推翻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所基于的假设。[6] 一些研究结果也发现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心理健康水平(P slater,1961)。[7]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Bem在社会赞许基础上,设计编制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 s Sex Role Inventory,BSRI)。该量表将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四种类型: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和未分化人格。[8] Bem的性别角色量表包括男性分量表、女性分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结果男性分量表和女性分量表得分的相关很低,支持了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是两个正交的两维度,而非一个维度两极的假设(如图2)。[4]
此后,国外心理学家对双性化人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Spence J T(1981)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调查表明双性化人格类型的个体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Spence(1982)等人的研究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女大学生的确比其他类型的自我评价更高、更受欢迎。[9]
(三)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研究
与西方的大量研究相比,我国性别角色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大概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性别角色量表的修订、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少量的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台湾的李美枝(1984)曾使用与Bem同样的方法编制了含90个项目的性别角色量表,Lu等人用它探讨了性别角色同抑郁症状、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10] 在大陆地区,陈芳芳(1994)在要求北京大学生挑选出符合男性特质的形容词与符合女性特质的形容词的情况下编制了一个性别角色量表。[11] 随后,张莘(1998)将负性项目引入词表,编制了含有正、负性项目的量表,此外还有王卫东(1995)、邹萍(1999)等。但是,在此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心理系钱铭怡(2001)等人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如图3)。CSRI克服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只有正性量表的局限,加入了两个负性量表,因此能有效地鉴别出在自评过程中社会赞许性对自评量表的影响。[4] 所以,CSRI的研究也支持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个正交的两维,并且使用了正性和负性量表,因此可能涉及性别图式的更多方面。
三、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在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使用EPQ和NEO PFR作为测量人格的工具,对性别角色与基本的人格维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Lippa和Connle(1990)的研究报告了男性化得分与经验的开放性以及外向性存在强的正相关,而与情绪性有强的负相关;女性化得分与愉悦性和公正性有强的正相关。Maruíic和Bratko(1998)发现男性化得分与外向性、公正性有正相关,与情绪性、愉悦性有负相关;而女性化得分显示出与愉悦性的强的正相关,但与其他人格维度只存在着很弱的正相关。[12] 总体而言,就国外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男性化得分与外向性有强的正相关、与神经质有强的负相关;女性化得分则与神经质、愉悦性有正相关。[4]
(二)国内研究
李少梅(1998)采用BSRI和16PF工具,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男女大学生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13]
邹萍(1999)采用BSRI和自编的影响因素问卷(AAI)对大连的女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双性化人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母亲及其民主化的教育方式,教师的鼓励,同伴、集体的交往等社会因素起主要作用。[14]
范丽恒(2001)参考钱铭怡的大学生性别量表的编制,以河南省高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赞许为基础,编制了含有正、负项目的高中生性别量表(HSRI)。[15]
张莉(2003)研究的发现,中国双性化者的人格特征中人际能力具有很强的本土特点,创造性突出,但无明显的独立性,并且双性化者的男性化程度较女性化程度与其人格的相关较大。[16]
王学(2004)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大学生健康人格问卷以及访谈调查的结果显示,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自信心强,情绪稳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27] 卢勤,苏彦捷(2004)以修订后的Bem量表和王登峰等最新编制的中国人的人格量表作为工具,以本科生为被试,首次探讨了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中国人基本人格维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男性化与外向性、才干、处世态度有较高的相关;女性化与善良、人际关系有较高的相关;男性化、女性化与情绪维度的相关不显著。[6]
王道阳,张更立和姚本先(2005)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人格特质词分类法,对140名大学本科新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都把勇敢和善良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正价特质的第一位,虚伪和自私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18] 王红瑞(2005)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者的抑郁焦虑水平最低,其次是男性化,最后是女性化和未分化。[19]
四、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样本大小、取样范围的局限
由于经费和资源的限制,大部分研究的被试以大学生为主,这种取样范围容易导致研究结果的代表性较强、普遍性不足。如果研究中的被试选用更广泛的人群,例如职业人群、社会人群等,其研究结果的信度及效度就会提高。此外,被试年龄的差异一直是被忽视的问题。实际上,年龄是影响性别角色态度的重要因素,年轻人往往比老年人持有较为平等的性别角色态度。[20] 所以,将性别角色量表的测量运用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样本即可以进行分层研究又可以开展纵向研究,可以拓展性别角色研究的深度,但是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二)研究范围狭窄
由于研究显示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以及适应水平上是最好的,并且兼具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优势人格特征,所以双性化人格被公认为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于是,国内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性别角色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其中主要探讨的是双性化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很少,致使国内性别角色研究范围狭窄并忽略了基础性的研究。未来研究趋势将是拓展性别角色和认知发展的研究,例如性别角色与归因态度、问题解决、应对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三)量表的适用性
研究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运用性别角色量表及人格量表进行测量,但是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是选用国外的量表工具直接测量,有可能并不适合中国人的特征。王登峰和崔红(2001)就认为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与西方人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如果直接采用西方的人格测量工具,即可能增加或夸大中国人所不具备的特点,又可能忽视中国人独有的特点。[21] 所以,无论是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I)还是16PF或“大五”人格量表进行测量,都有可能无法揭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特征与中国人人格维度的真实关系,这就需要我们采用自己修订的中国人的量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国内只在近几年才出现修订的性别角色量表及中国人人格量表,所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极少,只有卢勤等(2004)采用了修订后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此外,测题中的项目是否对两性一视同仁,是否避免了测量中的性别偏见也是值得考证的问题。
(四)单一研究方法自身的局限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问卷法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学上的单一使研究者很容易忽视其他有价值的资料来源,同时也将导致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的降低。并且,来自于该种方法收集的资料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局限,例如被试自我报告是否可靠、各量表之间的复杂程度使研究者是否能确定测量目标的确切含义、量表对研究所需要材料范围的限制以及被试对量表的反应与对真实情境的行为反应是否一致等。[22] 因此,研究者有必要从个体生活的实际情境入手,以丰富定性研究资料为假设,用问卷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多种技术为验证的工具,以保证结论的可信程度,提高性别角色与人格研究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