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中学历史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和一些敏锐的同行一样,笔者也明显地感觉到,社会史已向相对保守的中学历史课程提出了挑战。只不过挑战的信号并不是由社会史学家们以“宣言”的形式发出,而是通过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或隐或显地发出的。
受中学历史课程的制约,高考历史一贯喜欢考政治史(尤其是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与此同时,一些本不应忽视的问题却被忽视了,于是留下一些“空白”,形成一些“禁区”。如怎样让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获得可靠的社会保障无疑是从古到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但以往的高考历史试题视此为“禁区”。针对这一情况,2006—2008年出现了一批以考社会保障史(社会福利史)为内容的试题。这些题目中,分量最重的是2007年“文综”山东卷的罗斯福探索建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题。最有意思的当推上海卷,该卷2006年第10题考1942年英国人争相传阅描绘消灭贫困的社会保障制度蓝图的《贝弗里奇报告》。紧接着,2007年第12题又考1948年英国率先向世界宣布已向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亦即成为“福利国家”。再接着,2008年第17题则通过问答题来考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等问题。连贯起来看,命题者的意图显然是要求考生对英国乃至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有较系统的了解。
针对以往高考历史试题,喜欢考“大人物”和“大事件”(尤其是重要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的传统,2006—2008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一些考“小人物”和“小事情”的题目。如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当是“小人物”中的小人物,他们的劳动与生活,当是“小事”中的小事。但是,2006年广东卷工厂法条例和《济贫法》修正案题(第28题)、2007年上海卷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题(第36题)都以此为考查内容。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的失业者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吃与住当是“小事”中的小事,但2007年“文综”四川卷第18题、山东卷第27题、历史卷第22题和2008年“文综”北京卷第37题第3小题等都以这些“小人物”和“小事”为考查内容。2007年“文综”宁夏卷第42题C,引用材料反映“各国一般市民”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与以往重视政治家、史学家的看法相比,视角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在人们眼中,看电视过程中上厕所,恐怕连“小事”也算不上,但2007年广东卷第24题(三分钟电视广告时间题)考的正是这一问题。
同样,因受中学历史课程的影响,以往的高考历史试题,一般只使用“正规”史料,而2006—2008年一些高考试题使用的史料,却给人以“杂七杂八”的感觉。如2007年“文综”四川卷第22题引用了“川江号子”和第23题使用了川剧“变脸”的照片、“文综”天津卷第19题用打油诗、上海卷A组第8题用民谣和B组第11题用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海南卷第14题用竹枝词和第20题用错体邮票、“文综”山东卷第34题用征婚广告作材料,等等。以往不入流的材料,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成为高考历史试题的重要材料。
如果说以上各题是零星地发出了比较隐约的挑战信号的话,那么,2008年江苏卷第21题则十分鲜明地提出了挑战。该题首先摘引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一书中如下一段话:“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接着,提供了几段中国古代戏曲史材料。最后,命题者提出4个问题要求考生解答,其中第4问为:“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透过此题我们相当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既然我国史学研究已发生了重要变化,难道中学历史课程不应相应地调整和变化吗?
质言之,在2006—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史试题、经济史试题和文化史试题的社会史试题。这一新型试题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考历史试题的面貌,而且发出了社会史挑战中学历史课程的信号。
二
社会史挑战中学历史课程,实质上就是要以自己的观念和方法改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中学历史课程的面貌。那么,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又是怎样的一种面貌呢?
从1904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奏定中学堂章程》设计中学历史课程算起,我国近现代中学历史课程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的路程。百年前,《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历史,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势,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也……”[1](P.7) 5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高中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写道:“初级中学的历史课着重讲授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的具体知识……高级中学中国历史的教学,应按照年代顺序,用生动方式讲授主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1](pp.195~196) 这里虽未挑明,但根据当年(1956年)的初中、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要点,便可知道所谓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事实)和重要历史人物,主要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由此可知,百年中国中学历史课程从理念到内容,基本上属于精英政治史。不同的是,1949年10月1日之前,“精英”是帝王将相。之后,根据“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观念[1](p.104),“精英”变成了历代阶级斗争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如奴隶起义领袖、农民起义领袖、资产阶级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家等。有研究者在剖析精英政治史的特点时指出:“论述主要内容都是政治史,所依据的材料都是政治方面的文书档案,把政治层面的因素(包括重大政治事件、重要政治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看成是历史变化的关键力量。同时尽量从政治方面去解释历史。”[2](pp.6~7) 而我国百年中学历史课程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不必讳言,精英政治史有其自身的长处和优点,正因为如此,它才长盛不衰。但精英政治史也有致命的短处和缺点。应该说,在第八轮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持者已发现具有精英政治史特征的中学历史课程的弊端,因而力图改进之。这种改进,无论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都有所表现,而后者的表现更为明显。高中历史新课程大体上按文明史范式设置必修课模块,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趋于平衡,比之旧的中学历史课程来说,这是一个很大进步。但是,总的来看,中学历史新课程仍未摆脱传统史学的束缚,精英政治史的特征仍然明显。
首先,政治史仍是中学历史课程的主体。初中历史中,政治史所占比例依然很大。高中历史如仅就必修课而言,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比例虽较协调,但如将必修课与选修课联系起来看,则传统政治史的味道仍十分浓厚,在六个选修课模块中,“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个模块,基本上都是政治史。所以,政治史为主,经济史和文化史为辅的格局未变,而这三大领域之外的社会史,基本上是空白。
其次,在教学内容选择和安排上,仍坚持传统标准,突出重要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首先是重要政治人物和重要政治事件)。初中“课程目标”的第一句话就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高中历史课标除在历史必修(Ⅰ)中强调要“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外,在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又特别地强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一个重要内容。”笔者等曾对高中历史课标中列出的历史人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课标所列人物中,政治家占绝对多数,这就是说,精英政治人物依然是历史的主角[3]。
最后,按高中历史课标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科书精英政治史痕迹明显,其中,某些版本甚至可称精英政治史的样本。如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册,其内容安排如下表所示:
政治人物 经济人物 文化人物 合计
人数 13 0 8 21
课数 20 0 4 24
从表中可以看出:1.按人头计算,被评说的人物中,重要政治人物共13人,占61.9%。2.按课数计算,政治人物安排20课,占总课数的80.3%,比重很大。从具体安排看,6位重要政治人物各编为两课,其余7人,一人一课。而文化人物中,除孔子占一课外,其余7人,均是“合传”,两人或三人安排一课。3.经济人物和文学艺术人物空缺。由此可见,这本教材是精英政治史的一个样本。不过,作为当代新的中学历史教材,应该说这不是一个成功的样本。
总之,时至今日,我国中学历史课程从观念到内容,精英政治史的痕迹都很重。而社会史可以说是在批判精英政治史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这种状况,社会史学界自然不满意,发出信号,提出挑战,便是情理中的事情了。
社会史之所以向中学历史课程提出挑战,除中学历史课程(包括第八轮课改中构建的历史新课程)自身的欠缺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这是当代史学发展趋势影响之使然。对于当代史学发展的趋势,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书面采访时精辟而简明地说:“近三十年来,历史学研究领域在时间范围、空间领域和具体内容上急剧扩大,历史学研究基本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不断‘放宽历史的视野’的过程……在研究的模式上呈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范式转移”[4]。华东师范大学王家范在一篇社会史论文的结束语中也说:“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长的历史,基层民众的生活却往往被排斥在文人写作的视野之外。然而史家若不能全面照顾社会各界、各层次人的生存状态,疏忽了体制操作以及社会实在的复杂性,不能直接触摸与理解民众的生活感受,历史再现往往是残缺不全的,甚至有不少虚假的成分。可喜的是,十多年来社会史的发展形势良好,史家的观察视野更加开阔,重点从帝王将相、上层精英转移到平民百姓、芸芸众生,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用力探索能够直面民众日常生活的史料,包括日记、书信以及各种口碑史料,以便体贴地理解社会真实状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转变会使古老的历史学获得新的时代价值”[5]。史学的这一“转变”必然要影响中学历史课程,推动其发生同样的“转变”。
其次,这是我国社会史蓬勃发展之使然。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史研究复兴重建以来,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到20世纪末它又成为中国历史学术界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2](p.3) “社会史研究几乎成了当代历史学界的一门‘显学’”[2](p.363)。社会史已影响历史学的众多领域,自然也就要影响中学历史课程。
再次,这是世界历史教学发展的趋势影响之使然。有人对8所美国大学1948—1978年开设的历史课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政治史课程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社会史课程所占比例“急剧上升”。与此同时,“社会史正缓慢渗入中学”[6](p.49),渗入各种历史考试。美国并非特例,其他欧美国家也大体如此,法国还更突出一些。社会史明显地影响着各国的历史教学,这一走向必然对我国历史课程改革产生影响。
最后,这是现实社会需要之使然。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各种社会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需要很好地加以应对和解决。而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以及应对和解决的经验教训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于是人们对社会史的需要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史自然希望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占有自己的地位,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
三
社会史已向中学历史课程提出了挑战,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社会史是如何挑战中学历史课程的呢?
正式诞生于20世纪初的社会史[7](p.225),是社会学与历史学“杂交”后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既可以说是一门专史,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范式[2](p.5),“一种对社会普遍历史的研究方法[8](p.218)”。社会史有不同于传统史学的观察视角、研究领域、概念体系、研究资源和研究方法,因而在西方往往被称为“新史学”。正是在这些方面,社会史向中学历史课程提出了挑战。
1.希望中学历史课程调整观察历史的视角
在社会史学家看来,受精英政治史影响,一直到今天,中学历史都是“眼光向上的历史”“自上而下的历史”,皇帝、总统、领袖、政治家、政治理论家是历史的主角;古今中外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中学历史课长久的主要内容。而社会史是“眼光向下的历史”,是“自下而上的历史”,它希望中学历史教学不要忽视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关注平常小事、日常生活。如观察辛亥革命,传统政治史关注的是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孙中山、袁世凯等重要人物;社会史则更多关注剪发辫、放小脚、改称呼、变服饰、禁鸦片等“小事”,更多关注会党群众、新军士兵、城市平民、乡下农夫、乃至阿Q们等底层群众,以及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与反应。与此类似,观察工业革命的历史,传统经济史主要关注大发明和大发明家,社会史则更多关注童工、女工、流浪者以及他们的处境等。
2.希望中学历史课程扩大认知的领域
以往的中学历史课程涉及的是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的历史,而以政治史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被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模块,而以政治史模块最为重要。社会史学家认为,人类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大领域,历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史。以往,中学历史课程忽略了社会史,而社会史学界认为,社会史应该是中学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社会史内容丰富,除日常生活史外,还有社会变迁史、社会保障史、人口和城市变化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等。这些内容,中学历史课程应适当讲述。
3.希望中学历史课程拓宽课程资源
以往的中学历史课程资源以“官方历史资料”为主,以文献资料为主(如官方文书、官修史书等),而社会史研究十分重视“民间历史资料”,如日记、书信、族谱、账簿、碑刻、民谣、传说等,十分重视口碑史料(口述历史)。社会史学家们希望中学历史教育扩大和丰富课程资源,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历史资料。
4.希望中学历史课程适当引入社会学和社会史的概念
社会史从社会学中引入了很多概念,如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群体等,其中一些已经“历史学化”,形成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等史学概念。社会史学家希望中学历史课程适当引入一些社会学和社会史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新概念的引入和使用,可以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
5.希望中学历史课程适当引入社会史的方法
传统史学重叙述、重考证,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与之明显不同。社会史重分析、重解释、重调查研究。一些区域社会史研究者提出了“田野调查”的概念,并身体力行地走向历史“现场”,踏勘史迹,访问当事人和知情者,搜集各种“民间历史资料”,记录口碑资料。社会史学界希望中学历史课程重视并适当引入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改进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
四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是时代和社会对中学历史课程的要求的一种反映,我们应正视并回应这一挑战。
这里要说明的是,笔者强调要正视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重视社会史教学,并非就主张以社会史范式作为中学历史课程的主导范式,并非主张以社会史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实,作为矛盾的双方,上层精英与下层平民、“大人物”与“小人物”、“大事件”与“小事情”,从来就共存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理想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与结合。笔者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历史课程。从学术的角度看,忽视“小人物”和“小事情”的旧史学要改革和更新,让“旧史学”变为“新旧史学”。而“忽视历史的政治维度”[6](p.49) 的新兴的社会史要改进和完善,让“新史学”发展为“新新史学”。这样,我们对多维的立体的复杂丰富的历史的认识就更加全面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