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围场”和“炫耀”_汉语大词典论文

说“蹀躞”与“嘚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嘚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都说改革开放促使“粤语北上”,“打的、埋单”如今已通行全国;殊不知随着二人转和赵本山小品的走红,一些东北方言特色词也在逐渐南下,开始在全国传播开来,除了“忽悠、唠嗑、指定能行”之外,恐怕就是“嘚瑟dè·se”了。“嘚瑟”一词不仅东北话用,北京、天津等地也使用,而南方地区几乎都不用这个词,南方人听了感到很生疏。“嘚瑟”二字是记音的,与词义无关。尹世超(1998:129)所记哈尔滨方言:

嘚瑟轻浮地说话做事;令人生厌地表现自己:这家伙贼能~|跑人家当官儿的跟前儿~个啥劲儿!无节制地花钱等:把钱都~光了。

第一个义项说通俗了就是“显摆、炫耀”。本文拟考察“嘚瑟”得义的由来,追溯其语义、语音演变的轨迹,力求把历史和现实串联起来,总的结论是:“嘚瑟”的源头是“蹀躞”。

壹 “蹀躞”是“蹀”的变形重叠

拙文(江蓝生 2008)曾论证“蹀躞”是“蹀”的变形重叠形式,即“蹀”通过顺向改变声母重叠为“蹀躞”。在“蹀躞”一词中,只有“蹀”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语素,“躞”只是构成双音节重叠词的一个音素,没有任何意义。

判定一个双音词是否为某个单音节词的重叠式应该有科学的标准,不能只凭主观感觉。孙景涛(1998:216)提出了区分变形重叠形式的三个步骤:

先看这个双音形式中是否有一个可以独立运用于他处的音节(语素),如果有,便有可能是派生形式。

要看这个音节(语素)跟这个双音形式是否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果有并且这种意义联系属于类别性的,并且只有这一个音节(语素)跟它参加构成的双音形式有这种意义联系,那么这个双音形式就是派生形式。

要看这两个构成成分之间的语音关系,如果完全相同(表现在文字上即重言),并且符合上述要求,它就是重叠词;如果语音上不尽相同,但是其差别可以归入某种类型,即能找到许多平行的例子,这个双音形式仍可确定为重叠词。

用上述步骤检验,“蹀躞”每一项都符合标准,可以看作“蹀”的顺向变声重叠形式:

首先,“蹀”是可以独立使用的单音节动词,其义为踏,蹈。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诂一》:“蹀,履也。”可用于人,也可用于马。

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西汉·刘安《淮南子·俶真》)

眷西极而骧首,望朔云而蹀足。(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

其次,“蹀”(踏、蹈)跟“蹀躞”(小步行走)有类别性的意义上的联系,表示脚踏行走的动作,而且只有“蹀”这一个音节跟“蹀躞”有这种意义联系。

第三,“蹀”与“躞”语音不相同,但二者有叠韵关系。

从以上三点可判定“蹀躞”为“蹀”的变形重叠式。“蹀”是词根,“躞”是衍生音节。

贰 “蹀”的多种变形重叠

在后世文献中,“蹀”经历了“蹀—蹀躞—跌躞躞/滴羞蹀躞”等变形重叠的复杂变化。

“蹀”本为动词,重叠式“蹀躞”除了仍作动词外,新产生了状态形容词用法,描状小步行走貌;马行貌。例如: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六)此以小步行走比喻受拘束而不得肆意施展抱负。

蹀躞驺先驾,笼铜报鼓衙。(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赠二君子》诗)

四蹄蹀躞如流星,两耳尖修如削竹。(元·萨都剌《题画马图诗》)

此二例中的“蹀躞”用来描状马行走时步子细碎、反复上下颠动的样子。

到了元代,“蹀躞”的词形发生了变化,不仅有多个变体,还出现了三音节、四音节重叠形式。其变体可分为两组,两组之间存在着不圆唇与圆唇的对立:

(一)跌屑、叠屑、滴屑、铁屑

(二)笃簌、笃速、都速

这些变体一般不独立使用,大都以三字格或四字格的形式出现,在这些三字格或四字格中,其语义发生了变化,由形容小步行走貌引申出形容手、腿、身体等颤抖貌(以下各例采自元杂剧)。

三字格

甲 不完全重叠式ABB:跌躞躞、叠屑屑、滴屑屑、铁屑屑、笃簌簌、笃速速

那厮热拖拖的才出气,那厮他跌躞躞的恰还魂。(《燕青博鱼》二折[金盏儿])

涎邓邓眼睛剜,滴屑屑手脚卸,碜可可心肝摘。(《李逵负荆》四折[离亭宴])

风飕飕遍身麻,则我这笃簌簌连身战,冻钦钦手脚难拳。(《五侯宴》三折)

乙 述补式“动/形+AB”:颤笃簌、战笃速、慌笃速(AB描绘动词或形容词的状态)

伯伯也,早吓得你颤笃簌魂魄悠悠。(《桃花女》一折[赚煞])

教我战笃速如发疟,汗淋漓似水浇。(《罗李郎》二折[梧桐树])

他为甚的便慌笃速,一句句紧支吾。(《神奴儿》三折[红绣鞋])

丙 述补式“动/形+BB”:战簌簌、慌速速、急簌簌(前字取乙式中作为意义标记的动词、形容词,后字取甲式中的重叠下字)

四字格

甲 A'B'AB式:滴羞蹀躞、滴羞跌屑、滴羞笃速、滴羞都苏

从A'B'跟AB声母相同、韵母不同来看,A'B'AB式最初应是AB的逆向变韵重叠形式:

就是说,“蹀躞”是这个变韵重叠四字格的直接来源。“滴羞蹀躞”的变体有“滴羞跌屑、滴羞笃速、滴羞都苏”等:

吓的我手儿脚儿滴羞蹀躞战笃速。(《赵李让肥》四折[挂玉钩])

今日今日羞辱,不由我滴羞跌屑怕怖。(《后庭花》二折[斗蛤蟆])

吓的我……手儿脚儿滴羞笃速的似呆痴。(《薛仁贵》三折[尧民歌])

吓的我慌慌张张手脚滴羞都苏战。(《青衫泪》二折[醉太平])

乙 A里AB:蹀里蹀斜(“蹀斜”为“蹀躞”的变体)

虽然有这小丫头迎儿,奴家见他拿东拿西,蹀里蹀斜,也不靠他。(《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与甲式变韵重叠不同,乙式第二音节“里”的声母韵母跟原联绵词的前后字毫不相干,只是个衬音词,只起填补音节的作用。这种格式在元曲中还未出现,但在后来逐渐模式化,成为一种定式,在现代汉语中有能产性,如:罗里罗唆、慌里慌张、哆里哆嗦、邋里邋遢、肮里肮脏、古里古怪等。对此石锓(2005)有详考。

由上可知,单音节动词“蹀”通过顺向改变声母方式产生重叠式“蹀躞”,“蹀躞”可兼作动词和状态形容词;“蹀躞”的变体“跌躞”、“笃簌”等重叠下字,产生三字格重叠式“跌躞躞”、“笃簌簌”等;“蹀躞”及其变体通过逆向变韵方式产生四字格重叠式“滴羞蹀躞”、“滴羞跌屑”等;“蹀躞”重叠为“A里AB”式,第二音节固定为“里”,中缀化,与变音无关。三字格、四字格大都只作状态形容词,形容颤抖貌。其过程大致为:

蹀(A)→蹀躞(AB)→蹀躞躞(ABB)/滴羞蹀躞(A'B'AB)→蹀里蹀躞(A里AB)。

叁 “蹀躞”的词形变体

在元代以前,“蹀躞”有“晃动、摇摆”之义,这从古时有一种佩戴的饰物取名“蹀躞”可窥其一端:

元昊遣使戴金冠,衣绯,佩蹀躞,奉表纳旌节告敕。(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

重整金泥蹀躞,红皱石榴裙褶。(宋·张枢《谒金门》词)

饰物“蹀躞”的得名显然跟戴上此物行走时来回晃荡有关。

在《汉语大词典》中,“蹀躞”的“晃动”义较明确的书证为明代戏曲:

珠琭簌,玉玲珑,金蹀躞,翠笼惚,锦斑斓,画堂富贵人相共。(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

我则见绣屏开花枝蹀躞,绮窗闲花影重叠。(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

“绣屏开花枝蹀躞”形容绣屏上的花枝栩栩如生,好像在摇曳晃动一样。

唐宋文献中有叠韵联绵词“独速、犊速、纛遫”等,其上下字声母格局都是(定/端母、心母),韵母为屋/沃韵,从音义两方面看都跟“蹀躞”有关。

独速:

脚踏小船头,独速舞短簑。(唐·孟郊《送淡公》诗之三)

斧斤留得万枯枝,独速槎牙立暝途。(宋·范成大《科桑》诗)

《汉语大词典》释为“摇动貌”是对的。其实“独速”就是“笃速”,也即“蹀躞”的变体,从上举元人杂剧中的三字格“跌躞躞、笃速速”可知。

犊速:

以犊速兮为行,以屈淬兮为跪。(敦煌本《丑妇赋》)

这两句话颇为费解,向无确诂。据我理解,句中的“犊速”就是“独速”,义为“摇晃、颠动”。此二句言丑妇走起路来一颠一晃,行跪拜礼也不合规矩①。

唐诗中的“独速、犊速”跟元杂剧中的“笃速”音义相近,而“笃速”又是“蹀躞”的形态音变,所以可以推知“独速、犊速”也是“蹀躞”的音变,都是“摇晃、颠动”义。

纛遫:

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遫。(唐·韩偓《出官经硖石县》诗)

《汉语大词典》释作“毛密而蓬松貌”,《辞源》释作“蓬松分散”,皆失之。今谓“纛遫”跟“笃速、独速”一样,也是“蹀躞”的变体。“纛”,《广韵》有去声“徒到切”和入声“徒沃切”二音,其入声音与“独”(《广韵》徒谷切)音同。此诗言夜幕下人马出行,惊得鸟儿连翩飞起,惊得狐狸尾巴哆嗦,“纛遫”为颤抖义。②

文献表明,自六朝至元明“蹀躞”的语义引申脉络如下:

小步行走——马颠动行走——晃动、摇摆——颤动、发抖

哆嗦:

“蹀躞”的“颤动、颤抖”义后来用“哆嗦”表示,较早见于清代白话小说,在现代汉语里是个南北通用的常用词:

那脸蛋子一走一哆嗦。(《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怎当得师老爷手里的烟袋也颤,他手里的盘香也颤,两下里颤儿哆嗦,再也弄不到一块儿。(同上,第十五回)

“哆嗦”是叠韵联绵词,其声母格局是:[t-][s-](端母、心母),这一点跟“蹀躞”古今对应;在语义上指“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现汉》351页③),专用于人或动物,不再用于植物等,但其核心义仍是“颤动”,跟“蹀躞”一致。跟“蹀躞”不同,其四字格重叠式由“A'B'AB”式变为“AABB”式,但同样有“A里AB”式:

蹀躞——滴羞蹀躞——蹀里蹀斜

哆嗦——哆哆嗦嗦——哆里哆嗦

回过头来看,无论是唐宋时期的“独速、犊速、纛遫”,还是元明时期的“跌躞、叠屑、笃速、笃簌”,在词的语音结构上或与“蹀躞”全同,如“跌躞、叠屑”之类;或虽不尽相同,但是其差别有规律可循,少数例外不难解释,如“独速、笃簌、滴屑、铁屑、都苏”之类。其共同点可归纳为:

1)这些词形都是叠韵联绵词,其上下字声母格局为(定/端母、心母);

2)在上下字声韵模式不变的前提下,韵母可同步音转:由不圆唇转为圆唇(蹀躞—笃速),由入声转为平声(蹀躞—都苏),由单元音转为复元音(都苏—哆嗦)。其中的例外“滴屑”和“铁屑”需要解释:前者“滴”与“屑”韵母不同,有可能受到“滴羞蹀躞”的影响而选用“滴”字;后者的“铁”与“蹀”声母虽不同,也只是送气与不送气之异。

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点,我们把以上各词形看作是同一个联绵词的不同变体。这些词形变体的语音大框架和内部结构没变,只是上下字的韵母发生了同步音转,人脑所具有的模糊处理能力完全可以正确解读它们包含的语义。再者,状态形容词词义带有模糊性,也为内部变韵形式留下了空间。

肆 “蹀躞”与现代方言“哆嗦”和“嘚瑟”的关系

在东北方言中,表示“颤抖、发抖”除了“哆嗦”之外,还有一个词“嘚瑟”。尹世超(1998:129):

嘚瑟哆嗦;发抖:吓得都~了|一个个儿冻得嘚嘚瑟瑟的

前字读阴平,后字读轻声。很显然,这个“嘚瑟”是“哆嗦”的变韵,是“哆嗦”的东北方言变体。同样显然,本文开头引用的、前字读作去声的“嘚瑟”是前字读作平声的“嘚瑟”的变调。也就是说,平声的“嘚瑟”义为“哆嗦”,去声的“嘚瑟”义为“显摆、炫耀”和“无节制地花钱等”。

为了加以区别,下面把前字读阴平44的标作“”,把前字读去声53的标作“”,无数字标记的“嘚瑟”即指读去声的“”。“”和“”声调不同,语义也不相同,语音层面与语义层面的结构关联是区别性,现代语言学称为形态音变,传统语言学叫做“殊声别义”。东北方言通过改变韵母使“”表示发抖,是遇到外界某种刺激时身体的生理反应;用“”表示显摆、炫耀等言语行为方面的表现。“”还可以离合为状态形容词“嘚了巴瑟”,“形容轻浮、轻佻的样子:这小子~的,不咋的”(尹世超 1998:129)。

伍 从“蹀躞”到“嘚瑟”

综上,我们已经粗略地勾勒出从“蹀躞”到“嘚瑟”的纵向发展变化,揭示了它们一脉相沿的历史渊源:

(一)动词“蹀”于六朝前后顺向变声重叠为“蹀躞”,意思是“小步行走”或“马行貌”,引申为“摇晃、颠动”义,兼做动词、形容词;

(二)“蹀躞”在唐宋时期衍生出“独速、犊速、纛遫”等异体,除“摇晃”义外又引申出“颤动、发抖”义;④

(三)元明时期“蹀躞”重叠为三字格“跌躞躞、叠屑屑”,四字格“滴羞蹀躞、滴羞都苏”等,为状态形容词,形容发抖的样子;

(四)表示“发抖”义的“蹀躞”音变为“哆嗦”,现代在全国通行;

(五)东北方言“哆嗦”变韵为“”;

(六)“”第一音节阴平变为去声,引申出表示“显摆、炫耀”的“”。

从“蹀躞”经由“独速”、“哆嗦”最后到“嘚瑟”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联绵词上下字同步变韵的形态音变,语义也随着语音的变化而有所区别,词形及语义色彩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体为:

(1)声韵调:人声开口→人声合口→平声合口→去声开口

(2)词义:小步行走貌→颠动、摇晃→颤动、发抖→显摆;乱花钱

(3)词义色彩:不自主→自主,中性→贬义,表体态→表心态、神态

(4)构词成分:前字表义后字表音→前后字都表音

可以图示如下:

蹀躞:入开 颠动、摇晃 表义-表音 中性 表体态

独速:入合 颤动、发抖 表音 中性 表体态

哆嗦:平合 颤动、发抖 表音 中性 表体态

:平开 颤动、发抖 表音 中性 表体态

:去开 显摆;乱花钱 表音 贬义 表心态、神态

以上变化符合语言演变的一般规律。人声的消失是汉语历史音变的大趋势;语音与语义层面的结构关联在于区别性,“蹀躞”上下字同步转韵和“嘚瑟”由平声转读去声等形态音变,都是由此原则促动的;由表体态到表心态、神态,由动作不自主的中性词到行为自主的贬义词等,都体现了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主观化倾向。

在建立由“蹀躞”到“嘚瑟”的历史联系中,有一些具有中介作用的形式十分重要。其一是元代的三字格、四字格重叠词“跌躞躞、颤笃速、滴羞蹀躞、滴羞笃速、滴羞都苏”等,它们提供了把唐宋时期的“独速”与其源头词“蹀躞”联系起来的中介形式;其二是哈尔滨方言的“嘚瑟”,它使“嘚瑟”与“哆嗦”、“”与“”联系起来。

陆 相因生义:从“抖”类词看“嘚瑟”得义的理据

本文把“蹀躞”看作“嘚瑟”的源头词,还需要解释“嘚瑟”何以会产生出“得意、显摆”甚至“挥霍”义的。结论是:“嘚瑟”的这两个义位是通过类推,从它的同义词“抖、抖搂”取得的,其途径为“相因生义”。所谓“相因生义”是指:A词原来只和B词的一个义位相通。由于类推作用,A词又取得了B词的另一个义位(蒋绍愚 1989)。也就是说,A词的义不是从自身的义位线性引申出来的,而是通过类推从它的同义词横向获得的,这正是“嘚瑟”得义的途径。“(哆嗦)”的词义是“颤动;发抖”,在这个义位上它跟“抖”是同义词(《现汉》用“颤动;哆嗦”作为“抖”的第一个义项),因此,以此为基点,它通过类推取得了“抖”的其他有关义位。且看《现汉》331页对“抖、抖搂、抖擞”等“抖”类词的解释:

【抖】dǒu颤动;哆嗦:发~|浑身直~。振动;甩动:~一~马缰绳|~开被窝。(跟“出来”连用)全部倒出;彻底揭露:把他干的那些丑事都~出来。振作;鼓起(精神):~起精神往前直赶。称人因为有钱有地位等而得意(多含讥讽意):他如今当了官,~起来了。

【抖搂】dǒu·lou振动衣、被、包袱等,使附着的东西落下来:把衣服上的雪~干净。全部倒出或说出;揭露:~箱子底儿|把以前的事全给~出来。浪费;胡乱用(财物):别把钱~光了,留着办点儿正事。

【抖擞】dǒusǒu振作:精神~|~精神。

“抖搂”是“抖”的顺向变声重叠形式,“搂”在这里只表音不表义。“抖擞”最初也可能是顺向变声重叠词,由于词义的沾染,到了后来“擞”在方言里也有抖动(擞炉灰)和颤抖义(《儒林外史》第八回:“王道台吓得擞抖抖的颤”),看作同义并列结构也可以。

“抖擞”在近代汉语里也有“颤动、哆嗦”义,⑤ 如:

花鬘抖擞龙蛇动,曲终王子启圣人。(唐·白居易《骠国乐》诗)

觉一阵地惨天愁,遍体上寒毛抖擞。(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二折)

从“振作”义也引申出“炫示、显示”义,⑥ 如:

施展出江湖气概,抖擞出风月情怀。(元·薛昂夫《殿前欢》曲)

可见,“嘚瑟”的“得意;显摆”义从“抖”和“抖擞”的“炫示、显示”义获得;其“胡乱花钱”义从“抖搂”获得。

陈刚等(1997:96)记录了现代北京口语词“抖、抖搂、抖擞”的上述特殊词义:

因有钱或得势而得意:太太一死,姨太太就~了。显显威风,享享福的意思:我也该~两天了,四十多岁还没露过一会脸呢!⑦

抖搂 耗尽钱财,挥霍:临死的时候儿他不放心,怕儿子把家底儿给~。

抖擞 抖动:握着他的两只手,~了好一阵。振作:眼都快睁不开了,还强~着精神说不困呢。

抖儿擞儿dǒur sǒur 蹦蹦跳跳:好好儿走,别~的!

按:“抖儿擞儿”这一条跟“颠动”义相近。

尹世超(1998:244)收哈尔滨方言“抖神儿、抖洋气儿、抖抖擞擞”三词:

抖神儿:出风头;显威风:你真~,又中奖了。

抖洋气儿:称人因为有钱有地位等而得意(多含讥讽义):他揽了两个大活儿干发了,开始~了。

抖抖擞擞:轻浮;轻佻:这人长一身家雀儿骨头,~的。

从以上各类文献可以看出,“抖、抖搂、抖擞”等“抖”类词共同的核心义是“抖动、振动”,由此引申出“振作”义,又由“振作”义引申出“得意、显摆”义。与此并行,又从“抖落、抖掉”引申出“胡乱花费”义。“蹀躞”系词语的核心义为“颠动、颤动”,这个意义跟“抖”类词相通,因而能够相因生义,获得“抖”类词的一些引申义。“嘚瑟”由平声变为去声,是从形式上对原有义(哆嗦)与类推义(“得意、显摆”和“胡乱花费(钱财)”)加以区别。

把词形、语音不同,从字面上又看不出语义联系的古代词语跟现代汉语方言的口语词挂钩须要十分谨慎。必须要对这个源头词的词形、语音及其语义的演变轨迹进行详细的历史考察。只有在形音义几方面都能建立起与现代词语的连续的、可靠的历史联系,并且能用语言学理论对其形音义演变的理据加以科学解释,才是可信的。本文试图按这样的要求去做,其中做得不够之处,还请方家批评指点。

注释:

① 此处后一句的“屈淬”应是“跪”的反切分音形式。

② 唐宋诗中另有“摘索”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为“犹言瑟缩”。

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唐·韩偓《清兴》诗)

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栾空绕百千回。(宋·林逋《又咏小梅》诗)

今疑“摘索”应是“蹀躞”的又一方言变体。“摘”,知母,古无舌上音,读同端母;“索”为心母,与“蹀躞、笃速、笃簌、叠屑”下字声母相同,且也为入声。“摘索花枝料峭寒”是形容花枝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冷得微微颤动的样子,“摘索又开三两朵”也是说绽放的梅花花枝在寒春里颤动。“摘索花枝”与“花枝蹀躞”意境相同,“摘索”很有可能就是“蹀躞”,书此存疑待考。

③ 本文所引《现汉》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④ 据钱曾怡(1993),山东博山方言“蹀蹀躞躞”形容人说话啰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相公》:“若个蹀躞语,不宜贵人出得!”何垠注:“蹀躞,犹云琐碎也。”盖因“蹀躞”不管是表“小步行走貌、马行貌”,还是表“颤动貌”,都包含着“细碎、反复”等义素,所以引申为形容言语啰嗦是很合情理的。

⑤ 现代作家许地山《换巢鸾风》中也用“抖擞”表“哆嗦”:“众人看他们二人死了,都吓得抖擞起来。”可能因“哆嗦”过俗,“抖擞”表义性强的缘故。

⑥ 当代作家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有“抖擞”用如“嘚瑟”的例子:

你们抖擞吧,等“中央军”来,割你们的脑袋。

周立波,湖南益阳人,1946年随军进入东北。《暴风骤雨》是根据他本人参加土改工作队的经历写成的,所以小说中用到不少东北方言词。此处作者选用了跟“嘚瑟”音义相近的“抖擞”。

⑦ 老舍《龙须沟》里也有用例:“得了势或发了财,你算是走对了路子,抖起来啦!”

标签:;  

说“围场”和“炫耀”_汉语大词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